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如何对感冒进行辨证施治? - 已解决 - 搜搜问问

 知多D 2010-06-04

感冒是以感受风邪所致的一种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脉浮等为主要特征。病情有轻、有重,轻者一般称为伤风、重者称为重伤风。如在一个时期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西医所称的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感冒的发生,为外邪乘人体御邪能力不足之时,侵袭肺卫所致。
外邪这中,以风邪为主,风邪虽为六淫之首,但在不同的季节,往往挟时气而入侵,如春季这温,夏季之暑,秋季之燥,冬季之寒,霉雨季节之温。但若气候失常,如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冷,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即所谓“非其时而有其气”。非时之气挟时行病毒伤人,则不限于季节性,且病情多重,往往互为传染流行。
至于外邪侵入人体是否引起发病,关健在于正气的强弱,同时与感邪的轻重也有一定关系。如生活起居失常,冷暖不调,或过度疲劳,或肺系素有不足,致肺卫功能失常,卫外不固,则易为外邪所客,尤其在素体偏弱的情况下,稍有不慎,则更易感受外邪而发病。但若气候突变,寒温失常,六淫及时行之邪肆虐,超越机体适应能力,即可引起发病。此外与体质的差异也有密切关系,如素体阳虚者易受风寒,阴虚者易受风热、燥邪,痰湿偏胜者易受外湿。
由于上述原因,故证候表现各异,临证以风寒、风热两大类为多见,并有挟暑、挟湿、兼燥(温燥或凉燥)以及体虚感冒等不同证型。
外邪袭表,伤及肺系,肺卫功能失调,为本病的基本病机。肺主呼吸,气道为出入升降的通路,喉为其系,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职司卫外,故外邪袭入,从口鼻、皮毛入侵,则肺卫首当其冲。出现卫表及上焦肺系的症状。卫表不和则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证,其病理改变又有所别,如感受风寒湿邪,则皮毛闭塞,邪郁于肺,肺气的宣;感受风热暑燥,则皮毛疏泄不畅,邪热犯肺,肺失清肃。且在病变过程中还可出现寒热互相转化或寒热兼挟的复杂情况。
[诊断鉴别] 根据典型的肺卫症状,结合气候突变伤风受凉病史,或有时行感冒的流行,即可诊断本病。
感冒就砯意与伤寒太阳经证及风温邪在肺卫证相鉴。伤寒太阳经证与风寒感冒,均属外感风寒,邪在肌表之证,但伤寒太阳经证证邪甚而深,遍及经络,且有六经传变规律,而风寒感冒则邪轻而浅,只犯皮毛,无六经传变之特征,二者同中有异,不难鉴别。风温初起与风热感冒相似,但风温病热急骤,病情较重,热势甚,汗出后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可传变入里。但风热感冒一般发热不高,病情多轻,服解表药后多能出汗,汗出身凉脉静,少有传变。
[辨证施治] 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为多见,临床表现,初起一般多见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声重、喉痒或痛,继则恶寒发热,身痛咳嗽。病程约5-7天,一般伤风全身症状不重,时行感冒常突然恶寒,甚则寒战、高热、周身疼痛,全身症状明显。由于感有轻重,体质有并异,四时六所有别,因此脉证表现又不尽相同。临证首当详辨寒、热。分清挟暑、挟湿,兼燥以及体质的不同,分别施治。现分述如下:
一·风寒
[证候] 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多清稀,口不渴或渴喜热饮,甚则恶寒发热(寒重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恶寒甚脉浮紧。发热时可见脉浮数。
[分析] 风寒束表,邪正相争,卫阳被郁,故恶寒、发热、无汗;清阳不升,脉络失和,故头痛,肢体酸痛;肺合皮毛,开窍于鼻,邪自外受,内应于肺,肺气失宣,上窍不利,故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喉痒,咳嗽;寒为阴邪,津液未伤,故咳嗽痰清稀,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白而润,脉浮或浮紧为风寒在表之特征。但应注意,发热时正邪相争,亦可见浮数之脉。总之,本证主要为风寒束表,肺卫失宣所致。
[治法]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 葱鼓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葱鼓汤中,葱白、淡豆豉通阳散寒,临证可加荆芥、防风、杏仁、苏叶辛温发散,宣肺化痰,用治风寒轻证。后方为辛温发汗之剂,方中荆芥、防风辛温散寒;柴胡、薄荷解表退热;川芎活血散风以治头痛;桔梗、枳壳、茯苓、前胡、甘草宣肺理气,化痰止咳;羌活、独活袪风散寒,除湿止痛。表寒重者,可加麻黄、桂枝以增解表散寒之力;头痛甚者加白芷、以散风寒而止头痛;鼻塞甚者,酌加苍耳子、辛夷宣肺通窍。
若风寒挟湿,证见头用如裏,恶寒而身热不扬,肢体酸重者,可改用羌活胜湿汤以袪风散寒除温。若证兼胸闷、泛恶、纳呆、苔白腻者,为兼内湿,宜加苍术、厚朴燥温醒脾。
若素体热盛或肺热内蕴,复感风寒,形成外寒里热之证(又称“寒包火”证),表现出风寒束表之见证外,更兼口渴、咽痛,咳嗽气急,痰粘稠或黄白兼,舌尖边红,苔薄白或薄黄,用麻杏石甘汤加减以疏风宣肺,散寒清热。并根据寒、热偏重情况增减药物用量。如外寒较甚,可加大麻黄用量,或酌加荆芥、防风以增宣散之力,里热较甚者,可重用石膏、酌加板蓝根、黄芩、鱼腥草、芦根以增清热之力。
二、风热
[证候] 发热有汗,微恶风寒,头胀痛,鼻塞涕浊,微渴欲饮,咽燥或红肿疼痛,咳嗽痰黄粘稠,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分析] 风热阳邪侵犯肌表,腠理不蜜,卫表失和,故有汗发热,微恶风寒;风热上扰,则头胀痛;风热上受,肺失清肃,则咳嗽,痰黄粘稠;风热熏蒸清道,则鼻塞涕浊,咽燥或红肿疼痛;证属表热,故微渴欲饮,苔薄黄,脉浮数。总之本证主要为风热袭表肺卫失和所致。
[治法] 辛凉解表,清宣肺热。
[方药] 银翘散加减。
方中银花、连翘辛凉透邪清热;薄荷、荆芥、淡豆豉疏风解表以散邪;大力子、桔梗、甘草宣肺袪痰,利咽散结;淡竹叶、芦根清热生津。头痛较甚者,加桑叶、菊花、青葙子、苦丁茶清利头目;咳嗽有痰加浙贝母、前胡、杏仁宣肺止咳化痰;若痰稠黄加黄芩、瓜蒌皮、天竺黄、川贝母、知母以清化痰热;咽喉红肿疼痛者,去草荆芥、酌加板蓝根、马勃、射干、腊梅花、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咽;若见高热、恶寒、头痛、鼻干、心烦烦饮、舌红苔黄者,为风热重证,可加黄芩、石膏、知母以清热生津,使热退津回。成药用羚羊感冒片疗效更佳。时行热毒症状明显者,加大青叶、蚤休、贯众等增清热解毒之力。
三、暑湿
[证候] 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粘,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分析] 夏季感受暑湿,卫表失和,故身热,微恶风寒,无法或少汗,肢体酸重或疼痛;暑湿上犯清空,则头昏胀痛;暑热犯肺,肺失清肃,故咳嗽痰粘,熏蒸清道则鼻流浊涕;暑热内扰,灼伤津液,故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暑湿中阻,则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胸闷泛恶,结合舌脉表现,本证主要为暑湿伤表,肺卫失和所致。
[治法] 清暑袪湿解表。
[方药] 方用 新加香薷饮加减。
方中银花、连翘清宣暑热;香薷发汗解表,袪暑化湿;厚朴、扁豆化湿和中,共奏清暑袪湿解表之功。临证应根据暑热、湿邪偏盛情况于以加减。暑热偏甚者,可加鲜荷叶、鲜芦根、青蒿、黄连清解暑热;若湿邪偏重,湿困卫表,宜加藿香、佩兰、豆卷芳化透湿,里温偏重者,加苍术、白豆蔻、半夏、陈皮和中化湿;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茯苓清热利湿。
答案补充
四·秋燥
[证候] 发热恶寒,头痛、鼻咽干燥,干咳无痰或少痰,苔薄白少津,脉浮为本证的基本特征。凉燥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口鼻干燥但不作渴,咳嗽少痰,舌质正常,脉浮不数;温燥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口干渴,咽干痛,干咳无痰,舌尖边红,脉浮数。
[分析] 秋季感受时令燥邪,邪犯卫表,表卫不和,则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燥邪犯肺,肺失宣降,“燥胜则干”气道失润,故鼻咽干燥,干咳无痰或少痰。故本证主要为燥邪袭表,肺卫失和所致。
由于秋令气候冷暖变化以及患者体质的差异,燥邪致病,在性质上又有燥从热化的温燥和燥从寒化的凉燥之分。凉燥偏寒,故恶寒发热,无汗、口不渴,舌质正常,脉不数等寒象抽重;温燥偏热,故发热,微恶风寒,口干渴,咽干痛,舌尖边红,脉数等热象偏重。(待续)
答案补充
[治法] 辛润袪燥。 
[方药] 凉燥用 杏苏散加减。温燥用桑杏汤加减。
杏苏散药用功叶、前胡解表散邪;杏仁宣肺润燥;枳壳、陈皮、半夏、茯苓、桔梗、甘草宣降肺气,止咳化痰。全方具有透散而不致过汗,辛温而不燥烈,润燥而不腻滞的优点。对凉燥初起,可达表透邪,宣肺润燥的目的。若腠理闭塞较重,无汗身痛者,可酌加防风、葱白以增强透表之力。
桑杏汤药用桑叶、淡豆豉、栀子轻宣泄热;杏仁、贝母宣肺化痰止咳;沙参、梨皮养肺润燥,用于温燥初起,邪气轻浅之证。表闭较重者,可加薄荷辛凉透表;咽干红痛,可加银花、连翘、玄参、射干清润利咽,大便燥结者,加白蜜、麻仁清润通便。
五·阴虚感冒
[证候]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头痛心烦,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舌质红,脉细数。
[分析] 阴虚之体,易生内热,感受外邪之后,多从热化,故见风热表证;由于发热汗出易伤阴液,故与之同时,阴虚见证亦更为明显。(待续)
答案补充
[治法] 滋阴解表。 
[方药] 加减葳蕤汤
主中玉竹滋阴生津,以助汗源,润肺燥;甘草、大枣甘润和中;葱白、淡豆豉、桔梗、薄荷解表宣肺、止咳利咽,白薇凉血退热而除烦渴,诸药相伍,使滋阴清热而不碍解表,发汗解表而不伤阴。若表证较重,可加荆芥、桑叶以疏风解表;心烦口渴较甚者,加栀子、竹叶、天花粉以清生津除烦;干咳或咳痰不爽,加大力子、射干、瓜蒌皮以利咽化痰;如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可加鲜茅根藕节、生地以清肺凉血止血。
若素体阴血不足复感外邪,证候既有头痛、身热、微寒、无汗或少汗的表证,又有面色不华,唇甲色淡、心悸头晕等血虚见证,舌淡苔白,脉细弱或兼浮。治以养血解表。方用葱白七味饮加减。若恶寒重加荆芥、防风、热重加银花、连翘。
六、阳虚感冒
[证候] 恶寒甚,发热轻,无汗或自汗,汗出则恶寒更甚,头痛,骨节冷痛,面色光白,语声低微,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白,脉沉无力或浮而无力。
╋诊断快线
回答采纳率:33.0% 2009-01-10 17:38
提问人的感言:
你说得很全面,限于篇幅,我会另外向你请教,谢谢!

其他答案

看症状,感冒分很多种,
石墨 2009-01-10 13:17
有风热型感冒和风寒型感冒
答案补充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四种类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 
  一、风寒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头痛身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时茶颗粒等药物治疗。若病人兼有内热便秘的症状,可服用防风通圣丸治疗。风寒型感冒病人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药物。 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 总结: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答案补充
二、风热型感冒: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便秘等特点。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药物治疗。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药物。
三、暑湿型感冒: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此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治疗应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病人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丸等药物治疗。如果病人胃肠道症状较重,不宜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
  四、时行感冒:病人的症状与风热感冒的症状相似。但时行感冒病人较风热感冒病人的症状重。病人可表现为突然畏寒、高热、头痛、怕冷、寒战、头痛剧烈、全身酸痛、疲乏无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状。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疏风透表为主。
  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极易传播,故应及早隔离和治疗。
| 嘴対嘴‖
回答采纳率:25.5% 2009-01-10 13:20
头痛,项强,恶寒,发热,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属于风寒型感冒。氨咖黄敏胶囊主治。
目滞口呆,不喜食,皆有腹痛,属于肠胃型感冒。藿香正气水主治。
喷嚏流泪咽干痛,舌质红苔干黄属风热型感冒。VC银翘片主治。又风热感冒流涕,鼻塞:板蓝根冲剂+VC银翘片。咽干痛:VC银翘片+防风通圣丸+阿莫西林。风热感冒流涕发烧:VC银翘片+安乃近。
答案补充
暑湿型感冒: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此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治疗应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病人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丸等药物治疗。如果病人胃肠道症状较重,不宜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
色狼 回答采纳率:6.9% 2009-01-10 13:28
如果病人胃肠道症状较重,不宜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 
TREEY NBAHFV 2009-01-10 13:34
(一)什么叫辨证 

辨:包括辨别与分析两方面内容。

证:即是一组症状的综合与归类。

辨证:是运用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即证候),用中医理论(三因、四诊、六经、八纲、脏腑、气血等等)分析辨证,从而提高认识原因、病理、病机、病位,同时注意病情的发展趋势与邪正盛衰。

(二)什么是施治

施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证候,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潜方用药。因此辨证是施治的依据;施治是治疗的目的。辨证施治即不同于对症治疗,也不同于西医的辨病治疗,它把人体的内在联系,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联系起来。辨证施治可以说是病因疗法。
`|▍夲莮孓 2009-01-10 13:39
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确定,分为四型,有其症投其药
中医楼主
回答采纳率:14.9% 2009-01-10 13:56
蚌埠公共营养师创业园创业不分年龄,创业不分职业,没资金才要创业!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   查看文章    
中医是怎样对感冒进行辨证施治的?2007-04-01 21:12中医治病之前,与西医一样,也要首先明确诊断,即患者得的是什么病。西医在诊断仆么病以后,往往就能对“病”,施治。中医则不然,因为中医更关心病人是哪个证型,然后对“证”施治,就是所谓辨证施治。
  证是中医学中特有的概念,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搜集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而得出的综合性结论,是疾病本质的反映。辨证的过程,就是综合思维的过程,即对患者所表现出来的情况进行分析、鉴别,最后确定“证”,这是中医诊断的核心内容。因为中医治疗的中心是围绕“证”来进行的,是什么证就用什么法来治,所以常常出现“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o 就是说,同一个病因表现的证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疗;不同的病因出现相同的证而采用相同的治疗。可见,中医对病的诊断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证的诊断。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不论药疗还是食疗,也不管是内治还是外治,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感冒也不例外,虽然都诊断为感冒,却可出现不同的证,治疗方法因而也就不同。下面就感冒的常见证型及治疗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风寒感冒(风寒证李:除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周身疼痛或咳嗽等一般症状外,还有怕冷重而发热轻或不发热、不出汗的特点,舌苔薄白,脉浮。这是受风寒所致,治疗应以散风寒为主,可选用:① 荆芥、防风、羌活、白芷、川芍、柴胡、前胡、桔梗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② 鲜葱白5 根,淡豆豉l 克,生姜3 片,水煎服。③ 紫苏叶10克,葱白10根,生姜3片,水煎,加入红糖少许,分2 次热服。④ 感冒清热冲剂12 克,每日2 次。⑤ 通宣理肺丸,每次1~2 丸,每日2次。
风热感冒(风热证):如有上述感冒的一般症状,又有发热重而怕冷轻、出汗不多、口干、咽痛、舌苔薄黄、脉浮数等特点。这种感冒是由风热所致,治疗应以发散风热为主,可选用:① 银花、连翘各12 克,牛蒡子、杏仁、桔梗各10克,甘草、荆芥穗各6克,芦根15克,薄荷6克(后下),水煎服,② 板蓝根15 克、野菊花、大青叶各10 克,薄荷6 克(后下),水煎服。③ 桑叶、菊花、薄荷(后下)、连翘、桔梗各10 克,水煎服。用于发热轻、咳嗽较明显者。④ 羚翘(或银翘)解毒丸,每次1 ~2 丸,每日2 次。⑤ 感冒退热冲剂,每次1 袋,每日3 次。
  风寒证和风热证是感冒的两大基本证型。此外,尚有夏季暑湿证、虚人外感证等。
   e.z 回答采纳率:25.3% 2009-01-10 14:03
体虚感冒是中医的病证名称,是以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见于体弱之小儿和妇女、老人,以及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

  中医中药对此有较好的疗效。

  气虚型:症见体质虚弱,肌肉松软,汗多不止,精力不振,不爱户外活动,脉软弱无力。治疗宜益气固表。代表方是玉屏风散(黄芪15克、防风12克、白术10克),可酌加山药12克、牡蛎10克、太子参10克等同煎饮服。

  脾虚型:症见易患感冒,食欲低下,大便浠溏,食后胃脘不舒,舌苔腻滞,脉缓。治疗宜健脾益气,消食导滞。代表方为参苓白术散(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山药12克、陈皮10克、葛根10克、鸡内金8克、焦麦芽10克等同煎饮服)。胃畏寒者可加干姜3片、桂枝15克。

  阳虚型:症见怕冷,肢冷,且得热则舒,尿清且长,脉缓无力。治疗宜温阳解表。方可用再造散(可取制附片5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党参12克、大枣4枚、细辛2克等同煎饮服)。

  气阴两虚型:多发生在气虚型、血虚型感冒的恢复期,多表现为微有咳嗽,体形消瘦,口干欲饮,苔少而干等症状。治疗宜益气养阴。可取党参15克、黄芪10克、沙参12克、麦门冬12克、白术10克、玉竹10克、五味子10克、桑叶8克同煎饮服。

  对于体虚感冒者,在进行中医调治的同时,加强健身锻炼也很重要,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猪头小队长 2009-01-10 14:12
感冒中医最主要的分外感风寒和外感风热两大类型。
简单来讲它们的区别在于外感风寒的患者畏寒、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脉浮紧症状比较突出。而外感风热患者发热、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黄粘痰,渴喜冷饮,苔薄黄、脉浮数症状突出。治疗上外感风寒采取辛温解表的原则,首选麻黄汤和桂枝汤。外感风热采取辛凉解表原则,首选银翘散和桑菊饮。
另外根据不同的辨证方法以及不同的症状表现有不同的选方加减用药。
老婆只能找① 回答采纳率:11.1% 2009-01-10 15:19
感冒是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的常见外感疾病,其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噎、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周身酸楚等典型症状;但也有不出现以上症状,而以牙痛、腹痛、咽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症状出现者。
  感冒以秋、冬、春三季发病为多见,病情有轻有重,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邪,一般称之为伤风;重者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之为重伤风;一时广泛流行,症状多相类似者,称之为时行感冒(即流行性感冒)。
  感冒是由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的,以风邪为主因。风邪乃六淫之首,常常与当令之时气相合而伤人。春季发病者多为风热,夏季发病者多夹暑湿,秋季发病者多兼燥气,冬季发病者多属风寒。
  笔者将感冒分成十二种不同类型,即:风寒型,风热型,暑湿型,阳虚型,阴虚型,气虚型,血虚型,气、血双虚型,气、阴两虚型,血、阴两虚型,气、血、阴三虚型,时行感冒(即流行性感冒)。
  除了风寒、风热、暑湿和流感这四种类型的感冒以外,其余的八种,统称为虚体感冒。虚体感冒,吃一般的感冒成药,如:银翘解毒丸、通宣理肺丸、羚壳解毒丸、感冒丹、清眩丸、藿香正气丸、桑菊感冒片、感冒通、速效伤风胶囊、康泰克、康必得……以及各种感冒冲剂,疗效均不佳,甚至毫无疗效。因而,就需要我们医者认真辨识是哪种虚体感冒,并细心遣方用药。
  现将八种虚体感冒和流感的辨治,分别述之。
  气虚型感冒:少气懒言,周身乏力,咯痰无力。有的还有自汗症状,舌淡苔白,脉象沉而无力、右大于左。此类感冒,由于气虚,卫表不固,感受风邪后,因气虚而驱邪无力,因而邪不易除。治则应为益气解表,方用参苏饮加减(市场上的中成药——参苏宣肺丸就是参苏饮的处方)。若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者,可加玉屏风散益气固表。
  阴虚型感冒:周身不适,五心烦热,上午病情较轻,下午病情较重;有的夜寐盗汗。舌红光无苔或少苔,脉象细数、右大于左。此类感冒,是由于患者素体阴津亏虚,津液不能作汗排邪,邪不易除。治则应为滋阴生津,疏表散邪,清热和阴。方用加减葳蕤汤加减。
  根据笔者的临床统计,在所有的病人中,具有不同程度的阴虚症状的患者,约占总患病人数的60%左右。特别是妇女,一到更年期,更是多呈阴虚型体质。因而着重辨识阴虚型感冒,在临床中有重要意义。
  血虚型感冒:头晕,心悸,困倦欲寐,周身乏力。舌淡白、苔白或薄白,脉弱无力、右大于左。此类感冒,是由于患者产后、手术后失血过多,或因久病,或因用脑过度而使阴血消耗太过;或因气滞血瘀造成的素体阴血亏虚,又患感冒所致。血虚型感冒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最容易传经。治则应为养血解表,方用葱白七味饮加减。
  以上三种虚体感冒,往往是以混合的证型出现,如:气、血双虚型,气、阴两虚型,血、阴两虚型,更有甚者,是气、血、阴三虚型。所以我们为医者必须详辨之。
  气、血双虚型感冒:阵发性的头晕、心悸、少气懒言,周身酸楚、乏力,咯痰无力,困倦欲寐,有的患者虽然犯困,但还不易入睡。舌质淡白、苔白或薄白,脉象沉弱无力、右大于左。治则应为益气养血,解表散邪。方用参苏饮合葱白七味饮加减化裁。
  气、阴两虚型感冒:气短,五心烦热,周身乏力,咯痰无力,下午病情较上午重。舌质红、苔薄白,脉象沉弱而细数、右大于左。治则应为益气滋阴,疏表散邪。方用参萝饮合加减葳蕤汤加减化裁。
  血、阴两虚型感冒:头晕,心悸,五心烦热,困倦欲寐但难以入睡,周身乏力;有的夜寐盗汗,午后更想躺着。舌质淡红、无苔或少苔,脉象细数无力、右大于左。体温:天天下午低热,37.2℃~37.8℃之间。治则应为养血生津,清热和阴,疏表散邪。方用葱白七味饮合加减葳蕤汤加减化裁。
  气、血、阴三虚型感冒:其临床症状较复杂,除气短、五心烦热、周身乏力、下午病情较上午重以外,头晕、心悸不如单纯血虚型感冒那样突出,而是阵发性的头晕、心悸,有时失眠,有时酣睡。舌淡红、苔白或薄白,脉象沉细无力、右大于左。治则应为益气养血滋阴,清热解表散邪。方用参苏饮合葱白七味饮、加减葳蕤汤加减化裁。
  阳虚型感冒:它是十二种不同类型感冒中,比较少见的一种。解放初期曾见几例,以后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阳虚体质的人逐渐减少。这种感冒,除具一般感冒症状以外,其特有的症状为: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言低微。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右大于左。此类感冒,是因患者素体阳虚,又受风寒,因而阳气益虚。治则应为助阳益气,发汗解表,方用再造散加减。
  以上八种虚体感冒,由于经常处于失治的情况下,所以绝大多数都以传经的状态出现,如头痛、痛无定处:今日后头痛(太阳经),明日前额痛(阳明经),第三天太阳穴痛(少阳经),第四天前颞痛(太阴经),第五天颞后痛(少阴经),第六天颠顶痛(厥阴经),第七天又后头痛(太阳经)……按《伤寒论》中六经传变的规律,循环往复。
  大多数患者,只具有虚体感冒的特有症状或牙痛、腹痛、咽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特殊症状,而毫无一般感冒症状。所以,诸多虚体感冒患者,都不承认自己无罹患了感冒。这就需要我们医者耐心、细政、认真地向患者解释。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体内有热,则容易受外感;体内无热,则不易受外感。因此,对易患感冒者,还应辨清体内有何类证,以治其本。尤其是有宿疾者,如:冠心病患者、中风后遗证患者、糖尿病患者、肺结核患者、老慢支患者、肺气肿患者、癌症患者、风湿性心肌病患者、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及高血压患者等等,只要一旦罹患感冒,则宿疾突然发作。如能及时辨明是感冒引起的,此时根本不需要治疗宿疾(即使治疗宿疾,也是见效甚微,或者根本无效),只要尽快解除感冒,宿疾就会立即缓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