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园圆光禅寺

 贡桑乙虹 2016-11-28


住址:桃園市中壢區聖德路一段888巷11號

圓光禪寺創建於 大正5年(1916年),9年(1920年)落成,為 日治時期佛教四大法脈之一,大湖 法雲寺派下最重要寺院。法雲寺落成於 大正3年(1914年),由 覺力法師與大弟子 妙果法師創建,在兩位法師積極布教下,短時間內崛起,派下寺院數量在 四大法脈中居首。覺力法師來自 福建 鼓山 湧泉寺,為 四大法脈靈魂人物中唯一唐山來的僧人,大陸來台僧人與 大徒弟 客家籍的 妙果法師,在短時間成為 台灣四大法脈之一。其派下寺院數量之多,超越其他任二法脈加總,或是說超越任一法脈倍數;派下重要寺院也特別多,如 中壢 圓光禪寺、台北 圓通禪寺台中 毘盧禪寺等等,皆為全台知名古剎與重要道場。

兩位法師的組合如何在短期間崛起,成為 日治時期最大的法脈呢?要說與 官方關係,四大法脈皆保持和諧、配合當局指令,成為 日本 曹洞宗與 臨濟宗妙心寺派旗下寺院。要說民間布教方面,皆有各地仕紳、聞人護持,廣大民眾擁護。一為 唐山師父及一位 粵籍師父,如何在以 閩籍為大宗的 台灣島異軍突起,在最短的時間內成為最大的法脈。其中原因自然是 佛學研究者熱門課題,有著許多深入的研究報告,個人僅僅是有興趣,對 佛學、民俗所知有限,無法歸納出具體原因。在此提出一個主觀的因素,就是觀念,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出家人是否可以食肉、娶妻的問題。


佛教中除 漢傳佛教外,多沒有葷食的禁忌,漢傳佛教自 南北朝起至 五代,逐漸轉變而成為食素為主的宗教。這一段時期同時也是 日本向 中國求法階段,之後 漢傳佛教 僧侶全面吃素,東瀛並未全面跟進,而是依各宗各派內規而定。日本佛教中,淨土真宗與 日蓮宗僧侶除可葷食外尚可取妻,官家色彩濃厚的 淨土真宗 本願寺,其 法主及旗下主要寺院住持尚且是世襲;等於說不僅需娶妻,且必須傳子,否則 寺院資產、傳承會落到其他家族手裡;明治維新後更頒布「太政官令」 ,明訂 僧侶可以娶妻,於是其他教派跟進,不再限制 僧侶婚姻。日治時期四大法脈,既然都加入 曹洞宗或 臨濟宗 妙心寺派旗下,自然不會嚴禁 僧侶食肉、取妻,包括部分主持寺務、位居要職的 法師。這裡解釋一下,日本僧人未禁止葷食,指的是在寺院以外的地方可食肉,寺院範圍內一樣是嚴禁葷食的。

僧侶在寺院以外地方不忌葷素,這在當時並未違反紀律,但 台灣人承襲 漢傳佛教觀念,百姓們對於 僧侶食肉甚至娶妻是很難接受的。況且 大正4年(1915年) 發生 西來庵事件後,在當局的施壓下,大量 齋教信徒轉入 佛教門下;這些原本就吃素的 齋教信徒,更是難以接受未禁葷食的 僧侶來領導,無所適應是必然的。法雲寺創建於 大正3年(1914年),來自 中國的 覺力法師對於 台灣 僧侶未禁葷食,自然頗不以為然,文獻中不乏他批評 台灣佛教的言論,認為有必要改正這種習慣。這麼一位堅守 漢傳佛教紀律的法師,開創了 台灣信眾心目中符合戒律的 法雲寺派,短時間成為 台灣最大法脈,是可以理解的。

妙果法師生平

妙果法師(1884~1963年)為 桃園客家人,俗姓葉,18歲時投 大溪 齋明寺皈依,成為 齋教僧人。明治42年(1909年)因 福建 鼓山 湧泉寺 覺力法師雲遊 中國、日本各地後至 台北 觀音山 凌雲寺駐錫,遂前往參謁,禮年長三歲的 覺力法師為師。隨後 覺力法師回 福建,兩年後 妙果法師前往 鼓山正式受具足戒,並留下參學,世之後因 母親生病而返回 台灣,並返回 觀音山 凌雲寺。大正元年(1912年) 妙果法師受 苗栗 大湖 劉氏望族所託,籌建寺廟,遂返回 福建 鼓山禮請 覺力法師主持開山,大正2年(1913年)師徒合力籌建 法雲寺。


法雲寺落成後,短短幾年成為名山古剎,常駐僧眾多達200餘人;故鄉 桃園各界人士,力邀 妙果法師回鄉建寺,在獲得 覺力法師支持下,於大正6年(1917年)創建 圓光寺,由 中壢 邱氏望族獻地10餘甲,在 月眉地區興建寬廣2,000餘坪大型寺院,開啟了 大湖 法雲寺派寺院廣布先河。隔年 法雲禪寺舉辦傳戒法會,成為 曹洞宗重要道場,11年(1922年) 覺力法師受 台北仕紳 辜顯榮、吳昌才之邀,任 日本人譽“台灣首寺”之稱的「龍山寺」住持,法雲、圓光兩寺寺務多由 妙果法師處理。


至此 妙果法師法譽日隆,受 曹洞宗大本山 永平寺聘為 台灣布教師,贈授金爛袈裟;更受 皇家瞻禮,迎入內庭供養,餽致袈裟、如意、缽具、拂塵、摺扇等五件珍品。圓光寺除成為 曹洞宗在 桃園地區的 布教所外,也為 南瀛佛教會重要聚會所及道場,昭和19年(1944年)成立「台灣佛教會鍊成所」。光復後於 民國37年(1948年)成立「台灣佛學會」,禮聘 慈航法師主持院務,主要培訓 大陸來台青年僧人,後因當局整肅而停辦。圓光禪寺與絕大部分大型寺院一樣,走過一段慘澹歲月,這時期賴以為生的田地被放領,妙果法師於 民國45年(1956年)籌設「福慧塔」,解決日後寺院維持經費問題。


民國52年(1963年) 妙果法師士寂,由副住持 能明法師接任第二代住持,承繼 妙果法師遺願,興辦「紹隆佛學道場」,62年(1973年)退休,應信眾要求,由高齡83歲修業精進的 本明法師接掌第三代住持,晉山一年後,堅辭讓賢,由 如悟法師接任第四代住持。上任後著手「台灣佛學會」復校,更名為「圓光佛學院」;重建年久失修的 大雄寶殿與 寮房,之後再建 山門,這些硬體即今日所見 禪寺樣貌。目前住持為 性尚法師,90年(2001年)35歲就讀 圓光佛學院大學部,92年(2003年)依持 如悟法師出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