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6日, 对于南北奔波千里、画遍山西古建的连达来说, 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在这天, 他笔下的800多幅古建绘画, 终于成册。 过去十多年里, 他只身一人, 穿越山西南北550公里, 行走上千座乡村古镇, 仅凭着一支钢笔, 画下了山西800座古建筑。 如今,他仍走在文保路上, 这次感动的却是更多人。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古建筑爱好者,自2000年起开始徒步考察明长城,走遍了河北、北京、天津、山西以及辽宁大部的明长城。无论春夏秋冬,都曾在野外长期独自行走露营,考察长城现状,收集散失的长城碑刻资料,用拍摄和拓片等方式纪录长城。并立志画遍中国古建。新浪微博:@走长城画古建的小虎。 连达人物故事访谈请点击下方 ↓↓↓↓↓↓↓↓↓↓↓↓ 连达新书《触摸,寺庙》发布会, 在太原市文庙的民俗博物馆举行, 拟定时间是下午两点到四点, 他在发布会后,还需搭乘晚上七点钟的火车, 准备第二天在北京的发布会。 不到一点钟的时候, 连达就已到场, 忙着准备即将签售的书籍、 粘好台上的条幅、 将每把椅子放整齐。 那会还没有多少人来, 他却一直都闲不下来, 从来没有坐下过, 甚至又找出来一块抹布把桌子擦了。 随着时间的逼近, 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 其中很多人是受朋友嘱托专程赶来, 称:一定要买到这本书。 说是发布会, 其实是关于连达画古建路上的那些事: 太谷饼、背包、徒步、被打…… 其实不需要太多语言, 他包里掏出的一幅标满了古建记号的地图, 便是他给在场所有人最好的回答, 这本书就是这样、用汗水和艰辛换来的。 “他的这种精神,比书的价值都可贵”。 一位年纪已高的读者这样评价连达。 是,他的精神已经升华为一种符号, 正是这个符号吸引着众多有共同目标的人相聚。 当然,也只有他自己, 才真的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 “去很多乡村画寺庙,老乡都会问我画的这个东西值不值钱。 如果我说值钱,他们明天就卖了, 如果说不值钱,他们明天就拆了。 真的很无奈,有些东西的消亡个人是无法阻止的, 所以只有抓紧时间多看。 因为很可能, 我就是最后一个为它画像的人了。” 连达在发布会上,又说了这一段话, 在场无人发声,或许再一次由他亲口讲出的时候, 那种心痛会更强烈一些吧。 其中连达说过最多的一个词便是“爱人”, 接近不惑之年的连达, 有着两个可爱的孩子, 微博和朋友圈晒出的很多照片, 也尽是一家人的幸福时光。 连达在老家有一间小店, 每年出来的两个月时间, 家里的所有事情便都担在了妻子的身上。 包括他和爱人的婚礼,也是在长城上举行的, 或许命中注定,连达和古建之间有种说不清的情缘。 我们希望,有一天, 连达做的这些事, 不再有无奈和辛酸, 而是他单纯的爱好。文字丨视频:大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