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拍残荷 许多人不明白,残荷有什么好拍的?枯枝败叶,极其难看。而喜欢拍的人,年年拍,一拍就是几个月(残荷的拍摄时间很长),乐此不疲。这就是懂与不懂之间的差距。 关于残荷,是中国文人墨客最喜欢的题材,无论是大诗人还是画家,关于残荷的题材非常多。到了相机的出现,在摄影人的镜头里也自然成了常见的题材。 在中国画中有一条美学原则:“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意思是说绘画作品不能不逼真,画什么东西不像什么东西,这是对观者的欺骗。但又不能拘泥于物象外在的形象,而应该抓住物象特有的内在本质,发挥艺术想象,或突出或夸张,融入作者的情趣思考,体现于不同其它物象的独有特点。 而残荷的点、线、面,虚与实非常适合这一美学原则。同时也是国画中练笔的绝好题材。 在摄影中,很多人仍然习惯把照片处理成类似国画的风格、在上面加上字和印章。这种方式好不好?看自己的喜好,摄影和绘画本来也是相通的。如果你喜欢拍残荷,研究一些国画中的美学是很有帮助的。画面的构图、留白、虚实等都有很好的借鉴之处。 怎么拍好残荷? 相比拍摄荷花而言,残荷的拍摄难度会更大。因为荷花的本身是很美的,很好看的,它可以掩盖你一定的技术缺陷。而残荷却不同,本身并不好看。你要把它拍得好看,这需要你具有一定的摄影技巧。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介绍,供大家参考。 摄影是做减法,怎么减?方法很多,构图上的减法、色彩上的减法在拍残荷中是非常考验摄影者的能力。 2.选对时间 拍照对时间的选择很重要,有阳光的早晨和傍晚是最适合的,拍残荷也不例外,选择日出或日落前拍摄是很理想的。 此时光影柔和,阳光洒下水面能与主体呼应制造梦幻光影及剪影效果。 阳光在水面上留下的色彩与光影也是拍摄画面考虑的一部分 阳光在枝干上留下的明暗变化、光影轮廓在摄影人的眼里是最容易发现并掌握的。 3.黑白调的不同表现 残荷适合极简的摄影,如果想把画面拍得简单又有味道,那么可以尝试高调和暗调的表现方法。 ![]() ![]() 4.形态之美,耐心观察 很多人喜好拍残荷,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残荷形态变化十分丰富,不呆板,配合构图,变化万千。这就需要拍摄者善于发现这其中的变化。 ![]() 通过水面的倒影形成的对称构图,让画面变得有趣。 ![]() 点、线、面的巧妙结合,形成的画面构成 ![]() 残荷的拍摄时间很长,几乎整个秋冬季节都可以拍,不同的时间,残荷在消逝过程中有不同的形态。 ![]() ![]() 残荷的残也是一种美,看拍摄者对画面如何去把控和理解。 5.光与影,巧搭配 残荷的本身是比较单调的,如何把简单的东西拍得有趣,其中光影运用是需要多去考虑的。 ![]() 背景的水面光影效果对单调的画面起到了很好的反补。 ![]() ![]() 影子的方向与构图是需要精心考虑的,影子的本身在摄影中是非常有趣的。 6.思考,意境如何体现? 许多人对于残荷的喜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有寓意美,欲言又止,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如何表达自己的拍摄想法,这点很难说,但对画面的意境可以有一些方法和技巧。 ![]() ![]() ![]() 借助背景的虚实来表达某种关系…… 饱经沧桑的残荷,仿佛在经历一场凄美的蝶化,又似在孕育涅磐重生。盼望来年的夏荷叶更翠,花更艳,姿更俏,香更浓。 总结:拍好残荷,你就能拍好其他题材 喜好拍残荷,能拍好残荷的人,相信他们一定能拍好其他题材。因为残荷的拍摄是一个非常考验摄影全面技能的题材。不仅是对构图、拍摄技巧上的掌握,同时也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沉淀。所以,如果你喜好摄影,这个季节,大家可以去尝试一下对残荷拍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