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害了不少人!

 lj0279 2016-11-29

读书害了不少人!

田间歌者2016-11-29阅读原文

读书害了不少人!

——读书日,说说读书。

文 / 刘耕 2015.04.08

一,一些带着目的的人

恐怕是不管做什么事,人们都要先问问:为什么要去做?学习要带着目的,而读书则相反。

关于读书,我很赞同易中天在某个电视节目现场表达的意见,他大意说:“不要问我为什么读书,我读书就是为了读书。”

能够让你坚持读书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你喜欢。读书所有的好处,都是额外的奖励。清人《格言联壁》开篇有句话说的非常好:“不因果报方行善,岂为功名始读书。

常言所谓:“书里自有颜如玉,还有黄金屋。”又有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这些话都有问题。上次小洋房分享了一篇文章《看书是为了保持粗俗》作者孙珊,此女子才高八斗,引经据典地列举了各类书籍当中黄赌毒存在的蛛丝马迹,其中不乏名著。然后得到一个结论——“我就是这样的俗人,我做的太对了!”

某些情况下,如果你带着你的目的去读书,往往不是书改变你,而是你改变了书。

二、没有选择标准的人

虽说开卷有益,但书还是有区别的。

引导你走向邪恶的是一种书;纯属娱乐消遣的是一种;提高你知识技能的是一种;修身养性提高境界又是一种。而看某些书只能叫做娱乐或者学习,不能叫做读书。

俄国作家契科夫有一本小说叫《赌局》故事这样讲:穷富二人打赌,说好富人提供生活保障,假若穷人能在一个屋子里不和外界联系,独处10年的话,富人就赔给他一笔巨额财富。开始穷人玩玩纸牌,然后看各种小说,当这些都腻味了,他就开始看各类无聊而深奥的哲学书。10年时间快到了,富人竟然破产了,已无力付钱给穷人,于是富人就在到期的前一天,偷偷溜进穷人的屋子准备杀死他。结果屋里没有人,只有一封信。信上大概内容就是:“我已经对人生有了真正的了解,那些钱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这故事说明:读书要读那些能够洗涤心灵的书,而不是刺激感官的书。并且,读书要心无杂念。

三、不愿动脑的人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弟子规》这样讲的,“心”何故放在第一位?我想其本意应该是夫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吧!这世界上没有一本书是可以随便翻翻就行的,既然你选择了读它,就要细嚼慢咽,熟读深思,还要身体力行。有人可能会说,我是个厨师,我随便翻翻京剧五线谱不行啊?不要换了我的概念,我说的读书,是你想读的书。

人一辈子能够领悟一种学说,读透几本经典已经非常困难了。我竟然看见有的家长让孩子一个暑假读上10本书,那还不如电视上看看黑猫警长呢。

所谓“人无尽言,言无尽意”,那些什么释迦牟尼呀、老子呀、孔子呀,智者们为什么都会选择“不立文字”,因为文字根本就说不清楚大道理。所以只能靠读书的人,自己多动脑,去领悟。苏东坡说的“道可致而不可求”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觉得我小时候看课外书,看了两个多星期,才看不足3页那是正常的。因为,我那是深阅读,我用来想的时间比看的时间还要多得多。

翻一翻字典之类的工具书,属于学习,和本文所讨论的“读书”不是一回事。

四、不能应用的人

有的人很羡慕别人有书卷气,出口成章。你以为他花了苦工去背诵一些名句吗?其实不是。

到任何时候,我们必须承认,“理解”是记忆的前提。那些出口成章的人,之所以流畅的说出一些句子,是因为他对这些句子认同或者不认同。他也想这样说或者不这样说,当他发现古人已经说过,他便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记住了。

你做自己的事,嘴里讲着书里写的句子,那还不如不说。读书不为了什么,但书却改变了你,起到这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是最开心的。

背书,本想充实自己,反会弄巧成拙;过程很苦闷,结果很好笑。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