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纵横比较中确定佳木斯人口方略

 王振岳 2016-11-30
在纵横比较中确定佳木斯人口方略

    为了科学地测定佳木斯人口状况在全国和全省人口发展中所处的位次,正确地评价十几年来在人口工作方面的实践经验,合理地制定今后五年和十年人口发展的方针和战略,本文现根据佳木斯市和黑龙江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资料,对佳木斯市人口状况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纵横分析和比较。
    一、佳木斯市与全国全省纵向比较分析
    佳木斯市是全国和全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佳木斯人口状况进行纵向比较,首先应从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比较中,衡量佳木斯市人口工作的成就和存在的差距。详见表一及其分析:

表一 1990年人口状况比较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佳 木 斯 市    黑 龙 江 省    全      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口出生率  ‰ 17、51 17、51 20、98
人口死亡率  ‰ 5、26 5、33 6、28
人口自然增长率  ‰ 12、26 12、18 14、70
流入流动人口占  % 5、64 5、23 2、70
流出流动人口占  % 1、30 2、10 2、70
出国人口占  % 0、01 0、01 0、02
城镇人口占  % 38、75 47、17 26、23
户均人口数  人 3、89 3、90 3、96
大学文化占  % 2、18 2、14 1、42
高中文化占  % 11、89 11、73 8、04
初中文化占  % 29、39 28、46 23、34
小学文化占  % 34、06 34、00 37、06
文盲半文盲占  % 10、27 10、87 15、88
————————————————————————————————————————

    1、人口自然变动比较
    (1)人口出生率。1990年佳木斯市为17、51 ‰,与全省持平,低于全国20、98‰的水平。
    (2)人口死亡率。1990年佳木斯市为5、26 ‰, 低于全省5、33 ‰和全国6、28‰的水平。
    (3)人口自然增长率。1990年佳木斯市为12、25 ‰,高于全省12、18 ‰水平,而低于全国14、70
‰水平。
    鉴于以上分析,佳木斯市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三项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出生率与省持平,人口死亡率低于全省水平,造成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属正常现象。这说明,佳木斯市在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增强人体素质方面,都取得可喜的成绩。
    2、人口流动状况比较
    本文所述人口流动,是指流入人口、流出人口和出国人口的流动。其中,流入流动人口是指常住本县市一年以上而户口在外县市、人住在本县市不满一年而离开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人住在本县市户口待定三部分人口。流出流动人口是指国内有常住户口而外出一年以上人口。出国人口是指出国工作学习的人口。
    (1)流入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90年佳木斯市为5、64 %,高于全国2、70 %(指在国内)和全省5、23%的水平。
    (2)流出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90年佳木斯市为1、30 %,低于全国2、70 %(指在国内)和全省2、10%的水平。
    (3)出国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90年佳木斯市为0、01 %,低于全国0、02 %,等于全省平均水平。
    由此可见,在佳木斯市流动人口中,流入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而流出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这说明,一方面,由于佳木斯地区经济在近十年中有了较大发展,对外地流动人口有一定的吸引力,大量人口流向佳木斯来。另一方面,流出流动人口和出国人口较少,使佳木斯成为人口净流入区。
    3、人口城市化程度比较
    从199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即人口城市化程度来看, 佳木斯市为38、75 %,高于全国26、23 %的水平,低于全省47、17%的水平。这说明,佳木斯市人口城市化程度高于全国,但位于全省平均水平以下。
    4、人口家庭规模比较
    按1990年每个家庭平均人口数量来比较,佳木斯市为3、89人,低于全省3、90人水平,也低于全国3、96人水平。这说明,佳木斯市处在世界性家庭规模趋于缩小的时代潮流中,是走在全国和全省前列的。
    5、人口文化构成比较
    (1)大学文化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90年佳木斯市为2、18 %,高于全国1、42 %和全省2、14%的水平。
    (2)高中文化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90年佳木斯市为11、89 %,高于全国8、04 %和全省11、73%的水平。
    (3)初中文化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90年佳木斯市为29、39 %,高于全国23、34 %和全省28、46%的水平。
    (4)小学文化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90年佳木斯市为34、06 %,低于全国37、06 %的水平,略高于全省34、00%的水平。
    (5)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90年佳木斯市为10、27 %,低于全国15、88和全省10、87 %的水平。
    以上分析可见,一方面,从佳木斯市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看,大学、高中、初中文化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佳木斯市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小学和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佳木斯市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佳木斯市人口文化素质在全国来说是处在平均水平之上的。另一方面,从佳木斯市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看,大学、高中、初中文化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佳木斯市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佳木斯市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小学文化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佳木斯市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说明,佳木斯市人口文化素质在全省来说是处中等水平的。
    二、佳木斯市与九个城市横向比较分析
    黑龙江省内,规模较大的城市有十个,其中,佳木斯、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四市是综合性工业城市;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市是煤矿城市;大庆市是石油城市;伊春市是林业城市。佳木斯市与其它九个城市相比,在人口现状和人口工作方面,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不少劣势。下面详见表二所列数据及其分析:
   
    表二 1990年十个城市人口状况比较表
—————————————————————————————————————————————
 项   目      佳木斯 哈尔滨 齐齐哈尔 牡丹江 鸡 西  鹤 岗  双鸭山  大 庆 七台河 伊 春
—————————————————————————————————————————————
总人口(万人)    185 421   590     283 115 107   80    102    78     95 
性别比(男)      106 105   105     105 105    104    106     105    109    103     
平均增长率 %      1、41  1、36   0、53   1、23  1、21  1、63  -0、05  3、75  3、39  1、19  
人数/平方公里 60 601   114     56     212    73     222     202    148    36
流出人口占% 1、3   1、4    2、7    0、9   0、6   0、7   1、1    0、4   1、6   0、7
出国人口数 148 1539    207     203    53     21     16      83     28     19
流入人口占%       5、64  5、29   3、65   7、29  6、24  10、48 10、61  10、28 18、48 8、00
户均人口数 3、9   4、0    3、9    3、9   3、8   3、7   3、8    3、6   3、5   3、6
人口出生率‰ 17、51 14、70 17、66  16、20 15、79  17、64 17、74  16、31 19、18 16、28
人口死亡率‰ 5、26  5、54  5、64   5、23  5、63   5、18  5、14   3、55  4、86  5、38
自然增长率‰ 12、25 9、6   12、04  10、97 10、16  12、46 12、60  12、76 14、32 10、90
大学文化占% 2、18  6、73  1、50   2、24  2、16   2、12  1、97   4、20  1、17  2、32
高中文化占% 11、89 16、31 10、44  14、23 13、30  14、39 12、99  19、34 9、87  16、98
初中文化占%       29、34 31、58 26、11  30、04 33、10  33、30 32、02  32、29 30、67 38、90
小学文化占% 34、06 26、41 36、61  30、85 29、41  27、17 30、27  25、18 32、49 20、39
文盲半文盲占%     10、27 7、28  11、96  10、25 10、92  11、11 11、32  8、49  11、21 10、60市镇人口占% 38、75 78、57 38、11  44、08 77、63  69、58 71、74  100    70、40 94、60
—————————————————————————————————————————————

    1、人口总数状况的比较
    (1)人口总数。1990年人口总数,按由高向低排列,其顺序是:齐、哈、佳、牡、鸡、鹤大、伊、双、七。其中,佳木斯市为285万人,略高于牡丹江283万人水平。两市人口规模相近,所处地理位置相邻,因此在许多项目上都有可比性。
    (2)人口增长。1982年到1990年,八年中总人口平均每年增长率,按由高向低排列,其顺序是:七、大、哈、鹤、佳、牡、鸡、伊、齐、双。其中,七台河高达3、39%;而双鸭山低达-0、05%,出现负增长;佳木斯为1、44%,高于牡丹江1、23%的水平。
    (3)人口性别比。1990年男女性别比(女为100),按由高向低排列,其顺序是:七、佳、双、哈、齐、牡、鸡、大、鹤、伊。其中,七台河高达109;伊春低达103,佳木斯市为106居第2位,,略高于牡丹江105的水平。    
    (4)人口密度。1990年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按由高向低排列,其顺序是:哈、双、大、鸡、七、齐、鹤、佳、牡、伊。其中,佳木斯为60人/平方公里,居第8位,略高于牡丹江56人/平方公里的水平。两市都低于全省75人/平方公里的水平,说明两市都属于地广人稀的地区。
    2、人口自然变动比较
    (1)人口出生率。1990年人口出生率,按由高向低排列,其顺序是:七、双、齐、鹤、佳、大、伊、牡、鸡、哈。其中,七台河高达19、18‰,哈尔滨低达14、70‰,佳木斯为17、51‰,居第5位,高于牡丹江16、20‰的水平。
    (2)人口死亡率。1990年人口死亡率,按由高向低排列,其顺序是:齐、鸡、大、哈、伊、佳、牡、鹤、双、七。其中,齐齐哈尔高达5、64‰,七台河低达4、86‰,佳木斯为5、26‰,居第6位,略高于牡丹江5、23‰的水平。
    (3)人口自然增长率。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按由高向低排列,其顺序是:七、大、双、鹤、佳、齐、牡、伊、鸡、哈。其中,七台河高达14、32‰,哈尔滨低达9、16‰,佳木斯为12、25‰,居第5位,高于牡丹江10、97‰的水平。
    3、人口机械变动比较
    人口机械变动,既包括人口的户口迁移,又包括离开原户口所在地的人口流动。因缺少人人口户口迁移的有关资料,现只对离开原户口所在地的国内流动人口及出国人口状况进行分析比较。
    (1)流入流动人口。1990年流入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按由高向低排列,其顺序是:七、鹤、双、大、伊、牡、鸡、佳、哈、齐。其中,七台河高达18、48%,齐齐哈尔低达3、65%,佳木斯为5、64%,居第8位,低于牡丹江7、29的水平。
    (2)流出流动人口。1990年流出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按由高向低排列,其顺序是:齐、七、哈、佳、双、牡、鹤、伊、鸡、大。其中,齐齐哈尔高达2、7%,大庆低达0、4%,佳木斯为1、3%,居第4位,高于牡丹江0、9%的水平。
    (3)出国人口。1990年出国人口,按由高向低排列,其顺序是:哈、牡、佳、齐、大、鸡、七、鹤、伊、双。其中,哈尔滨高达1539人,双鸭山低达16人;佳木斯为148人,居第3位,低于牡丹江203人的水平。
    4、人口社会变动比较
    (1)人口城市化程度。199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按由高向低排列,其顺序是:大、伊、哈、鸡、双、鹤、七、牡、佳、齐。其中,大庆高达100%,齐齐哈尔低达38%,佳木斯为38、75%,居第9位,低于牡丹江44、08的水平。
    (2)家庭人口规模。1990年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数,按由高向低排列,其顺序是:哈、齐、牡、佳、双、鸡、鹤、大、伊、七。其中,哈尔滨高达4、0人,七台河低达3、5人;佳木斯为3、9人,居第4位,与牡丹江和齐齐哈尔相等。
    (3)人口文化程度。1990年各种不同文化程度人口占占总人口比重,按由高向低排列,其顺序是:
    大学程度:哈、大、伊、牡、佳、鸡、鹤、双、七、齐。其中,哈尔滨高达6、73 %,齐齐哈尔低达1、5%;佳木斯为2、18%,居第5位,低于牡丹江2、24的水平。
    高中程度:大、伊、哈、鹤、牡、鸡、双、佳、齐、七。 其中,大庆高达19、34%,七台河低达9、87%;佳木斯为11、89%,居第8位,低于牡丹江14、23的水平。
    初中程度:伊、鹤、鸡、大、双、哈、七、牡、佳、齐。其中,伊春高达38、90%,齐齐哈尔低达26、11%;佳木斯为29、34%,居第8位,低于牡丹江30、04的水平。
    小学程度:齐、佳、七、牡、双、鸡、鹤、哈、大、伊。其中,齐齐哈尔高达36、61%,伊春低达20、39%;佳木斯为34、06%,居第2位,高于牡丹江30、85的水平。
    文盲半文盲:齐、双、七、鸹、鹤、鸡、伊、佳、牡、大、哈。其中,齐齐哈尔高达11、96%,哈尔滨低达20、39%;佳木斯为10、27%,居第7位,高于牡丹江10、25的水平。
    综上所述,佳木斯市人口状况与牡丹江等市相比较,在人口总数、人口增长、人口密度、人口性别比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地位;但是,在人口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的许多方面,却处于劣势地位,存在较大差距。例如,人口自然增长方面,出生率高于牡、哈、鸡、大、伊等市;死亡率高于牡、鹤、双、七等市,自然增长率高于牡、哈、齐、鸡、伊等市。又如,人口文化程度方面,大学、高中、初中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于牡、哈、大、伊等市;而小学、文盲半文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却高于牡、哈、大、伊等市。再如,国内流出人口高于牡丹江市,而出国工作学习人口却低于牡丹江市。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从人口与经济比较中制定我市人口战略
    人口发展战略是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人口发展状况;另一方面,人口数量和素质的发展状况又对经济发展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可见,制定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人口发展战略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们对佳木斯市人口发展战略提出下列构想:
    1、确定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人口年增长率
    1990年佳木斯市国民生产总值为472000万元,人口总数为2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25‰,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654元。今后十年,如果经济按市计委十年规划年平均增长率6、4%推测,到2000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可达到878000万元。如果人口按目前年平均增长率1、14%推测,到2000年总人口可达到319、5万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748元,折合743美元。如果按市计划口径计算,1990年佳木斯市国民生产总值为358000万元,人口总数为213、6万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676元。按以上方法侧算,到
2000年,佳木斯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80000万元,总人口为239、2万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842元,折合768美元。由此可见,要使我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小康水平,人口年增长率必须控制在1%左右。不然的话,所增长的国民生产总值都被新生或超生人口吃光。由于人口的增加将会导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下降,我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降低人口年增长率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性任务。
    2、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
    佳木斯市人口问题同全国和全省人口问题一样,就是人口数量过多而人口素质又较低的问题。解决这一人口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均生活水平。这是因为,一方面,只有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了,手工劳动才能被机器所代替,工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才能下降,人们的生育观念才能转变,由多生转变为少生、优生、优教。另一方面,只有生产力水平提高了,科学技术才能大大发展起来,人们的文化教育水平才能有所提高,人口的基本素质才能增强。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控制人口
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
    3、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十几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于控制我国及我市人口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把计划生育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各级领导要承担完成本地区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实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要严格贯彻落实有关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要把重点放在农村,要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要大力加强农村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工作,落实“五保”政策,办好敬老院,发展养老保险事业。
    4、加强对人口理论和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工作
    要解决好干部和群众对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紧密关系的认识问题,大力加强对人口理论和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工作,纠正人口盲目增长与经济增长不相适应的问题。要组织和协调广播、电视、报刊、教育、文化、出版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国情、市情教育,进行“人口、人均、忧患”意识的教育。采取一切宣传手段,广泛深入地做好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各级党校、团校、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5、建立健全人口管理和人口研究相结合的人口机构
    众所周知,我市的人口问题,己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对于人口的管理和研究,已成为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进行管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迄今为止,我市还没有一个人口管理和研究的正式领导机构和业务部门。现有的计划生育委员会,只限于对人口生育方面的管理和研究,它不能取代整个人口管理和人口研究工作机构。现有的临时机构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只限于它的使命即完成第四次人口普查任务。目前的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对全市人口的管理和研究,而且也很不利于对全市经济和社会的管理和研究。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的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成立市人口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同志任委员会主任(或领导小组组长);人口委员会下设两个办公室,一是计划生育办公室,二是人口办公室。
    (2)在现有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基础上,组建市人口办公室,由市人口委员会直接领导,成为对全市人口进行管理的常设机构。不仅负责每年进行一次的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和每隔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工作,而且负责日常的人口调查研究及人口计划制定和实施等工作,从而避免临时机构和临时思想而造成人、财、物的严重浪费,以利于工作的连续性。
    (3)在现有市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专家组基础上,组建市人口研究会和人口研究所。其中,人口研究会作为群众性学术组织,隶属于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人口研究所作为半实体性人口研究机构,可依托市人口办公室或市委党校,成为市委、市政府在人口研究方面的重要咨询机构。

    (此文发表于1991、7、16 人口普查资料分析1991年第七期,署名王振岳、张清源。又发表于1991、10、15 黑龙江省第四次人口普查科学讨论会,署名王振岳、张清源。中共佳木斯市委党校、佳木斯市人民政府人口普查办公室。获佳木斯市优秀调查研究成果二等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