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时记忆的味道》/ 喻莉娟

 老卢909uuoirou 2016-11-29

       

        罗甸,最著名的还是“蔬菜”,然后才是罗甸玉、火龙果;还有千岛湖、三叠纪贵州滩……
      

        罗甸是一块三叠纪贵州滩之地。多年前,中美地质专家经过三年多的联合考察,确认贵州滩是距今两亿多年前的古代环境沉积,可以直接追溯它如何发生,如何侧向发展、垂向增生、收缩和最后被淹没消亡的过程。国际著名沉积地质学家保罗·伊诺斯认为,这在当前,世界上绝无仅有,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是世界罕见的地质科研基地。
   

       能在这世界绝无仅有的土地上走一遭,站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细细聆听史前地球的风声、雨声、浪涛声,回顾人类历史发展艰难的历程,是何等奇妙。


       因为高科技,这次到罗甸,走得有些曲折。从贵阳到罗甸,第一次去,就依靠JPS导航,目的地是县里安排的千岛湖大酒店。其结果是,导航把我们导到了老国道上。公路正在扩修,到处是工地,坑洼遍地,黄尘漫天。根据工人的指点,我们倒回高速,先进县城,再去酒店,一路高速,顺利到达。看来,有时,依靠人脑还是比电脑要强。但罗甸的蔬菜,之所以著名,倒是科技加人脑的成果。车一直到了龙坪镇县城边,让我奇怪的是,这个蔬菜大县,一路行来却看不见一个蔬菜大棚。一个个馒头山、奶头山,山上是火龙果,山谷间的土地是蔬菜坪。至少我们多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考察了一大圈,却不见大棚,只见露天的蔬菜和火龙果。


       入住安稳后,晚饭安排在长寿布依第一农家。一桌丰盛的菜肴,最先吃完的是那盘凉拌黄瓜和清炒茄子。一个朋友说,今天是寒露了,深秋时节,还能吃到这么鲜嫩的黄瓜、茄子,都是大棚蔬菜啰。座中的罗甸朋友微微一笑说,错了,这里是罗甸,今天的气温是31°,比贵阳要高十多度,罗甸的蔬菜都是自然生长,一个大温室,纯天然,哪里需要大棚啊。大家心里释然,一致称赞。


       罗甸的蔬菜,就是那个味道,就是那种儿时记忆的味道,纯天然的味道。这是大棚蔬菜不能比的。现在全国各地许多地方都有了大棚蔬菜,但这菜和那菜是不能比的。


       罗甸蔬菜在贵州闻名遐迩,而我对罗甸蔬菜更多的了解,是从省农科院专家李桂莲那里开始的。2005年,省妇联组织巾帼英雄报告会,我和李桂莲都是报告人。作为农业专家,会上她谈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省农村蔬菜生产非常紧缺,尤其是在春秋淡季,要大量从外地“进口”蔬菜。罗甸这块宝地,春早、夏长、秋迟、冬短,具备“天然温室”气候特征。30年前,她带着2分地的菜种来到这里,只身一人,一蹲就是5年,率先在罗甸建起反季节蔬菜基地,发展罗甸早熟蔬菜,沐风栉雨,深入田野,终于点燃了“罗甸蔬菜”发展的希望。之后,罗甸把“天然温室”气候作为稀缺资源来开发,紧盯冷冬“鲜菜难求”时间差,大力发展早春蔬菜和冬果菜,为解决我省蔬菜生产及发展滞后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我记得李桂莲说过一句话:让全省老百姓有蔬菜吃,有放心吃的蔬菜。从那以后我对“罗甸蔬菜”就多了几分尊敬。“黔甸牌”早菜如今已打通销售“绿色通道”,源源不断运送贵阳五里冲、武汉白沙洲、北京新发地等大中城市蔬菜批发市场,蔬菜外销占总产量的80%。罗甸因此荣获“全国菜篮子生产先进县”“全国早熟蔬菜生产基地县”和“蔬菜百强县”称号,成为中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罗甸,这个气候大宝库,农业转型之际,除了蔬菜,又发展水果。因气候适宜,这里一年四季都盛产水果,特别是罗甸的火龙果荣获了国际博览会金奖。


      “长寿之乡”罗甸,有着清新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源,地处低纬度地带,雨热同期,农作物纤维素含量低,高海拔地带,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物质营养成分的积累,造就了纯天然优质蔬菜瓜果。在罗甸百岁老人的村落,人们长期食用的就是这样的蔬菜瓜果。正是这些纯天然的有机食物,构成了人们长寿的重要基因。


       当我们车过逢亭乡,公路边一片片绿油油的蔬菜,确实让人喜爱。罗甸文联朋友告诉我,这就是李桂莲当年种蔬菜的地方。她最早在这里种辣椒,是这里的终身名誉专家。这里现在有三个蔬菜合作社。只见地里的茄子正在收青,茄果是那样的标准,排列得整整齐齐,菜地延伸向远方,连着天际。罗甸朋友指着菜地,笑着说,这就是你昨天晚上吃的“儿时记忆的味道”……



作者简介:喻莉娟,教授,贵州省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国写作学会理事、中国文章学会副会长、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贵州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刑警学院特邀研究员。《散文选刊》《海外文摘文学版》签约作家。出版过长篇小说《卉卉》,散文集《水灯载去我的祝福》《风流草》《心灵的行走》,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几百篇。小说《崖窝》获第五届大众文学百花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