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丰商业的布局历程,三次重要裂变终成大局

 我爱莴苣 2016-11-28

  2015年,顺丰总裁王卫在内部的文章中表达:顺丰的过去10年盈利是物流为主体,未来的10年盈利将是商业。从王卫最新的战略定位可以看出,依托物流为载体,布局顺丰商业帝国的重要战略。2015年初开始,顺丰开始商业群整合,将原来20年发展的顺丰集团各大子模块整合成五大事业群:

  1、顺丰商业事业群:包括顺丰优选 顺丰家(原顺丰嘿客);

  2、顺丰仓配事业群;

  3、顺丰速运事业群;

  4、顺丰供应链事业群:包括传统普运 冷运;

  5、顺丰金融服务事业群:顺丰所有的金融服务,包括移动支付顺手付。

  互联网时代商业轨迹,从B2B到B2C、从B2C到B2B2C开放平台、再到品牌驱动的O2O与C2B、以及即将爆发的社交电商(微商、微电商、微店商)。作为一直走在行业前沿王卫对顺丰的每一个布局都走在同行之前。本人试着顺藤摸瓜盘点顺丰商业的发展轨迹时,发现顺丰商业的轨迹可以以顺丰优选为主线,再结合物流、O2O、金融等业务线进行梳理,特别是在近三年的商业布局。

  由于本人同时与顺丰各大事业群高层都熟悉,且行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有粉丝快速爆料,所以对顺丰的任何动作都基本掌握。下面从顺丰商业的三次裂变过程来解读其发展轨迹。

  一、第一次裂变:独立布局顺丰优选电商战略,快速启动“产地直达”模式

  三年前的2012年5月31日,顺丰优选成立上线,在北京独立成立顺丰优选电商平台。作为快递标杆企业布局电商,引来了众多眼球的关注和质疑:顺丰究竟能干好电商吗?聪明的王卫并没有直接通过顺丰集团布局优选,而是独立运营电商平台,失败了输得起,不影响主业,成功了当然会引来重大商业价值。面对14亿人口泱泱大国,生鲜电商被认为是电商界的最后一个蓝海,当然王卫不会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

  顺丰优选一年之内的布局:

  1、2012年12月12日“产地直供”频道上线,地方特色产品开通全国配送。

  2、2013年2月-3月,全面开通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南京、苏州、武汉、杭州八个城市常温配送服务。

  二、第二次裂变:全面布局中国第一张覆盖C端用户的冷链物流网络、试水O2O平台、布局跨境电商

  A、成功孵化顺丰冷运

  如果说顺丰优选第一年的试水是找感觉的话,第二年的布局是解决生鲜电商的核心问题的关键一年,那就是解决生鲜电商的死穴:布局一张能覆盖到核心城市C端用户的冷链物流:

  1、从2013年09月,顺丰优选华东、华南两个多功能冷库投入使用,开通苏杭等28个城市;

  2、2013年10月10日,顺丰优选开通20个城市,生鲜可配送11城;

  3、2014年08月11日,顺丰优选生鲜配送扩展至48城,开始向三线城市延伸;

  4、2014年09月19日,顺丰优选厦门仓投入使用,生鲜配送扩展至54城;

  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14年9月25日,顺丰正式宣布“顺丰冷运”品牌(SFCold Chain),定位专注于为生鲜食品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整个顺丰冷运的结构由:生鲜速配 冷运仓储 冷运干配 冷运零担 冷运宅配等组成。

  客观的说,顺丰冷运的孵化,核心是由顺丰优选一手驱动的。

  B、顺丰嘿客、顺丰优选、顺丰速运联合打造O2O社区平台

  2014年5月,顺丰嘿客宣布启动,打造O2O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将线下的社区用户体验带来的流量拉动到线上,将优选 嘿客 速运有机结合。嘿客的启动,与线上顺丰优选一起实现了O2O的联动,抢占了社区市场,推动预售模式,打造了“零库存”与快速响应的供应链。

  C、顺丰优选全国开通地方特色馆,全面打造农产品电商直供平台

  2014年初,顺丰优选产地直采频道全新上线,首期开设四个地方特色馆,是继淘宝之后第二家地方特色馆平台电商,模式:顺丰速运 顺丰优选 地方政府三位一体运营,政府担保商品,优选线上营销,顺丰快速物流...这为2014年顺丰优选引爆农产品直供模式打通整个通路。

  D、顺丰优选低调布局跨境电商

  2014年双11当天,业界都不知道的一个动作:顺丰优选的海外代购网站(www.sfbest.hk)正式上线,命名为“优选国际”。优选国际与顺丰优选主站定位保持一致,聚焦于食品领域,选品标准为优质、差异化、高附加值,如奶粉、保健品等品类,定位:女人、高频、刚需、高附加值的用户人群。

  整体来看,2014年是顺丰优选驱动整个集团业务快速升级的重要一年,包括:一站式全程冷链网络、O2O平台试水、全国开通地方特色馆、跨境电商的布局。

  这都是织网、布局的一年,真正结网之年是在接下来的2015年。

  三、第三次裂变:顺丰优选 顺丰家 顺丰冷运 顺丰快递 丰巢(最后一公里智能柜) 顺丰金融支付等,全面融合成顺丰商业

  A、集团重组、思维转型的步伐:

  从2015年年初,有内线朋友爆料,顺丰集团内部将进行重组;3月初了解到是按照几个事业群模式整合;5-6月整个5大事业群的结构彻底呈现。可以看出一个大集团的整合重组,是相当复杂的一件事情。

  2015年可以说是顺丰优选驱动集团的第三次裂变的重要之年。3月份王卫总裁的一篇反思的文章中提出几个要点:

  1、顺丰要在互联网时代快速转型,互联网时代别把经验当作是“宝”,经验很可能是一种“包袱”,要有归零心态;

  2、顺丰要从出卖劳力赚钱模式转型,顺丰过去10年是物流为主,未来的10年是商业;

  3、顺丰要建立要快速反应体系,组织要扁平化,且不断迭代。

  B、金融布局,有效支撑O2O的支付系统

  2015年4月,顺丰集团将与中信银行达成跨界合作,推出“中信顺手付”支付账户、APP和中信顺丰联名卡等多项创新服务。这也是国内物流业和银行的首度深入合作。此外顺丰还与易方达基金合作推出了顺手赚业务,即货币基金,与支付宝旗下的余额宝类似。

  C、“顺丰家”启动,开启顺丰O2O的2.0模式

  2015年5月18日,顺丰嘿客店升级为顺丰家,布局O2O社区大平台,归属于顺丰商业,整合顺丰优选 顺丰家 顺丰金融 顺丰快递 便民服务为一体,开启顺丰O2O的2.0模式……

  D、丰巢启动,捍卫最后一公里的核心地位

  2015年6月6日,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联合发布公告,共同投资5亿人民币创建深圳丰巢科技,定位面向所有快递、电商物流提供24小时自助开放“丰巢”智能快递柜平台。依托5大股东团队逾20年的物流快递服务经验,在国内拥有超过87,000个服务网点,85万名一线配送人员每日递送全国50%以上的快件。  

  最后一公里,不仅仅是物流的商业价值,是未来商业用户入口之争,是大数据之争,是O2O的体验之争,未来任何商业都离不开最后一公里的布局。顺丰牵头布局丰巢是抢在各大电商平台布局之前,提前抱团吃掉最后一公里的商业入口。

  四、顺丰商业整体供应链布局盘点

  依托环环相扣的布局,三次裂变出顺丰商业的新格局,因此有必要对顺丰商业的整体供应链进行全面、简洁的盘点梳理。

  1、顺丰优选的品类:顺丰优选除经营食品外,还将在开放平台中涵盖母婴玩具、手机数码、家用电器、家居美容、箱包服饰、美食用品,以及海外原装进口奶粉、纸尿裤、个护、保健品等海淘商品。

  2、采购:国内原产地直采、全球采购双向驱动。

  3、仓储:目前顺丰冷运拥有多温层的云仓平台,北京、嘉兴、广州、厦门4个冷库,每个仓库分为5个温控区,包括常温区0℃-30℃、冷西藏0℃-8℃、冷西藏8℃-10℃、冷冻区-18℃、恒温恒湿区15℃-18℃,并配有-60℃冷冻柜。跨度达90℃的温控区间。

  4、配送:常温商品:全国(凡顺丰速运可到达的城市均可配送),生鲜商品: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54个城市,这是国内生鲜配送范围最广的垂直电商。

  5、全程冷链 快速物流:对于不入库的产地直供商品,顺丰冷运调动顺丰航空等快速物流体系,实现24小时直达,这个在荔枝方面运作得非常成功。

  6、O2O:顺丰近3000家门店,实现O2O的布局。

  【综述】

  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你敢飞翔,这个世界都是你的,怕就怕你仅仅是一个观望者!顺丰在依托物流为基础,依托优选为主线,布局整个商业帝国的三年的过程,我们见证了中国物流敢于创新,拥抱变化,不断探索互联网时代新商机的历程。

  标杆的力量不仅仅是拿来行业企业学习,给应该驱动行业的发展。今天我做这个全面的梳理,是对顺丰商业平台的从头到尾的一次盘点,让大家从另外一个视觉看清楚物流行业企业如何打造商业帝国的整个过程。

  未来的物流企业,不是靠运输差价、劳动力差价、仓储差价来获利,未来的物流企业靠的是供应链增值服务、金融服务、大数据服务来盈利。只有提早布局这个领域的企业,才是未来时代的主体。真心希望中国物流领域有更多的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快速迭代、持续创新,在试错过程中获得生机。

来源:黄刚-物流与供应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