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们为什么会半途而废?如何才能做到坚持不懈,直到达成目标?

 昵称14333913 2016-11-30

有篇鸡汤文,列举了9种人们最容易放弃的情况,其中有非常明显的逻辑混乱,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读这篇文章。

人们为什么会放弃,为什么很多人都在成功的道路上浅尝辄止,不能坚持到最后呢?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下面将鸡汤文中“人们最容易在这9种情况下放弃”的“9种情况”列举一下:

1总是期待尽早看到成果

2不相信自己

3纠结于过去,无法自拔

4因为过错,止而不前

5认定自己很弱

6总是改变想法

7觉得全世界都亏欠自己

8输不起

9看到失败的迹象,就回头放弃

放弃的具体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本质原因上只有两个——好逸和恶劳。好逸,是因为你有更好的更轻松的选择,不必去坚持;恶劳,是因为畏难情绪或看不到问题解决的希望,所以选择放弃。

而上面的9种情况,不过是描述各种无效的心理状态,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不能启发人们如何做到坚持不懈。只提出问题,没有解决方案,就像只给病人诊断出得了什么病,却没有开疗救的药方,无疑都是耍流氓。所以,这篇文章是要讲——如何做到不放弃,如何更轻松做到不放弃,如何不被“好逸恶劳”的本性所挟持!

想要解决问题,先要弄清原理。

第一,我们为什么会因为“好逸”而放弃呢?

原理是这样的:当我们有一种或多种别的选择要比你想坚持做的事更“逸”、更诱惑的时候,你的意志就会被削弱、动摇,转而放弃去寻欢作乐。

那么这种问题如何解决呢?解决方案是:不给自己多种选择——要么坚持,要么去死。

作为普通人,我们千万不要考验自己的意志,千万不要给自己太多选择。比如,你准备星期天好好看书,那么最好去找一个图书馆,或找一个比较清静的咖啡厅,而不是选择一个糟杂市场或网吧,去考验自己的意志力。想要坚持做一件事,正确的做法就是找一个适合做这件事的相应环境,而不是没事找事,总觉得自己是“意志之王”,可以拒绝任何诱惑。

“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是极端的例子,就是用痛苦刺激自己联想起失败的不好感受,从而坚持下去做事。不建议大家效仿,建议大家借鉴。

第二,我们为什么会因为“恶劳”而放弃呢?

原理是这样的:当一件事情过于艰巨没有完成的希望时,或完成需要付出非常高超出自己承受范围时,那么你的意志也会动摇就会放弃,破罐子破摔——反正怎么做都完不成,还是不要做的好。那么,如何解决这种情况的问题呢?

没有别的好方法,本质上只有一个——分解任务,将任务分解为数个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在每个单位时间内只需完成指标即可。这样单位时间内,你只需处理相应的工作量即可,即便偶然会有超额,此时你也不会过于恐慌而放弃坚持。比如,你想要完成40万字的写作,那么就分解成10个专题,每个专题分割出多少观点,每个观点需要写多少字,然后你单位时间内只需写多少字或完成几个观点的写作。这种任务跟写日记没有什么区别,你个人应该也不会感觉没有希望。

这个单位时间有自己决定,比如你习惯一个小时不间断的工作,那么单位时间可以设置为一小时;如果你习惯半小时,那么就可以设置为半小时。每天抽出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将决定你一生成就。

如果你不能专注,不妨试一下下面这个锻炼方法

番茄工作法:这种工作方法来自于同名书籍《番茄工作法》,它将工作时间分成小部分,以25分钟为一个单位,这个工作法最重要的是教你在工作中可以集中精神不要分心,当然经过你长时间练习,你自己就会形成习惯。

从上面的方法可以看出,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的“毅力”,毅力都是那些没有“毅力”的人杜撰出来吓唬人的,他们所谓的“毅力”不过就是“一份简单有效的工作计划”,加上“每天按部就班的实施”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