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七封印》,我们聊些什么

 风的叹息asd 2016-11-28
对数字的偏执或许是人类独有的,如果上帝存在的话,那他更要严重些。但是无论如何,在长久的赋予数字以内容和意义后,这种偏执都消失的无影无踪,转化为了确切的一个个小故事。


  七这一数字的魅力就在这种情况下,被宗教人士,神秘主义者们,艺术家们放大了不知多少倍。而沉迷其中的我们,自然而然的津津乐道起来。在基督教中,七好像是一切的开始——七日创世,也是一切的结束——一个家伙揭开第七封印后,有天使吹号,七声后,有了审判。最后的死亡之舞,也由七人,严格说是六人一死神,来跳。


  (骑士——不是信仰,而是真理)宗教信仰是很强势的,而真理就如同上帝一样,从不现身,或者说相信上帝的存在即是相信真理的存在。骑士的肉身准备好了被带走,但他的灵魂还没有,他觉得总得再知道些什么,在死之前,知道些真理的事儿,上帝的事儿,而不是信仰的事儿。


  可以说对于绝大多数的宗教信仰者来说,都是超前性质的先入为主的。对他们来说,这信仰除了疗伤作用和根据教义规格自身修养外,或许对寻求真理没有什么用处,并且多数还会模糊掉一些,更严重的是多数人觉得教义就是真理。


  骑士感受到的死前危机,不止恐惧那么简单,估计他也不觉得需要去赎什么罪,而真正的困惑是无法找到灵魂的归宿,不知道活了这一场,到底是个怎么回事儿,总是听人呼喊上帝,上帝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所以他想在被死神带走前,做这可能的最后一次博弈,而做这种选择的,在被带走的六人中,也只有他这一个,相信其他人也是看壁画和听儿歌并知道死神这家伙爱玩儿象棋吧。


  这盘棋总共下了三次,骑士早上醒来一次,午餐后一次,晚饭前一次。让我费解的是,骑士讲出了赢的条件,而博弈是讲究公平的,不能说输了你带我走就行了,本就该带走的,那骑士和死神到底有没有讲好输了的条件,他能输给死神些什么?


  先来说说这两个不厚道的对弈者吧,骑士总共欺骗了死神两次,其中一次,是第一次对弈时移动了棋子,而死神的不厚道是总在玩儿跟踪和卧底。骑士的第二次欺骗就是虽然输了,但赌注没给人家。死神是懂得,所以在第二次对弈的时候,已经想好了要什么,他对快乐的演员一家三口的兴趣让骑士大为恐惧,无奈死神这家伙太沉不住气。因此在最后一次对弈时,骑士拖延时间,让流浪演员一家跑掉了。赖皮后的骑士虽输了棋,却赢了人,完成了他要做最后一次有意义的事的心愿,面对死神,露出无耻的微笑。当然,骑士最后也不可能获得灵魂的解脱,在死前的精神恐惧也是必然,因为,真理这玩意,估计就像乔恩说的那样,你坐在屁股上就是真理,其他的,就剩下哈哈大笑了。


  (乔恩——我不信,我只是提供好的建议)你信你说的话吗?估计几乎不信吧,严重的说,一句也不信吧。骑士就说,他这一生都在追寻一次没有意图和利害关系的交谈,一无所获。有了意图和利害关系,你还怎么可能相信交谈时自己说的话。乔恩总在救助帮助别人,并且也是个爱好输出自己三观认知的家伙,但这个不折不扣的虚无者,从来不信这些东西,只不过是和你聊聊,让你舒服舒服罢了。就连站在死神面前,将被带走的乔恩也是一副滚你妈的,别来这一套的作风和气场,我蛮喜欢他的,不过,他当然也像所有人一样,没活出个明白,活出明白并且相信自己明白了的,估计这唯一的名额只能留给上帝了。


  (Jof和mia——看到了圣母能怎样,看到了死神又能怎样)Jof看到了玛利亚,还带着个孩子,最后看到了死神,带着6个舞者。看到圣母又能怎样,骑士总说上帝你有能耐显出点儿神迹来看看,别总藏着掖着,也别总用你的权威和神秘给我们许下承诺,但就算给了你灵光让你看到了奇迹又能怎样,就像东方修禅修道者们入定后的神迹一样,到头来如果真诚的说,还不就是那么回事,李慕白看到了,不也困惑着吗?倒是mia说的明白你那都是幻觉,有人说了,你没试过别瞎说,这倒是。但正如德昌的独立时代里,最后的山东大汉对迷惘作家说的那样,活着过日子嘛,想那么多揍嘛呀。


  (农家女——结束了)这女的没被神学院出道的牧师强奸,也没和救命恩人做爱,最后却在看见死神后高潮了。极度亢奋的求带走。这家伙是个不解的迷啊,一直扮演个冷眼旁观者,最后却有如此让观众大跌眼镜的表现。或许只可以肤浅的认为,此女的表现的是苦难,苦难,苦难,一千个苦难后,终于迎来死神时的喜悦。她并不高深莫测,只是对世间的一切丑恶无语,对自身经历的不肯定。


  回到七,对于我来说,到最后仍然无知的认为,七独具表面,和电影的真正表达关系不大,然而对电影魅力的扩散却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小丑演员jof很像卓别林,不知道伯格曼在选角色时是否有意如此。乔恩在里面更是散发魅力,让这部电影或许会有些女粉丝的拥泵,为了这个动作帅气,作风侠气,认知自由的家伙也值得吧。五个女演员的角色估计也能代表全国家的所有女性,除了农家女都还算漂亮,另外女巫的叫声很销魂,不知道伯格曼在配音混音或者创作时有无作此性象征的考虑。


  据说真正完全看懂这部电影要读完圣经才行。但是我却觉得宗教只不过是这部电影的依托之一,而且你想谈死亡,对于他们国家的艺术家,不谈宗教怎么可能,况且伯格曼也出身于教庭,虽然他意识到自己很小就根本是个不信教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突然的死亡恐惧,对于伯格曼,以及许多人来说这情况经常出现,不是在思考和讨论死亡问题的时候,而睡觉前或刚睡醒时突然的心理暗示性质的提醒,在几十年后就死掉了,这种恐惧让这些人只能用还远呢来推搪,别无他法,想那么多干啥。而伯格曼是在40岁左右完成的这片子,这老头07年才驾崩,长寿的很,世界上那些享誉的大师导演们多数都挺长寿的,但做死亡题材电影却是多数,伍迪艾伦对死亡的探讨在电影中更是比比皆是,这点估计不是受到伯格曼的影响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