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100岁大师学艾灸;看后照做岂不也活百岁?!

 乐主成宇 2016-11-29

找经络、查穴位在我们公众号首页的右下角有一个“穴位查找”的工具,你点进去就可以了,更可以学到很多不一样的穴位知识。

公元581年-682年,药王孙思邈年过百岁;其实,中年之前,他身体并不好,也是个“药罐子”。从体弱多病到百年之寿,惊天逆袭是怎么完成的?后人在总结分析时发现,艾灸功不可没!

孙思邈所著医书《千金要方》载针灸处方千余条,其中灸方占三分之一,约4百条。《千金翼 方》载针灸方6百余条,其中灸方占十分之九,约5百余条,足见孙思邈对灸法的重视。


孙思邈对艾灸的心里变化跟大多数艾友一样:从最开始的心理排斥,到半信半疑,再到相信,再到晚年医书里的首推......都是因为艾灸的实在的效果!




药王孙思邈极是重视灸法,他说,“凡人居家及远行,随身常有熟艾一升。”

意思是说,要随身带些精制的艾绒,以备不时之需。


孙思邈早年亦毁灸法,逮晚年方信,乃曰:“火灸,大有奇功!”。

昔曹操患头风,华佗针之,应手而愈,后佗死复发。若于针处灸五十壮,永不再发。


或:人之皮肉最嫩,五百之壮,岂不焦枯皮肉乎?

曰:否。已死之人,灸二三十壮,其肉便焦,无血荣养故也。

若真气未脱之人,自然气血流行,荣卫环绕,虽灸千壮,何焦烂之有哉。故治病必先别其死生,若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唯是膏粱之人,不能忍耐痛楚,当服睡圣散,即昏不知痛,其睡圣散余自用灸膝神效,放心服之,断不误人。


灸法有扶阳通经之功,对养生防病极有好处。药王孙思邈亦认为,平时健康无病的人需要经常灸几个穴位以泄风气,不要认为健康就不以为然,常需安不忘危。分析其理,可以灸足三里和曲池穴,有降阴浊泄风气之功。




并且,每当二十四节气之时,要灸一下关元或者气海穴。人感天地之气而生,必然受天地之气影响。节气时天地气机变化极是剧烈,此时当温灸下丹田以固根本,可收养生之妙用。


三阴病证必需用灸法。

三阴证,指的是邪气内客三阴经(包括太阴、少阴和厥阴)所发生的症候群。一般来说,疾病在阴证阶段,多反应为里、虚、寒的证候,属于病邪由表入里,正气渐衰的阶段。

医圣张仲景于此类病证多用灸法,认为有回阳救逆之功。

查《伤寒杂病论》一书,医圣多喜灸少阴肾经之太溪穴,足厥阴肝经之太冲穴,再加上具有温经散寒、回阳救逆的气海、关元等穴,常可散寒湿、益元阳、挽回厥逆。




大病必灸才能真正痊愈。

大病指的是久年不愈,反复发作之病。此类病证之所以反复难愈,主要是人体正气不足,无力祛邪外出,因此,正邪交正而成缠绵之势。如果能及时温灸以助正气,则可能收以全功。

当年华佗治疗曹操的头风病,一针即痛止,但反复发作。后来曹操仍是死于头风病。孙思邈认为,这是因为当时华佗故意没有用灸法。

他说:“学者不得专恃于针及汤药等,望病毕差。既不苦灸,安能拔本塞源,是以虽丰药饵,诸疗之要在火艾为良。”

明确地肯定了灸法治疗疾病的巨大作用。


关于施灸的先后顺序,《千金要方·灸例》:“凡灸,当先阳(后面)后阴(前面),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后下。”

施灸先后顺序,多是先上后下,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如此可以引火下行,从阳入阴,不致于燥热上火,发生眩晕等不 良反应。

临床上有时因多灸上部俞穴而出现头昏、咽干等, 若此时在下部俞穴施灸,多可解除。

同时必须结合病情来考虑,因病制宜,不可拘执不变。如气虚下陷的病例,则宜从下而上地施灸。如脱肛症可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千金翼方》:“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艾属 菊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国各地均有生长,取材方便。但以湖北省蕲州生长者为良,称为蕲艾。艾叶每年农历五月采 摘,晒干备用。

艾以陈艾为好,临床用艾,有生熟之分,生艾即干燥之艾叶未经加工者。熟艾即干燥的艾叶抽去筋脉后再杵捣揉烂如棉者,又称艾绒,灸治须用熟艾。


灸法注意事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