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蟒蛇饲养综合指南》

 凡凡人人人 2016-11-29

蟒蛇是一种喜静不喜动的蛇类。她们之间无论体型大小,相互陌生或从小到大的同伴,甚至野生个体和人工个体放在一起的时候,都没有互相排斥的行为。即使空间狭小拥挤,也彼此相安无事。这明显不同于自然界里其他凶猛的食肉类。但是它们对于食物,却又毫不犹豫。蟒蛇是靠突然袭击来捕捉猎物。与此同时,蟒蛇头部两眼后侧的颞部有发达的球状咬肌,蟒蛇扑咬猎物后,颞部咬肌收缩使倒钩状的牙齿刺入猎物体内,身体快速的卷曲缠绕,由于猎物呼吸产生的收缩,缠绕也越来越紧,直至猎物死亡。

蛇的下颚两边是分离式的骨骼。猎物被缠绕死后,颞肌收缩,下颚两边牙齿交替向前运动,好比人在走路一样,牵引猎物向食道内移动。

(颞部咬肌)

蟒蛇在消化胃里食物是,一般盘绕不动,主要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如果蟒蛇这个阶段受到惊扰,就会产生于吞咽动作相反的收缩过程,从而把食物向口腔推送,导致吐食。吐食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变得瘦小,同时瘦小细长的身体也有利于帮助自己在野外脱身。而人工饲养下的吐食,常见于新进的蛇,饲养时间长了就不会对环境感到陌生。

(绿树蟒)

由于蟒蛇的视力欠佳,所以它们需要借助于化学感受器叉型舌、热敏感受器唇窝、振动感觉器官,肌肉与骨骼的配合来袭击猎物。蛇的舌头位于下颌前端,从上唇前端2个门齿中间不停的伸出缩回,把收集到的气味分子带回口腔上颚鼻腔开口前端的一对犁鼻器内,用来分辨气味的类型。蟒蛇没有外耳和鼓膜,所以它基本听不到声音。但是蛇类内耳的耳蜗通过耳柱骨可以接受外界的振动。舌头和内耳的互相配合,大脑就可以告诉它们这个时候该干什么。

蛇在吞咽猎物的时候,细心的人会发现,蛇口腔的下颌,舌头后面有一个圆形的开口,它们可以伸长变短,开闭自如,这个其实是蛇的呼吸道开口,闭合时与鼻腔相连。吞咽过程中,它们可以延伸到下颌骨边缘,它的作用就是保证蛇在吞咽的过程中正常呼吸。

到了冬季,有一些蛇友,喜欢用加热垫搭配整理箱来饲养蛇类,这种方式不论对错,既然存在肯定有它的优点。但我认为是弊大于利的。国外虽然有抽屉型这种构造用来饲养蛇类,因为他们大多身处热带或房间有暖气整体加温。但是在中国,特别是长江流域冬季没有暖气的城市,用这种方法加热,再加上塑料盒自身并没有保温性,则会造成从底部上升的热量,在箱子上部很快散去,这样做会导致蛇的腹部温度高背部温度低。这种感受就像是我们冬天在房间里吹暖气,身上暖了,脚却一直冰冷一样。另外只有底部加热的整理箱,会出现热空气上升遇冷的液化现象,造成箱子内壁挂水珠。

结合我自己的实践,推荐高度至少45厘米顶部带铁网的饲养箱配合木屑来饲养。此高度适合4米内的蟒蛇,箱子大小可以自由决定。饲养箱顶部至少使用三个灯罩,排列为陶瓷、无热量LED光源、陶瓷。这样可以使箱内温度均匀,特别是大箱子,就不会出现无陶瓷的地方温度低了。再配合温控和灯光自动定时开关,即使多天无人看管的情况,蛇类的健康也能得到保证。另外我建议蛇友可以人手一把红外温枪,直接去测量蛇的体温。在我的饲养过程中发现,由于蛇类的构造,全身腹部贴地,玻璃底散热迅速的原因。温度计的数值往往会高于蛇自身的体温,这会在冬季造成一定的麻烦,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觉得箱子温度没变化,却有些蛇无故突然拒食的原因等。这时候垫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冬天隔绝外部冷空气通过玻璃直接传导至蛇身上的最后一道屏障。美国Z家木屑是我从养陆龟、巨蜥,直到现在养蛇以来最喜欢的垫材,配合顶部陶瓷,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性能,也很美观。

蛇类的喂食频率不同于其它生物,它们对食物的利用率极高。一岁以前,食物利用率大约只有60%。但是到了两岁,是蛇类对食物利用率的峰值,也就是暴涨期,体重在第二年会大幅增加。只要饲养合理,每月投喂2次大约蛇身体中段同宽的白鼠加上适量钙和微量元素(用针管打进白鼠体内),你就会在第三年得到一只完美体型的蟒蛇,绝对不会是不匀称的球形体。

对于蛇类不需要灯光和补充微量元素的说法,我持极力否定的态度。并用实际行动说话,我在跟一些不用灯光的蛇友聊天得知,它们的蛇完全不知道时间的概念,不论白天黑夜,都会莫名的爬动。但由于我坚持用灯的习惯,我观察到我的红尾蚺白天皮肤会变黑,出现伪装色,其实它们这时候在睡觉,并且白天从来没有活动过。但到了晚上,伪装色退掉,开始到处游动。在养蟒蛇的五年来,天天如此,除非它们吃饱了整天不动。

任何圈养的动物,都需要人工添加维生素和钙类,这是无可厚非的。很多人对这里认识不到位,觉得带着骨头一起吃,就能补钙。整个一起吞,维生素就足够了。这种想法从某些方面来说是片面的。说到底,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食物的营养过于单一,这些食物仅仅能保证它们生存的能量,而微量元素的缺乏才是导致它们生病或营养不均衡的元凶。举个例子,野外一只兔子,采食的范围非常广,它被蟒蛇捕食后,兔子胃里的东西,等于到了蛇的体内。这可不是我们平时所喂的那些只吃人工饲料和白菜的白鼠可以媲美的。所以,你的活体饲料吃什么,你的宠物就在吃什么。

接触爬行动物十几年,在我精心饲养下,几乎没有生病的。由于职业相关,会有很多爬友来向我求助。蟒蛇的病变,主要以呼吸、心脏、消化系统较为多见,一般都属于慢性病范畴,有发现过程慢,死亡快的特点。野生蛇类已经适应的栖息地,对常见病都有很好的免疫,加上活动空间大,在茂密的树林中爬行时,更有利于清理体表的寄生虫。相比人工环境下的蟒蛇,活动环境很小,对病原没有免疫力。蛇友对于饲养箱再清洁不到位的话,会增加人工饲养蟒蛇的发病概率。

最常见的蟒蛇疾病是呼吸系统病变。临床观察具体表现为呼吸困难张嘴,气管内痰液阻碍呼吸,精神低迷等。由于蟒蛇体温主要依赖外界温度,由于过高过低的突然变化,导致感冒发生,严重会引起肺炎。初期病发可以通过甘草片泡水,另加维生素溶液灌服。

如果前期治疗的不及时,就会引发肺炎。肺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急性发作时间快,猝死率极高。慢性肺炎持续时间长,难以根治,但也有一部分可以被治愈。和感冒的区别在于,得肺炎的蛇呼吸急促,口吐白沫,头部呈45度呼吸,呼吸道可见血点,肺脏充血,如果用听诊器可以听见煮沸水一样的声音,肺炎的蛇一般会死于呼吸衰竭。蛇的肺炎具有传染性,一旦发现,马上和其它蛇类隔离。不过处理病情非常严重的蟒蛇,任何药物疗效都不会太明显了,所以日常的细心饲养显得尤为重要。

口腔炎对于蛇类爬友们,也是一大困扰。具有高发病率和顽固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口腔肿胀,牙床溃烂,口腔不能闭合,严重时会传递到眼睛,导致结膜炎等。蛇类牙齿比较脆弱,在捕猎不小心时可能会断裂,受伤以后会受到革兰氏阴性菌群感染,如斯氏假单胞菌等,导致溃烂。这时可以先用生理盐水清理口腔,再用3%双氧水清洗,每日三次即可。饲养喂食时,注意避免混养抢食,伤及口腔黏膜层和牙齿,并且注意日常垫材消毒。

蛇类的最大危害是肠炎,一般在10个月以内的小蛇比较常见,一般为慢性病,难诊断,一旦发现又为时已晚,具有高死亡率的特点。表现为腹泻,拒食,身体蜷缩,疼痛难忍时会翻滚乱咬。常由沙门氏菌引起,小蛇由于消化系统对于温度依赖性高,若进食后温度不稳定,会导致食物在肠道内腐烂变质,这会滋生病原微生物,促使大量在肠道内繁殖,引发肠炎。可以用黄连素配合维生素治疗,但是由于蛇生此病以后,很难将药物送进体内,所以饲养小苗的爬友,还是要提前能保证环境干净为好。

(体外寄生虫)

关于蛇的体内外寄生虫,轻度的体外寄生虫可以由脱皮和消毒饲养箱来根治。体外寄生虫主要有螨虫,蜱虫等,如果重度的外寄生虫感染可以使用双甲脒溶液0.05%配合温水进行药浴,每天一次,连续一个星期。体内寄生虫大多以蛔虫为主,临床表现为厌食,身体消瘦,难以脱皮或碎皮的症状,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到大便内虫卵等。

(蛔虫)

体内寄生虫主要为食物带入感染,加上蛇类的环境温度正好是蛔虫的生长条件,免疫力差的蛇容易感染发病。一旦发现,可以采用盐酸左旋咪唑片,按蛇体重10mg/kg,连续给药2-3次。打虫药对于蛇本身有副作用,因为药物毒性会使挂在肠道壁上的寄生虫脱离,可能会引起腹泻等症状。

饲养蟒蛇的基本知识介绍的差不多了,希望大家都能养出健康的宠物。

rlyl

爬友们都希望能养好手中的宝贝,但除了那些基础的入门理论,更加专业的饲养方法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究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了解每一个物种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和环境知识,才是这奇妙爬宠世界的正确打开方式

Author:张旸

Editor:rlyl

关于rlyl

欢迎来到自然爱好者、资深爬虫玩家rlyl的小站,这里每天都有精彩生物资讯更新,还可以随时垂询两栖爬行动物品系分类、饲养繁殖、生活习性、疾病治疗、环境造景、设备器材等一切问题,rlyl也是从新人过来的,知道新手的不易,保证有问必答!

站长个人微信:rlylzl

让我们多多交流,共同进步!^_^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