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虽无捷径,但给您一点点建议或参考,也许可让您少走些弯道! 推荐关注:
欢迎关注公众号:古美收藏 回顾中国嘉德2003年春拍,一把唐“九霄环佩”琴,以346万元成交,创造了当时古琴拍卖的世界纪录;同年11月,王世襄藏唐“大圣遗音”琴以891万元成交。此后,内陆拍卖公司不断上拍古琴,甚至举办专场,古琴的价值也逐渐彰显。近几年,古琴的价格更是从十万、百万、千万级别跨入了亿元门槛。不断刷新的成交价格证明了古琴所潜藏的“爆发力”。 清乾隆 御制「湘江秋碧」琴 《乾隆十年秋补桐书屋制》款 汪尤敦、张若霭奉旨所制、苏州织造图拉监制 拍卖日期:2016-10-05 香港苏富比 成交价: 55,640,000 HKD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家大部落 物以稀为贵 存世古琴数不超2000张 古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4000余年。据《史记》载,古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 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还盛兴于民间。《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说明在春秋时期,古琴在民间已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乐器。 古琴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创始之初,它同瑟与玉磬,被列为堂上之乐。它的音韵深邃苍远、空灵飘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位于“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一度成为文人墨客修身养性的重要媒介。 但是在收藏风向上来看,目前真正具有收藏意义的古琴存世量极其稀少。古琴拍卖价格的大幅攀升,和其数量稀少密不可分。据有关专家学者分析,目前存世的古琴数量应不会超过2000张。其中,最为珍贵的唐琴更是难觅其踪。 据故宫博物院统计,全世界收藏的唐琴仅18张,中国藏17张(台湾和香港各藏1张)、美国藏1张。而且,这些琴多藏于博物馆,私人手中仅有5张。 北宋 张友鹤旧藏“秋塘寒玉”仲尼式琴 拍卖日期:2015-12-27 西泠印社 成交价: 7,877,500 RMB (含买家佣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