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卡斯特罗的政治生命其实在那一刻就已经完结了

 小草根BJCYQ 2016-11-27


文 / 科夫

题图为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古巴时哈瓦那街头的宣传海报


2016年11月15日晚,二十世纪世界革命最后一个传奇人物菲德尔·卡斯特罗去世了。这两天,在美国的古巴裔居民纷纷涌上街头欢庆他的死亡,而在哈瓦那,在南美的一些城市,人们也是走上街头,不同的是,他们是在缅怀卡斯特罗的离去。在去政治化的二十一世纪,也许这是人们最后一次对一个政治人物的死亡有如此大的兴趣了。



卡斯特罗与他标志性的雪茄烟


1、


有人说卡斯特罗的去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但是在我看来,属于卡斯特罗的时代其实早就已经结束了。一个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他生命的存续实际上依靠的是他的政治路线,相对于一个蝇营狗苟的政客,如果一个政治家没有了他的路线做依靠,那就是相当于一具行尸走肉。


对于卡斯特罗来说,反美主义就是他一生所抗的大旗。然而,形势比人强:


2014年底美国和古巴发布了震惊性的外交声明,宣布两国展开复交谈判;2015年7月20日,美国和古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16年3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古巴,与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举行了会谈。这次历史性的会面中没有出现菲德尔·卡斯特罗的任何身影……


也许是他的身体状况已不适合出席外交活动,也许是他根本不想去面对这样一种现状,总之,在古巴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卡斯特罗选择隐身。他知道,属于他的时代结束了。


2、


回看卡斯特罗的一生,真是古巴与美国恩怨情仇的一个轮回。


现代古巴的历史从西班牙人入侵开始(古巴的原住印第安人也和北美大陆的一样,不是被屠杀就是被疾病吞噬,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就灭绝了),西班牙人给古巴带来了庄园经营的农业模式,西班牙人的奴隶贸易给古巴运来了占当时人口的一半以上的黑人,当然了,西班牙人还带来了热情奔放的拉丁文化。除此之外,西班牙人在古巴没有任何建树。


美西战争之后,“古巴”名义上获得了独立地位,但实际上历届古巴政府在内政外交上都接受美国的“指导”。这段时间,美国为古巴带来了“现代”的北美新大陆文明,建立政府,建设基础设施,支持古巴军力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在这几十年内,美国大公司纷纷开始进入古巴,建立起了古巴庞大的烟草与糖产业。


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古巴第一时间向日本宣战。两国关系之铁,可见一斑。由于此后古巴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直到今天哈瓦那街头还是随处可见美国文化的遗迹——建筑、汽车,可以说,是美国一手塑造了现代的古巴文明。




古巴首都哈瓦那街头随处可见的美式建筑与古董车


不过后来也正是由于巴蒂斯塔政权的无底线亲美政策,美国的大公司纷纷在古巴开始垄断式的经营,贿赂政府,欺诈平民。巴蒂斯塔的军人独裁政权又对民众的反抗进行暴力镇压,所以以推翻政府为目的的起义此起彼伏(当然规模都是很小的)。美国对此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毕竟不管是谁失败了,都跑到美国流亡。时至今日,古巴总共一千多万的人口中,流亡和移民美国就有一百五十万之多。


事实上,虽然卡斯特罗及其同志在墨西哥受训游击战的训练,但他的革命经费都是在美国募集的。所以不同于世界其他地方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革命政权的建立与苏联完全没有关系,他们相反得到了来自美国的一些支持。



从古巴革命军的照片上就可以看出来,不管是他们的装束还是武器,都是清一色的美国货


卡斯特罗建立政权之后,美古关系并没有恶化,他跑到美国去访问,虽然没见到豪森豪威尔,但却与当时的副总统尼克松会谈了好几个小时。因为卡斯特罗不想走巴蒂斯塔的老路,他想要在美古之间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美国也吃不准卡斯特罗到底是不是共产主义分子,所以双方的接触没有任何的进展。



卡斯特罗和尼克松


真正使美古交恶的导火线还是卡斯特罗在古巴国内主导的改革,新建立的古巴政府采取了没收所有私人产业,关闭私人医院、学校,全部收归国有的政策。特别是农业产业主都必须是古巴人这一政策使美国在古巴的大企业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失。


那些在古巴有产业的美国企业在受到这样的待遇之后便在国内不断向美国政府施压,要求推翻卡斯特罗政权。这样,双方矛盾才开始开始爆发。


美国开始着手进行推翻卡斯特罗的计划,接连遭到失败。在中情局策划的“猪湾事件”失败后,卡斯特罗决定公开倒向苏联阵营。在之后的数十年内,直到解体之前,苏联一直通过“同志的价格”大量收购古巴的糖等农业原材料,并且给予古巴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古巴成为苏联“圈养”的对抗美国的秘密武器。



卡斯特罗访问苏联时的照片,身后是赫鲁晓夫



古巴导弹危机中的苏联导弹阵地


3、


当然,大量的援助并非是没有代价的,古巴对苏联集团最大的回馈就是替苏联在全世界各地打代理人战争。卡斯特罗自己对输出革命也是情有独钟,在全世界各地对抗美国更是他历来的心愿,所以他非但向南美和非洲国家派驻军事顾问和提供武器装备,甚至还直接派出军队参与一些国家的内战。



安哥拉内战中的古巴军队,据说高峰时期,有多达五万人的古巴军队在安哥拉作战



在安哥拉被击落的古巴飞行员的证件


在这期间,古巴还和美国直接发生了一次正面对决。1983年,格林纳达发生政变,一批亲苏反美的军人掌握了政权,古巴随即派出了约700名工兵帮助格林纳达扩建机场。里根政府权衡再三,认为这是苏联一次处心积虑的行动,如果继续坐视不管,必然会再次发生后院起火的事。


于是近万名美军士兵突袭了这座小岛,结果可想而知,在卡斯特罗“坚决抵抗,不派援兵”的指令下,大部分古巴士兵被美军俘虏。



美军在机场缴获的苏制运输机


被俘的古巴士兵,据说他们被美军放回国后又全部被发配到安哥拉打仗


考虑到当时冷战的状况,卡斯特罗这样的行为肯定令美国十分的恼火。但是因为解决古巴导弹危机时曾经答应永远不入侵古巴,所以美国对古巴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是一边变本加厉的对古巴实施经济制裁,一边继续不断的策划暗杀行动。


4、


除了在世界各地不断的角力,其实美国和古巴之间还有一件特别诡异的事——古巴革命成功都这么多年了,却还有个美国的军事基地一直默默的存在于古巴的国土上。而这个军事基地之所以为人知晓,还是由于美军虐待关押在这里的伊斯兰恐怖分子,这就是关塔那摩基地。


关塔那摩是古巴的一个优良港口,自从美西战争之后,美国就一直以“租借”的名义强占着这个基地及附近地区(它是美国唯一没有设定归还年限的海外军事基地)



关塔那摩基地的地理位置


古巴革命成功之后,卡斯特罗曾试图收复这片地区,但是由于古巴的军事实力终究还无法与美国对抗而作罢。整个冷战时期,这里都是美苏对抗的最前沿,双方一度都曾想在这个地区部署核武器。直到冷战结束后,美军的作战部队才逐渐撤出了关塔那摩。不过美军并没有打算要放弃这个军事基地,毕竟这是监视古巴的重要筹码。



在关塔那摩基地巡逻的美军吉普,照片的远处还可以看到一辆古巴军方的监视车辆


5、


随着苏联的解体,卡斯特罗所扛的反美大旗再也没有了靠山。古巴也是一步步顺应时代的潮流艰难的向前一步步的走。九十年代初,古巴允许党员信教,从而在宗教上为自己打开了一个突破口。然而人总要过日子的,古巴和卡斯特罗都发现,他的那些天主教兄弟们对于改变古巴困难的经济状况没有丝毫帮助,美国依然维持着对古巴的严厉封锁。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卡斯特罗低下了他高贵的头,虽然在他的休息室里,他所见的人依然是普京、马杜罗,但是弟弟所做的一切工作不可能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展开的。



也许是他觉得卡斯特罗的世界已经完了,也许是觉得这个时代的古巴已经不再需要他了。在古巴和美国复交后不久,他胸中的那股革命之火也随之熄灭了,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世界,看着自己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东西最终幻灭,不知他最后是作何感想。




今日黑材料



现任和候任美国总统对卡斯特罗去世所发表的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