分享

德国人心目中的十大德军战神

 神仙湾老宋 2016-11-27

德国人心目中的十大德军战神

第一位: 冯·克劳塞维茨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1781年7月1日-1831年11月16日),普鲁士将军,军事理论家。

克劳塞维茨12岁参加普鲁士军队,13岁参加第一次战斗。毕业于柏林军校。1812年作为骑兵军官在过奥斯特洛夫斯诺等战役中联合俄军抗击过拿破仑。1818年出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并晋升为将军。

克劳塞维茨留下大量军事著作,包括著名的《战争论》

第二位:冯·布吕歇尔


格布哈德·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瓦尔施塔特公爵(Gebhard Leberecht von Blücher, Fürst von Wahlstatt,1742年12月16日-1819年9月12日),普鲁士元帅。14岁参加瑞典军队,后投普鲁士军,屡立战功,从上尉,少校,中校,直到1794年,布吕歇尔率部与法军交战取胜,升为少将。1801年升为中将。

在数次对拿破仑的重大战役中,他积极进攻的指挥风格为他赢得了“前进元帅”的称号。其中最著名的要数1813年3月在劳恩取胜后直取巴黎并迫使拿破仑退位。此后回国养老,1815年因为拿破仑复辟又重新披挂上阵,在滑铁卢再次大败法军。为此获得一枚为他特制的铁十字勋章。

德意志名人纪念堂建有他的胸像。

第三位:赫尔穆特·冯·毛奇



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德语:Helmuth Karl Bernhard von Moltke,1800年10月26日-1891年4月24日),普鲁士和德意志名将, 普鲁士和德意志总参谋长,军事家。一称老毛奇。德国陆军元帅。

出生于梅克伦堡旧贵族家庭。1805年移居丹麦吕贝克(今属德国)。1818年毕业于哥本哈根皇家军校,进丹麦军队服役。1822年转入普鲁士军队,获少尉衔。1835~1839年任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军事顾问。1857年~1888年任普军和德军总参谋长,指挥德军参加普奥战争(1866年)和普法战争(1870年-1871年),在色当之战中取胜,为实现德国统一立下殊勋,受封伯爵并晋升元帅。

1888年从总参谋长位置上退休,由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继任。他的侄子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小毛奇),从1906年到1914年任德军总参谋长。

毛奇在军事理论写了一定数量的著作。他受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影响,他的主要论题是军事战略必须被了解作为选择系统,因为唯一军事操作的起点是plannable。结果,他考虑军事领导主任务包括在所有可能的结果的广泛准备。

1888年8月9日毛奇退役后任国防委员会主席。1891年卒于柏林。

第四位:埃尔温·隆美尔


埃尔温·约翰内斯·尤根·隆美尔(德语: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元帅,通称“沙漠之狐”,也是德国极少数以中产阶级出身以及未进入过参谋学校而获得此头衔的军人。丘吉尔对隆美尔评价:“我们面对的是一位大胆与熟练的对手,一位伟大的将军。”

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官拜中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过元首护卫,装甲师师长。在对法国的闪电战中所率第七装甲师以迅速的机动攻势所向披靡,使该师获得“幽灵师”的称呼。此后调往北非,数次击败优势的英军,因此获得“沙漠之狐”绰号。后因补给不济,兵败阿拉曼。

离开了北非后,回到德国占领的西线负责抵挡盟军入侵欧陆的防务。1944年6月被卷入了刺杀希特勒的行动中。鉴于他在德国人心目中的威望,希特勒让其选择可享有荣誉的私下自杀进而保护家人,或受军法审判、全家送至集中营,隆美尔选择前者后服毒身亡,希特勒为其举办了国葬。

在德国,隆美尔至今被视为“最受国人喜爱的士兵”

第五位:冯·曼施坦因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德语:Erich von 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是一名终身从军的职业军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纳粹德国国防军(Wehrmacht)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也是一位卓越的战略家。尽管他从未成为纳粹党的一员,他却被授予了陆军元帅(Generalfeldmarschall)的军衔。

二战初期,制订征服法国的“镰刀收割”计划。在东线,开始指挥克里米亚和列宁格勒的军队。随后担任南方集团军群的司令官,1943年2月在哈尔科夫,面对于人数和装备都占据优势的苏军,他成功地阻止了红军自斯大林格勒胜利之后的进攻势头,并成功地发动反击,夺取了哈尔科夫。苏军损失52个师。

战后曼施坦因未被作为战争罪犯起诉。西德重建国防军,由于曼施坦因卓越的军事战略才华,被聘请担任西德国防部高级顾问和联邦国防军名誉参谋长,同时也曾担任北约的军事顾问。

第六位:海因茨·古德里安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德语: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年6月17日-1954年5月14日)二战著名德国陆军上将。为二战爆发前提倡坦克与机械化部队使用于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推动者,推动建立了德国第一支最具效率的装甲部队,二战初期以崭新战争型态“闪击战”屡败敌军,古德里安也是联合兵种作战和前线指挥等战争型态发展的推动者。

在波兰战役中,指挥第19装甲军进行快速的突穿攻势,与苏军会师。在1940年的西线战役中担任A集团军群第19装甲军军长,为西线主攻的先锋。攻势发起后,指挥部队穿越阿登森林,直驶英吉利海峡,将困于比利时的盟军包围消灭。

1941年6月,入侵苏联后,出任中央集团军群的第2装甲兵团司令,多次包围歼灭苏军大兵团后直取莫斯科,但由于希特勒命令,他被迫放弃进攻莫斯科,转而南下参加基辅战役,虽然基辅获胜,但因为延误的时间而使德军不得不在严冬进攻莫斯科,从而落败,古德里安也因此被免职。1943年复出后成为了装甲兵总监,进行重建装甲部队的工作,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装甲战斗—库斯克会战中被苏军击败。1944年7月,古德里安出任陆军参谋长,战争结束前又被免职。

古德里安是德国发展装甲兵力的代表人物,被历史学家称作“闪击战之父”,其性格急躁直爽,有“急茬海因兹”的绰号。

第七位:冯·伦德施泰特


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德语:Karl Rudolf Gerd von Rundstedt,1875年12月12日-1953年2月2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一名陆军军官,1940年7月19日被晋升为元帅。他是纳粹政权军官中资历最老的指挥官之一,曾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其一直从事军旅生涯却一生对政治都缺乏兴趣和了解。

伦德施泰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指挥的重大战役有:波兰侵略战担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西线战争担任A集团军群总司令;东线战争担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后被中途撤离;在纳粹转而防守时被希特勒任命为西线总司令兼D集团军群总司令。

伦德施泰特也许不善于将兵,却颇善于将将,他所重用的将军如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克莱斯特、隆美尔、霍特、李斯特、莱茵哈特等人都可算是出色的军事家。

第八位:瓦尔特·莫德尔


奥托·莫里茨·瓦尔特·莫德尔(Otto Moritz Walter Model,1891年1月24日-1945年4月21日),德国陆军元帅。出生于一个德国中产阶级家庭,1909年加入德意志帝国军队。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曾在凡尔登战役中负伤。一战后继续在德军中服役,历任步兵团长、陆军总参谋部训练局参谋,第4军参谋长。

二战中,入侵波兰时是第4军首席参谋长,在法国战役中为第16军参谋长。1940年4月被晋升为少将,当年11月指挥第3装甲师,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归古德里安第24装甲军指挥。他组成1个“莫德尔战斗群”迅速推进,击溃并歼灭大量苏军。

莫德尔的主要战绩还是战争后期的防御战,无论是在东线的库尔斯克,奥廖尔,还是在西线的安亨和阿登,他都使敌军遭受重创。但是,大势已去,一木难扶,1945年4月在德国鲁尔区,他所率B集团军被盟军包围。美第18空降军长马修·李奇微少将敦促莫德尔投降,莫德尔没有投降,但也未继续战斗,他遣散了集团军后,举枪自杀。

第九位:阿尔贝特·凯塞林


阿尔贝特·凯塞林(德语:Albert Kesselring,1885年11月30日-1960年7月16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位德国空军元帅。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成为了纳粹德国最具指挥能力的将领之一,钻石橡叶带剑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凯塞林是二次大战德军将领中最受欢迎的一位,其对手盟军也给他取了个“微笑的阿尔贝特”的绰号。

二战期间,凯塞林指挥空军参与了波兰与法国的入侵行动、不列颠战役和巴巴罗萨行动;他亦曾担任南方战区总司令,指挥地中海和北非战场全部的德军部队;在盟军登陆意大利后,凯塞林也组织部队进行极为顽强的抵抗,一直到1944年10月意外受伤;在二战最后几天里,凯塞林还担任德军西线总司令。凯塞林的军事才能与成就甚至赢得了盟军的尊敬,但其名声也因为属下部队在意大利的屠杀行径而受损

战后因战争罪判处死刑,后赦免为无期徒刑。1952年释放。凯塞林也是仅有的三位出版个人回忆录的纳粹德国陆空军元帅之一,其书名为《最后一日的士兵》

第十位:爱得华·迪特尔


爱得华·迪特尔 (德语 Eduard Wohlrath Christian Dietl,1890年7月21日 – 1944年6月23日),二战中德国陆军上将,生于巴伐利亚的Bad Aibling。 也是钻石橡叶带剑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

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受过伤,并获得一级铁十字勋章。

迪特尔的主要战绩是二战初期率领德军第三山地师在挪威的那尔威克(Narvik),在此次战役中,他所率2000山地兵和2500名海军陆战队与五倍于己的盟军进行了三个月之久的鏖战。最终以盟军撤退而告终。为此迪特尔荣获橡叶带剑骑士铁十字勋章。

在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中,率所部从芬兰攻入苏联,1942年接管第20山地军,并晋升上将。1944年6月23日,希特勒召迪特尔去他大本营会谈,途中因飞机失事身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