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你都不知道名字的古庙,他“收了”800多座

 木头1018 2016-11-30



2016年11月26日,

对于南北奔波千里、画遍山西古建的连达来说,

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在这天,

他笔下的800多幅古建绘画,

终于成册。

过去十多年里,

他只身一人,

穿越山西南北550公里,

行走上千座乡村古镇,

仅凭着一支钢笔,

画下了山西800座古建筑。

如今,他仍走在文保路上,

这次感动的却是更多人。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道心法师|介绍

古建筑爱好者,自2000年起开始徒步考察明长城,走遍了河北、北京、天津、山西以及辽宁大部的明长城。无论春夏秋冬,都曾在野外长期独自行走露营,考察长城现状,收集散失的长城碑刻资料,用拍摄和拓片等方式纪录长城。并立志画遍中国古建。新浪微博:@走长城画古建的小虎。

连达人物故事访谈请点击下方

↓↓↓↓↓↓↓↓↓↓↓↓

《用10年时间将百座寺庙重现纸上,在中国他是第一人

连达新书《触摸,寺庙》发布会,

在太原市文庙的民俗博物馆举行,

拟定时间是下午两点到四点,

他在发布会后,还需搭乘晚上七点钟的火车,

准备第二天在北京的发布会。

不到一点钟的时候,

连达就已到场,

忙着准备即将签售的书籍、

粘好台上的条幅、

将每把椅子放整齐。

那会还没有多少人来,

他却一直都闲不下来,

从来没有坐下过,

甚至又找出来一块抹布把桌子擦了。

随着时间的逼近,

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

其中很多人是受朋友嘱托专程赶来,

称:一定要买到这本书。

说是发布会,

其实是关于连达画古建路上的那些事:

太谷饼、背包、徒步、被打……

其实不需要太多语言,

他包里掏出的一幅标满了古建记号的地图,

便是他给在场所有人最好的回答,

这本书就是这样、用汗水和艰辛换来的。

“他的这种精神,比书的价值都可贵”。

一位年纪已高的读者这样评价连达。

是,他的精神已经升华为一种符号,

正是这个符号吸引着众多有共同目标的人相聚。

当然,也只有他自己,

才真的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

“去很多乡村画寺庙,老乡都会问我画的这个东西值不值钱。

如果我说值钱,他们明天就卖了,

如果说不值钱,他们明天就拆了。

真的很无奈,有些东西的消亡个人是无法阻止的,

所以只有抓紧时间多看。

因为很可能,

我就是最后一个为它画像的人了。”

连达在发布会上,又说了这一段话,

在场无人发声,或许再一次由他亲口讲出的时候,

那种心痛会更强烈一些吧。

其中连达说过最多的一个词便是“爱人”,

接近不惑之年的连达,

有着两个可爱的孩子,

微博和朋友圈晒出的很多照片,

也尽是一家人的幸福时光。

连达在老家有一间小店,

每年出来的两个月时间,

家里的所有事情便都担在了妻子的身上。

包括他和爱人的婚礼,也是在长城上举行的,

或许命中注定,连达和古建之间有种说不清的情缘。

我们希望,有一天,

连达做的这些事,

不再有无奈和辛酸,

而是他单纯的爱好。文字丨视频:大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