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典故:割席绝交

 老刘tdrhg 2016-11-28

典故:割席绝交

这个典故来自于东汉。是管宁和华歆之间的故事。

管宁和华歆都是东汉末年历史上的名人,相信喜欢《三国》的朋友还记得,汉献帝还曾对华歆吐露过自己的不快,并称华歆为“华公”。

管宁和华歆年少的时候,还没有各自的成就,他俩当时还是好朋友,直到两件小事,让他俩分道扬镳。

典故:割席绝交

第一件事儿。是他们俩在菜园里干农活,结果居然在翻地的过程中发现土里有一小片金子(不知道是什么人遗落的)。

对于金子,管宁清高,视之如粪土,对金子没有理会,而是继续翻地,而华歆却把金子捡起来。

后来可能是感受到气氛有些不对,而且尴尬——相信管宁不屑的神情,让华歆觉察到了,于是,华歆只好忍着心里的不快,把金子扔了。

第二件事儿。是这天俩人在家读书。恰好门前有大官的车队从门口经过(估计他家邻街)。

管宁一心想求学,对于权力、物质财富,并不热衷,因此,对于门前大官的车队路过丝毫没在意。

但是,华歆却按耐不住了——毕竟华歆追求的就是功名利禄,正如那句老话:

“读书本为稻粱谋”。

于是华歆放下书去看大官的车队(不知道他是否有感慨,说一句

“大丈夫当如斯也”)

管宁叹了口气。

典故:割席绝交

他拿出刀,把席子(那时候椅子还没有出现,人们都说席地而坐)割开了,对华歆说:从此,我们不再是朋友了。

这就是“割席绝交”的来历。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价值观不一样,追求不一致的人,是很难成为朋友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