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其实翻拍老照片,主要需解决相纸反光问题。网上所讲的各种方法,有说阴天室外翻拍的,也有说在室内从45度角度打出两个灯的说法。这些方法对于普通摄友而言,确实太麻烦,很多情况下,绝大部分人的硬件根本就不跟不上。那么有没有更简单可行、翻拍效果又非常不错的方法呢? 我的方法思路:尽可能在昏暗环境下翻拍,目的是最大程度减少相纸反光问题。 步骤: 1、白天在室内翻拍,门、窗都关好,窗帘也拉上,室内灯一定要关掉。一句话:室内环境比较昏暗 (跟干什么坏事似的:)),不要出现很强烈的光源。 2、拿出一个纸盒,或一堆书放在桌子上,将照片立在盒子或书的旁边。 3、将数码相机也放在桌子上,对准照片,自动对好焦,所取景的画面应稍大于原照片。有时为了取景需要,可能得在相机下面垫本书什么的,一定要使用硬皮书,目的是防止后面按下拍摄键后相机发生位移。 4、将数码相机设定为2秒延时拍摄(绝大部分数码相机都有这个选项),数码相机会自动计算所需曝光时间。然后按下拍摄键,再由数码相机自行完成曝光拍摄过程,就可得到数字化的照片。在此过程中,不要用手去动相机(将相机放在桌子上,就等于是为其安装了三角架)。一次效果不好,就多试几次。 5、将照片导出来,在PS中裁剪一下,再来一下“自动色调”命令。翻拍过程基本完工。后面的其他后期工作,已不是本帖所谈内容。 注意事项: 1、绝对不要使用闪光灯。如果可以手动的话,建议使用A档,ISO 100,光圈5.6左右,焦距为中焦段为好。因为室内光线昏暗,曝光时间可能需要数秒钟。 2、数码相机最好是带手动功能的DC,微单更好。如果用单反,主要是对着老照片取景时麻烦一点,反而是拖累。不嫌麻烦的话,上好架子,将单反调到一定高度后,照样可行。 3、翻拍过程中,最好不要穿白色衣服(白色反光得很厉害)。 经过多次实践后,我自己最近翻拍的一些照片,绝大部分很满意,可以说是成功率在98%以上。少部分照片,如果角度控制不好,仍会出现少许反光,但基本也可忽略不计。总之,这种翻拍方式简单可行,足以满足作为摄影爱好者的一般性翻拍需求。操作熟练后,能够快速翻拍出大量老照片,效果也很不错。
|
胶片数码化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本身喜欢相纸的质感,况且觉得说都用胶片机去创作了自然成品也要用比较原始的方式冲出来。尽管现在各种数码冲印机师傅乱调色的现象比较严重,但是相纸冲印后那光亮的色泽和质感是数码图片无法展现的,所以尽管有些肉痛但我还是坚持“老板娘,冲胶卷,好的晒!”。但是问题来了,胶卷钱30+冲费6+洗费30,简单的说基本上一卷下来要七十大元,而店扫质量坑爹居然也还要30元,这样下来基本上一卷要100块;而好点的扫描还要快递过去,缓慢不说很昂贵。怎么办呢?为了扫描胶片而买扫描仪在我看来更不可取,况且扫描仪的特性要求对于胶片和扫描仪要做到一尘不染毫无划痕,总而言之非常麻烦。于是剩下的方法就是胶片翻拍。但是之前实验的一些简易的翻拍效果并不好,还是要有一个翻拍器副助比较方便,但是尼康本身的翻拍器又要两三百大元,一样坑爹,所以我最后选择自制一个翻拍器。在这里插一句话,避免摄影穷三代的最好方法便是自制,而右岸的梅问题教学网上有很多很实用的教程,看了真是得感叹说右岸的兄弟们真能玩也真牛http://www./?cat=19 再次吼一句,求DIY同好啊! 自制翻拍器我用到的材料有:一个尼康口的微距接环,一个空的茶叶桶,一个50 1.8定,田宫的0.3mm模型板材,一个52mm转67mm转接环,还有AB胶,配合着560作光源。先从片框开始。先根据底片的大小做两个长框,然后做两个长条形做限位卡,以形成一个刚好容纳胶片的导轨。田宫的模型板材好用又实惠,最重要的是厚度明确,刚好可以卡住胶片而不逼得太紧以至于划伤。之前考虑过加点磁盘的无纺布做保护,结果找来找去没找到磁盘所以也没加,有剩余磁盘的兄弟可以自己试试。 然后把两个长框粘起来,这就是片框了。 然后是茶叶桶,刚好找到一个小于67mm大于55mm的红茶桶,敲掉底面,在桶的内壁用双面胶粘上黑色的卡纸以杜绝折射光,这点非常重要。 然后将桶粘在转接环上,以此和镜头进行连接。 然后取下桶盖上的塑料密封环,将密封环和片框站在一起。 ![]() ![]() 最后裁一块比片框要大的塑料片,用四个塑料块粘在片框的四个角上一隔离开片框和柔光板,防止柔光板上的灰尘出现在景深内。 ![]() ![]() 最后的组合照片请各位自行想象。 最后镜头接上微距接环,前面拧上翻拍器,对着恒定光源调整好焦距,开到RAW档(关键),白平衡开到2500K以去除红色基片的影响,然后缩小光圈到8,以提高成像的锐度。连接好闪光灯,约为六十分之一秒的快门,闪光灯上肥皂盒功率开到三十二分之一,放在翻拍器10厘米处,便可以翻拍了。 然后是拍好的照片的处理还是光影魔术手最好用~ 打开RAW文件以后感觉阴森森的很恐怖,而且反差很低,没关系。 ![]() 首先第一步严重白平衡矫正。 ![]() 然后效果,去雾镜,然后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Ctrl+I, 反色。效果就这么出来了。 ![]() 然后进行微调。首先是曲线,基本上是两头拉低中间拉高,如果有空的话还可以做一下HDR效果提高包容度,最大的发挥胶片的优势。 ![]() 然后是RGB色调,还有色相和饱和度,调整过后的照片已经非常相似于通过光学放大出来的效果了 ![]() 胶片翻拍就是这么简单,基本上裁剪以后文件有8M大,冲晒或者上网传图基本可以满足要求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