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从底足上来判断一件瓷器的真伪?

 老阿更 2016-11-28

底足的变迁是整个古陶瓷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底足鉴定是古陶瓷鉴定的一个重用组成部分。针对碗底足变化的主要特征和碗底足变迁的主要原因,论述碗底足经历的平底和圈足两大发展阶段,以及推动碗底足发生演变的窑炉技术,装烧方法,成型工艺等制瓷工艺原因和社会经济文化原因。

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时代,距今7000多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河北武安磁山早期仰韶文化遗存中的红陶碗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碗。战国以后,碗逐渐成为人们常用的生活器皿之一。到唐代时,碗已经成为生产量最大的一种陶瓷日用器皿。从古到今,不仅碗的形式变化多样,如六朝的青瓷莲瓣纹碗,唐代的海棠式碗,花口腕,宋代的斗笠碗,元代的折腰碗等等,而且碗的用途分工也很多,如饭碗,茶碗,注碗,盖碗等等。然而,不管碗的功能和花样如何变化,每一个历史时期碗底的造型却基本相似,具有阶段性特张。和其它陶瓷器皿一样,碗的变迁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风尚密切相关,碗的底足也随着相应地发生着深刻变化,是历代古陶瓷器物上的时代特征最明显的部位之一。

鉴定基本功丨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图1.红陶绳纹碗 大地湾文化

鉴定基本功丨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图2 彩陶碗 大溪文化

1. 碗底足的主要变化特征

从新时器时代到清末约一万年的时间里,陶瓷碗的底足演变轨迹可以概括为平底和圈足两个大的发展阶段。平底碗和圈足碗都出现在新时器时代,并且并行延续至今。但他们却在不同历史时期各领风骚。具体如下:

鉴定基本功丨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图3 假圈足

鉴定基本功丨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图4 饼形足

1.1 平底阶段(新石器时代至唐代初期)

平底碗即实心足碗,其平底是在制坯时对足部平拍或平切而成。平底不仅包括与碗腹底平齐,无足台的全平底,卧足,还包括突出腹底,有足台的圆形饼足,假圈足等几种实心底形式。有器就有底。时光倒流一万年,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体会着泥与火创造的奇迹,烧制了许许多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红陶,灰陶,白陶,黑陶和彩陶。古人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根据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来看,这些器物底足的形式十分多样,有平底,圜底,三足,袋足,尖底,圈足等等,尤其以圜底和袋足器等为多。碗作为最早期出现的器物之一,与其他原始器物不同的是,它的底足造型绝大多数采用了各种厚实的平底,并且沿用了数千年,直到唐代才逐渐改变成以圈足为主。这期间,先秦之前各种平底碗都有,因地域而不同,三国两晋时期则多为卧足平底碗,有了叠烧支痕;南北朝起以有足台的饼足和假圈足平底碗为主,并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

鉴定基本功丨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图5 越窑青釉玉璧底碗 (唐中期)

鉴定基本功丨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图6 邢窑白釉玉璧底碗 (唐晚期)

鉴定基本功丨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图7 景德镇灰胎青瓷碗底 (五代)

1.2 圈足阶段(唐中期至今)

圈足是指器物底部以一个有一定宽度的圆形圈拖起器身。圈足的出现几乎与陶器的出现同时,早在新时期时代就出现了圈足簋,圈足盘,圈足尊,圈足壶,圈足杯等。在长江中下游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北阴阳营文化等遗存中都发现有圈足碗,但是直到中唐以前平底一直是碗底的主流。圈足从中唐开始逐渐成为碗底足主要形式,宋以后大为盛行,成为时代特点。

1.2.1 唐、五代

唐初的碗仍较多保留了隋代碗的造型:深腹,直口,平底。唐中期以后,开始出现一种足墙较浅,足底边宽,中心凹如小圆圈行似玉璧底足的碗。这种碗晚唐以后大量出现,并且从玉璧形底逐渐向玉环行底和宽圈足方向发展。五代时,玉璧底逐渐消失,宽圈足占据主流。唐代碗底无釉,有支钉痕;五代碗器底满釉,有支钉痕。

鉴定基本功丨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鉴定基本功丨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鉴定基本功丨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图8 宋初中期青白瓷碗底

1.2.2 宋代

北宋初中期:碗圈足足墙较宽,底端烙有支钉痕或垫饼痕。

北宋中晚期至南宋:圈足足墙细而矮,多为釉底,仰烧的有支钉痕。

鉴定基本功丨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鉴定基本功丨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鉴定基本功丨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图9 (a,b)宋中晚期青白瓷碗底 (c)仰烧碗底

1.2.3 元代

碗多为小圈足,器底无釉,以枢府瓷和青花瓷碗为多,底心有明显乳钉突起,且有明显旋纹。

枢府碗:足径约为口径的三分之一,足壁厚,削足规整。

青花碗:圈足外墙斜削且往往留有浸釉时手指抓痕。

鉴定基本功丨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图10 覆烧碗底

鉴定基本功丨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鉴定基本功丨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图11 元代 青白瓷碗底

1.2.4 明代

碗圈足较矮浅,除嘉靖时为上厚下薄的倒梯形圈足外,其余均为底足平削,有跳刀痕,多有乳突,多为釉底。此外,永乐时为极白的细沙底,抚摩之有糯米感,宣德时圈足多有棱边感。

鉴定基本功丨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图12a 明代民窑青花瓷碗底

鉴定基本功丨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图12b 明代宣德官窑碗底

1.2.5 清代

圈足多为釉底,底端一圈露胎处较狭细,早期圈足足壁内,外斜削且呈尖状,足边大多缺损,从康熙中期开始,足边滚圆的“泥鳅背”盛行。

鉴定基本功丨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图13a 泥鳅背碗(清康熙)

鉴定基本功丨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图13b 泥鳅背碗(清雍正)

2. 碗底足变迁的主要原因

2.1 制陶工艺原因

制陶工艺和装烧方法的进步,不断出现的新的工艺,新的窑具,新的装烧方法等等,一直是促使历代碗底足发生演变的主要原因。

2.1.1 窑炉工艺的影响

在漫长的新石器时代,先人们制陶首先采用的是无固定窑址的平地堆烧法,之后有了横穴窑和竖穴窑。至迟在商代晚期,江南出现了龙窑。到汉代,龙窑已经普及,促进了成熟瓷器的烧成。魏晋南北朝时期,龙窑要身加长,定段分段投柴,大大改进了窑炉结构,提高了烧成温度和单窑产量。

清代乾隆时人梁同书所著的《古窑群考》中的“古瓷合评”云:“古人以足载器,器足多取沉重。”在穴窑稍早无釉陶器的远古年代,窑小,产量低,陶器多直接放在窑底上烧造,并不需要使用窑具,因为在较低温度下烧成,制品不会出现粘连。在商周和东汉早起,釉陶和原始瓷施釉均不到底,故坯件也多直接放在窑底上,为了放置平稳,承载重量,所以碗类器多采用厚实的平底,底部平整,重心在下,安放平稳,无支烧痕。

东汉时成熟瓷器烧成,直到隋代,针对青釉流动性大的特点,瓷器施釉都只到近底处。伴随着龙窑烧制技术的不断改进,开始采用窑具,以防止制品生烧,粘连,同时碗类开始叠烧以提高窑内空间利用率,故底足无釉并烙有支烧痕。

2.1.2 装烧方法的影响

随着制瓷工艺的进步,装烧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圈足的特征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中唐以前,碗盘等圆器多采用明火逐层叠烧,以增加装烧量,所以碗底很厚,内外底均留有支烧痕。晚唐以后,运用匣钵装烧,加上成型技术提高,碗盘器型规整,坯体显著减轻,所以圈足变得纤细。五代时,支钉小少且支在不显眼处,所以烧成了满釉瓷器。景德镇五代时采用是多支钉叠烧无匣钵装烧工艺,用耐火土作钉,故烧成后碗内外底部会有8-14个扁条形的支钉痕。宋代窑口多,支烧方法也多,有垫饼支烧,刮釉叠烧,裹足满釉支钉烧等等,故碗底多有各种支烧痕。蒋祁的《陶记》记载了宋元时期景德镇瓷业生产情况,其中就有:“或覆或仰焉。陶工,匣工,土工之有其局;利坯,车坯,釉坯之有其法;印花,画花,雕花之有其技,秩然规整,各不相紊。”的描述。北宋早期以单匣仰烧为主,碗的造型为底厚口缘薄,圈足底壁较厚,能承重。北宋中后期和南宋,由于定窑支圈组合式覆烧发放的普及,碗口向下覆烧,故口沿部加厚,中下部修薄,碗的圈足变小,足墙细而矮,以减少碗口压力。元代垫饼与坯之间用砂隔开,烧后碗底粘有砂颗粒等等。

2.1.3 成型工艺的影响

从手工成型到慢轮修整,快轮成型以及模制成型利坯等等,成型工艺也影响了碗底的造型。关于底足的制作,根据考古学研究,原始先民最早使用的泥条盘筑法是将小块泥料在轮盘上顺时针转动。同时用陶拍柄将泥料拍成扁泥饼作为器底--这可能就是最初的平底,然后再在器底上盘筑泥条形成器身。清代唐英的《陶冶图说》“旋坯挖足”中云:“至挖足一行,因拉坯之时,下足留一泥靶长二三寸,便于把握以画坯吹釉,俟吹画工竣,始旋去其柄,挖足写款。”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圈足是从平底旋挖而成。中唐以前,受叠烧和成型技术的影响,碗底足都比较厚。此后,随着成型技术的普遍提高,碗逐渐变得器型规整,坯壁变薄,坯体显著减轻,叠烧时对碗底的压力大大减少。因此,中唐以后,底足逐渐变小,变薄,象唐代玉璧底碗足径只占口径的二分之一大小。元代枢府器碗足径只占口径三分之一大小。明代曹昭《格古要论》“古饶器”条说:“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为高。”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旁证。

2.2 社会原因

2.2.1 社会风尚的影响

除了制瓷工艺,社会风尚也是影响碗底足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崇尚“修骨清象”的审美观,当时的碗变得器身加高,口底部则相应缩小,使造型显得秀丽优美。中晚唐盛行的玉璧底碗也与当时的饮茶风气有着直接关系。隋唐以前,饮茶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自中唐开始,饮茶风气逐渐在北方普及,并流行到塞外游牧民族地区,出现了“茶马互市”的局面。士大夫,文人,更以饮茶为韵事,不仅讲究茶的本身,而且对茶具非常重视。中唐时人陆羽还专门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著作 -- 《茶经》,其中就对茶具进行了品评:“碗,越州上,鼎州次------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瓯即饮茶器具茶瓯,其“底卷而浅”的形制说明已非平底碗。这种鼎盛的饮茶风尚促使了初唐时深腹,直口,平底的碗向便于饮茶的浅身,敞口外撇的碗形发展,并且碗底也由平底发展为玉璧底--底部中间内凹的小圆圈正好有利于食指和拇指配合端碗,易于饮尽碗中之茶,与宋代的斗笠碗有异曲同工之妙。

2.2.2 经济适用的需要

自古以来,工艺技术都是在追求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扩大利润,便于实用的过程中发展进步的。古人最初的穴窑容量小,产量低,碗底足厚实笨重。到了龙窑出现以后,为了提高单窑产量,采用了叠烧方法,促使碗底开始变小。此后,随着碗类生产需求量的大增和工艺的进步,为使起舞外观完整,提高实用价值,碗底足朝着修薄,缩小,实用方向发展,从隋代的平底碗慢慢变至晚唐的玉璧底碗,再到五代更轻巧的寛圈足碗和后代的圈足碗。圈足轻巧好用,既节省泥料和烧窑的燃料,还能减轻叠烧时的重量压力,减少倒窑的危险等等,这正是对追求经济适用的最好见证,也是圈足沿用至今的缘故。

总之,在工艺进步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推动下,古碗的底足经历了从平底到圈足的大演变和从玉璧底到寛圈足和窄圈足的小变迁。碗底足的变迁是整个古陶瓷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作为泥与火的结晶,古陶瓷珍贵而易碎。如今,人们已经很难找到完整的古瓷器,所见最多的还是一些碗底残片和碎瓷片。不过,他们都留下了时代的烙印,传递着来自完整的古瓷器的信息,更传递着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内涵,成为其最大价值所在。可以说,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一块古陶瓷片,每一个古碗底都历经磨难,穿越了遥远的时空,来和我们作无声的对话。窥斑知豹,一叶知秋,从碗足的变迁,可以感受到中国整个陶瓷文化一万年来的发展足迹。碗底足是人们缅古怀旧,鉴瓷赏陶的珍贵古代文化遗产之一。

如何从底足上来判断一件瓷器的真伪?

底足是瓷器判定中首要的参看部位,不管是从技术的角度、仍是瓷胎以及瓷器和釉料的区别来看,不相同期间的瓷器,底足都相差万里,所以从底足去判定一件瓷器是瓷器判定的首要依据。

如何从底足上来判断一件瓷器的真伪?

首要古代修胎刀多用竹刀,现代修胎多用钢锯条,竹刀子修理工后留下刀印成细丝状,现代锯条修后留下刀印是粗线条(2至3毫米间隔)。这个不相同的本地一看很明显。当然高仿的瓷器中也是用竹刀修胎。所以对于瓷器的判定要全部翔实。第二,能够从底足,查询其露胎的本地胎骨老化及天然磨损情况(伪品之磨损比照滑润,没有真品那么天然)。通常来说古陶瓷真品,其露胎骨显得比照单调,而仿品则不相同,显得轻滑或坚腻。当然也不能一定而言,有的古陶瓷露胎也很细润坚腻,但是比照仿品仍是稍显单调;胎骨(底足)洪武前颗粒较粗,胎大多呈白中泛灰,胎骨有小孔隙,而永乐后胎骨相比照早年的要细白一些,不管胎质怎样,看上去绝不僵硬,有天然熟透感,使人感到胎质粗细不单调,有无氧化物都天然,手感不重又不扎的那种润腻不涩的胎质感。胎骨(底足)与器物表里露胎处的色泽、老气、用料等要共同,感受要天然。第三,能够从底足部位去查询其粘沙景象,如明之早年的器物多有不相同程度的粘沙景象,清官民

如何从底足上来判断一件瓷器的真伪?

之窑足内积釉处也有粘沙,而仿品这一点却很少做到(伪品也有少量粘沙,然不像真品那样显得老化单调),因其烧造技术高于古时,釉也施得不是那么厚,不会构成积釉,再加多为模注而过于规整等要素,使之很少有粘沙;第四,纵观各个期间的足之做法都有其格外的本地,所以还可鉴察其露胎痕迹之纹理,如南宋瓶脚就有圆圈之旋纹,元之器物也都多有旋坯痕并有鸡心点,明时则多有放射状的跳刀痕,旋坯痕则少(仅前几朝带有元朝之遗址),清之民窑大多数能透过釉层看到旋坯之痕,官窑几乎看不到啥痕迹了,而仿品则通常做不到这点,不是过左就是过右。底足老气天然,无泥浆粉土及其它洗不洁净的人为物,无人为作旧而被复烧的痕迹。景德镇的瓷器多是在挂釉以后方将器足削去。相反,日本瓷器都是在全部成形后再挂釉。所以细看江西瓷的外足釉与坯的分界,釉是以尖利的切线断但是止的,这一点与日本成品迥然有别。古瓷中明代成品多留有削足的痕迹,而清代所作除劣等品外,大都在切削过的足端用濡笔或布加以揩拭,因而足底面老是带有一种柔软、滑润之感。试看清代瓷器中有仿明代成品很相似的,但从未见有模仿这种削足之癖。有时尽管很难用肉眼区别,但是假定用放大镜一看便可大体了然。当咱们区别明瓷与清瓷的时分,当然通常都可由它们的器形、釉色以及图样等各方面概括来看,不过有时也会陷于威胁而莫知所是。此刻如能留意一下这种削足之癖,便会变成判定上的一个有力条理。护胎釉通常增加芝麻色的植物灰,能够维护素胎,便于均匀上釉。乾隆和现代伪作天球瓶的圈足处护胎釉不相同很大,乾隆的护胎釉经过高温氧化,闪闪发亮,而赝品根柢不见有芝麻色护胎釉。第五,老的,胎土中有含砂粒的“硬”感受,手拉坯构成巨细、深浅不一的旋纹会留在器物的内壁,竹刀修胎的痕迹会留在器物的外壁及底部,竹刀修边胎的本地会留下“竹刀纹”。新器(赝品):釉薄润滑,呈贼光,无包浆状,即运用“氢氟酸”处理过的器物,其光泽不是太亮就是太暗,呈不天然状,赝品的胎有人工和机制二种:人工拉坯的胎没有竹刀修胎的痕迹(因是用铁刀修胎),机制胎的连手拉坯旋纹都看不见,而且胎土严密,含粉状,无含砂粒的感受,呈“软、湿”的情况。老瓷的胎质是腐熟高龄土制成,加之老瓷年代已久,肉眼观感干,酥.有老化痕迹.新瓷胎制泥技术与老瓷不相同.一是质料配比不相同,二是瓷土是球蘑机损坏而成,故现代瓷胎可表现为手抚有刺手感,有的尽管不刺手,但观感发湿,硬.以清代糯米胎举例说明,拿一粒大米和一粒糯米比照,大米就是湿硬,糯米就是干酥.但请留意,古来窑口甚多,胎质千差万别,不能够一盖全.最简略的办法是用一片老瓷,一片新瓷比照,逐渐体会,找出不相同,自可神会.对于釉的玉质感也是相同,南边人叫肥厚,北方人叫润泽,表述不相同.鉴瓷用眼学,靠眼力,是长时间训练堆集的效果,文字持久表述不清.比如说豇豆红,梅子青是何颜色?只需看到什物,才华明白。如今景德镇广泛运用石油液化汽窑烧制瓷器。为了避免器物与碳化硅棚板粘连,要在两者之间撒上石英砂或氧化铝粉。仔细查询器物的足圈,假定上面粘有上述两种资料且非常健壮,一定是现代仿品。不仅是元青花,明清瓷器亦如此。古代根柢不必石英砂和氧化铝粉作垫料。第六,康熙瓷的胎质是精密白晰又坚致,但制瓷特性较为粗犷,器底都留有旋痕。因是人工淘胎,再精密也存有杂质,因而,器底釉面上都有点点黑疵。假定你碰到的东西写的是康熙款,但器底光亮,没有旋痕和黑疵的话,十有八九是后仿品。清三代官窑瓷格外康雍两代的官窑器格外考究修足圈边上的釉。它是在上釉以后在足圈顶部表里各修一刀使足背两头的釉修规整。且只是留下不到一个毫米的胎露出来。规规整截非常精密,通常民窑品是做不到的。 对足背两头的釉要用小刀轻轻地修一圈,让胎与釉处凸出一道白色的胎,且构成凸出(无釉有些)的有些才不到一个毫米。这一道精密的技术,且整规规整又非常美丽,是区别清三代官瓷的一个标准。

如何从底足上来判断一件瓷器的真伪?

底足对瓷器的判定非一朝一夕能够读透,需求很多的上手什物,才华构成丰厚的阅历。每一位对瓷器感兴趣的,都需求多上手学习。

如何从底足上来判断一件瓷器的真伪?

查询瓷器书画陨石银元等等

如何从底足上来判断一件瓷器的真伪?

喜爱保藏的朋友也需求一个好的辅佐,这么才不会打眼

看瓷器底足鉴定真假

鉴定瓷器新老,一般采用“五看”,其中,看瓷器底足,是关键中的关键,因为,瓷器的胎土是无法改变的,什么年代就是什么样的胎土。其次看瓷器底足,就是看制做工艺,也就是制做方法,什么年代,其制做方法是不同的。

首先我们认识一下唐代及唐代以前的瓷器、陶瓷底足是什么样的,如图:

看瓷器底足鉴定真假

也就是说:唐代及唐代以前的陶瓷基本上都是平底,有麻纱底,线割底,现代仿品,是没有这种特征的。

唐代陶瓷底足,如图:

看瓷器底足鉴定真假

宋代瓷器的底足,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基本上都是底使釉了,其他窑如:龙泉窑、越窑、等等瓷器的底,基本上都是使釉,而北方窑、地方窑的瓷器,基本上底不使釉,如越窑瓷器的底:

看瓷器底足鉴定真假

元代瓷器的底足,上面介绍的窑口外,我们主要来研究元代景德镇瓷器的底足,从我们发现的元代景德镇瓷器,基本上都是出口瓷器,在国内,大多使用的是地方窑瓷器,总之,元代瓷器的底足工艺基本上是一致的,采用的是挖底,修足,不上釉。

看瓷器底足鉴定真假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元代瓷器的底足工艺,是必须具备图片中的特征的。

从明代宣德开始,到民国时期,瓷器的底足基本上都是接底,就是说:将胎泥制成带,接到瓷器底上,如图片:

看瓷器底足鉴定真假

明代洪武时期的瓷器底足与元代瓷器的底足,基本是一致的,到了永乐时期,瓷器的底足发生了变化,出现了鸡心底,也有一些玉碧底,由于这阶段就几十年,存世不是很多,所以,藏品的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如图片:

看瓷器底足鉴定真假

现代仿古瓷器:一,底足工艺是达不到古代瓷器底足工艺的要求,其二,胎土是无法仿古的。鉴定瓷器的真假、新老,我的体会:从瓷器底足完全可以鉴定出真假、新老的。下面,我们看看现代仿古瓷器底足的几种表现:

一:注模灌浆,凡是这种底足,肯定是现代仿品。如图:

看瓷器底足鉴定真假

二:做旧。如图;

看瓷器底足鉴定真假

三:臆造

看瓷器底足鉴定真假

看多了,听别人的多了,见到的东西也多了,你就知道了,真真假假,只要自己去认真学习,研究,那就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各个时代、各个窑口的瓷器都带有它们自身不同的DNA,这些不同点在器物的露胎处——底足往往有许多表现。

在做胚、垫烧、出窑的时候,由于胚土原料的配比不同,就显示或红、或灰、或白的胎色;

修足时因各代工艺方法有异,就产生乳丁、跳刀、同心圆、旋挖痕的不同状况;

装窑时由于垫并或垫沙,器底也留下不同痕迹;

入窑后又由于胎土含铁元素随水汽外泄使露胎处显示桔黄、桔红的窑红色;-----

试找出一些有特征的器底进行学习,以提高鉴瓷能力。

断代|瓷器底足鉴定

晋:越窑 底部垫烧痕

断代|瓷器底足鉴定

唐:越窑 底部垫烧痕

断代|瓷器底足鉴定

唐: 长沙窑 底部刮痕

断代|瓷器底足鉴定

唐: 洪州窑 底部刮痕

断代|瓷器底足鉴定

唐: 五代 邢窑 玉璧底

断代|瓷器底足鉴定

宋: 湖田窑 底部垫烧痕

断代|瓷器底足鉴定

元: 底部乳丁

断代|瓷器底足鉴定

元: 挖底旋

断代|瓷器底足鉴定

断代|瓷器底足鉴定

断代|瓷器底足鉴定

断代|瓷器底足鉴定

断代|瓷器底足鉴定

元:乳钉

断代|瓷器底足鉴定

元:平挖足

断代|瓷器底足鉴定

明:粘沙

断代|瓷器底足鉴定

明: 糊米底

断代|瓷器底足鉴定

明: 跳刀痕

断代|瓷器底足鉴定

清:康熙 综眼

陶瓷鉴定,不妨从底足着手。小小的底足能反应瓷器的重要特征,抓住这些特征综合分析,较易找到感觉,避开假货,发现真品。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底足特征:

比如,底足中的“乳突”、“旋痕”(包括田螺纹及切削纹)、“跳刀痕”、“棕眼”、“火石红”(窑红)、“垫烧痕”、“湖米底”、“敲底”、“沾窑砂”等都是古瓷所留下的明显的年代痕迹。

“乳突”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突起。元代“乳突”明显,明早期“乳突”也较大,洪武中期渐小,永乐、宣德有细小“乳突”,虽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较少见,但到嘉靖万历时又出现,一直到崇祯才消失,这就是说“乳突”是明及明之前古瓷的特征之一。

“旋痕”包括“跳刀痕”,在明末清初较为明显,而明初时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宋时底足内壁也有旋转半圈的刀削痕,致使中间隆起一脊梁。而在明正德时底足处往往有放射状的田螺纹。“棕眼”(针鼻孔),康熙时底釉处往往出现大小不一的“棕眼”,疏密不均,但无论大小都能从“棕眼”中清晰地看到胎体。而光绪民国及现在仿康熙的作品“棕眼”较浅,从“棕眼”里一般看不到胎体。

“火石红”(窑红),明之前由于胎土中含铁量高,加温时露胎处氧化成砖红,甚至羊肝色。明时已较淡,但明宣德时还常见火石红斑,到清代仍可见到火石红。

“湖米底”,见于明与明前砂底大盘,由于胎中含铁量高,烧后高温下要通风冷却,吹风的砂底处氧化成米饭烧焦似的片片的痕迹。

“敲底”,见于道光时钧红,由于其釉肥厚,流到底足处烧后与所垫物粘连在一起。为使其分开,只好人工敲开,造成底足如狗咬一般。但尽管如此,由于年代较长,所敲处一般胎色变深,且手感平滑。

“沾窑砂”,由于过去特定的烧窑工艺,往往盘碗底足沾有较粗的窑砂,如磁州窑碗底足就沾有较粗的窑砂,明清时不少盘碗等瓷器足内也沾有窑砂。

我们要抓住这些特征,结合各方面的经验,我想对鉴定瓷器会有帮助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