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俗信仰中的虎崇拜文化

 老刘tdrhg 2016-11-29

中国人对虎的崇拜由来已久,虎是勇猛、正直与力量的象征。古时候勇猛的将领被授予“虎贲”将军的称号。成语中也有狐假虎威、老虎报恩等讴歌老虎的词语。在原始部落还有将虎视为部落图腾的情况,也为后来演变出的各种崇虎习俗奠定了基础。

民俗信仰中的虎崇拜文化

布老虎

人们喜爱虎,把虎图案应用在各个地方,希望借助虎的形象表达内心的希望。在端午节时制作布老虎送给孩子们的习俗至今仍在陕西盛行,送布老虎其实是育儿意思,小孩满月时,娘家要送布老虎,在进大门时,将虎尾折断一节扔到门外。

民俗信仰中的虎崇拜文化

虎头鞋

虎尾相当于病灾之类,将虎尾折断丢掉,是祝福孩子健康长大的意思。因为古人认为老虎属阳性,而端午正是五毒行的时节,以老虎来镇克五毒具有保财,保平安的含义。典型的北京布老虎使用黄缎子做的,四肢短粗,眉眼口鼻皆用布贴。虎样比例夸张,模样透着孩子气。布老虎算是普及范围很广的一种玩具、在中国的中部、东部南部地区多见,其中山西的黎侯虎、山东的江山虎十分出名,只是现今人们用布老虎作为辟邪保平安的功能逐渐弱化,转而变为儿童玩具或旅游的纪念品的更多。

民俗信仰中的虎崇拜文化

门神

在《山海经》中提到神荼、郁垒是一对儿门神,或贴或刻于门上,负责镇守家宅,防止鬼怪出入宅内,门神捉鬼后即绑去喂虎。在汉代,门神画上除了绘有神荼郁垒还会画虎。这种观念同时也左右着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如民俗剪纸,年画等艺术形式。大众熟悉的年画山东杨家埠的《镇宅神虎》。

民俗信仰中的虎崇拜文化

《镇宅神虎》

中国人与虎有不解之缘,除了饰物,还有人名地名,都喜欢以虎为名,如北京的旅游胜地白虎涧、大连老虎滩、杭州的虎跑泉等等,带虎字者甚多。更有关羽、赵云、张飞、马超、黄忠被封为“五虎上将”。将军家的子女也被称为,将门虎子、虎女,军事上调兵用的信物虎符…等等数不胜数。

中国人对虎的崇拜是长久的、深远的,虎文化崇拜源于从人们从对生活中的寄托产生,中国也是虎的发源地,虎是中华文化精神中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分。

文/北京民俗

精品头条-来自微信公众平台

北京民俗(bjminsu)近知北京风物,远播四海民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