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治,阴阳调衡!

 老赵js5fpwoo50 2016-11-29
三九天,是人所感受到最冷时段。古书有载:“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治,阴阳调衡,疗效相得益彰”。三九天在相应的穴位或患处实施艾灸,能达到“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效果。三九天艾灸是对三伏天艾灸疗效的补充和巩固,前者是冬病冬防,后者是冬病夏治,均是扶阳补虚疗法。



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气血运行缓慢,且大自然处于阴阳交替阶段,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候。阳气弱就会抵挡不住外界寒湿,人就容易患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和老年的膝关节病。为此,在三九天进行三九灸疗法熏穴位,能起到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的功效,有效增强机体抵抗力。


夏灸“三伏”,冬灸“三九”。两者时间不同,一个在冬天,一个在夏天,但治病的道理都是一样的,都属于“天灸”的范围。“天灸”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调动机体潜能,提高抗病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在了解三九灸之前,首先要知道是三九天。三九天,比较好计算,每年的冬至节这天,就开始进入“数九”,之后,你只要熟悉了中国传统的节气口诀,就知道寒暑时间表了。

这就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归一九,犁牛遍地走。


1“三九天灸”的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者。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腹泻、慢性胃肠炎、胃痛、厌食、消化不良。

运动系统疾病:颈肩腰腿痛、肌肉疲劳等。

免疫系统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2三九天灸的穴位搭配是很有讲究的:

三九灸的主穴包括:

大椎--(诸阳之会,激发诸阳阳经之气,通阳活络)

脾俞--(健脾益气,补中和胃)

肾俞--(补益肾阴肾阳,益肾滋阴,增液润燥)

命门--(益肾壮阳)

中脘--(健运脾胃,益气养血,理气消滞)

神阙--(回阳益气,助阳气之升发,宣通血脉)

气海、关元--(益气温补元阳)

足三里--(调理脾胃,化生气血,扶正培元)

三阴交--(健脾、补肝、益肾)

涌泉--(肾经之起点穴,益肾养阳)

3三九天灸时间节点:

【预备灸】:12月11日至20日灸常用穴位:中脘、神阙、关元。可以提高免疫,增强抗病能力,于延年益寿有很大帮助。


【一九】:12月21日至29日日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一九灸在风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定喘(大椎穴旁开0.5寸)。


【二九】:12月30日至2017年1月7日艾灸在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厥阴俞(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三个穴位。


【三九】:2017年1月8日至16日艾灸在大杼(第1胸椎棘突下。大椎穴旁开1.5寸)、膏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三个穴位。


【加强灸】:2017年1月17日至26日艾灸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定喘(第1胸椎棘突下大椎穴旁开0.5寸)、膏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4三九天灸对症灸疗具体方法:

1.治疗手脚冰凉的方法上肢通常选取的穴位为:外关、阳池。外关:腕横纹上2寸,在尺骨与桡骨之间;阳池:腕背横纹中,指伸肌腱尺侧。下肢部常选取足太阳膀胱经。患者若有上热表现者,可配合拔罐、刮痧。


2.治疗胃寒胃痛的方法可选神阙、水分、中脘等穴。神阙:脐中央;天枢:脐中旁2寸;水道:天枢下3寸;水分:脐中上1寸;中脘:脐中上4寸。


3.治疗颈腰疼痛的方法常选取疼痛点来行隔姜灸,对于颈肩腰腿痛患者,可结合刺络放血拔罐、刮痧等。


4.治疗女性痛经的方法可选取关元穴和八髎穴。关元:脐中下3寸;八髎:即上、次、中、下髎的合称,上髎:第一骶后孔中;次髎:第二骶后孔中;中髎:第三骶后孔中;下髎:第四骶后孔中。


5.治疗慢性咳嗽的方法可选取大椎穴、肺俞穴、脾俞穴。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1.5寸;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1.5寸;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三九灸是对三伏灸疗效的补充和巩固。“三伏”和“三九”作为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时令,是人体功能最易受干扰的时段,也是最适宜于调整人体功能的时机。因而,抓住一年中这两次改善体质的机会,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预防和减少冬春季多发疾病,这就是夏病冬防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