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海集》版本源流考

 秦王888 2016-11-30
秦观是北宋著名作家之一,于诗、文、词、赋旨擅长。他的作品多收入《淮海集》,由于蜚声文坛,故自宋、元、明、清以来。多次刊行,版刻不一。本文拟就《淮海集》的版本辨其同异。考其源流,以求教于海内外专家学者。

  《淮海集》版本源流考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吴  平

秦观是北宋著名作家之一,于诗、文、词、赋旨擅长。他的作品多收入《淮海集》,由于蜚声文坛,故自宋、元、明、清以来。多次刊行,版刻不一。本文拟就《淮海集》的版本辨其同异。考其源流,以求教于海内外专家学者。

秦观于宋元丰七(1085)年,自定其文集,名曰《淮海闲居集》,其自序曰"元丰七年冬,余将西赴京师,索文稿于囊中,得数百篇,辞鄙而悖于理者,辄删去之。其可存者,古律体诗百十有二,杂文四十有九,从游之诗附见者五十有六,分成217篇,次为十卷,号《淮海闲居集》云"①。《淮海闲居集》10卷本应是秦观著作的最早刊本,惜其不全,因而又有人加以增补。出现丁蜀刻本,原刊本已失传,保存至今的有宋宁宗(1195--1224)时刻本,为常熟铁琴铜剑楼所藏,后归北京图书馆,只存卷l至卷l8、卷27至卷34,版式行款与蜀大字本《苏文忠集》、《苏文定集》,《陈后山集》如出一辙,半版9行,每行字l5,白口,左右双栏,版心上鱼尾下题秦目,接下又记页数。卷一第一页下题"眉山文中刊"5字,第七页版心下有"南仁刊"3字,避宋讳至"廓"字为止,无疑为宋宁宗时刻本。

宋孝宗乾道九(1173)年,高邮军主管学事王定国、高邮军教授赵伯肤、高邮军学谕韩涛等人搜访秦观著作佚文,共得720篇,分为49卷,经校勘后刻版印行,半版l0行,每行21字,现藏日本内阁文库,列为国宝。

高邮军学刻本晚于最早的蜀刻本,(并非晚于铁琴铜剑楼所藏眉山文中刊本),且编者未曾见到蜀刻本,故有不少错讹之处。宋光宗绍熙三(1193)年,高邮军学教授谢雪以蜀刻本校,增65字,删24字,订正误字三百余,半版l0行。每行2l字至24字不等,白口,左右双栏,版心上记字数,下记刻工人名,有刘仁、刘志、刘明、刘文、刘宗、李宪、潘正、赵通等人,鱼尾下作秦×卷,宋讳敬、微、桓、构、慎、敦等缺末笔。此本残存第二至第ll卷、第40卷,后集第1至第4卷,现藏北京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藏有明覆宋本《准海集》,共四十九集,其中前集40卷,后集6卷,长短句3卷,中缺卷l6至21。半版10行,每行21宁,左右双栏,与乾道高邮学刻本大致相同。

  •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淮海集》曰:"《文献通考》别集类载《淮海集》30卷,又歌词类载《淮海集》1卷,《宋史》则作40卷。今本卷数与《宋史》相同,向多集6卷,长短句分为3卷,盖嘉靖中高邮张綖以黄瓒本及监本主为编次云"②。请人叶德辉也认为宋刻本无后集六卷。宋晁公《郡斋读书志》著录秦少游《淮海集》30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淮海集》l卷,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则据这二部书目著录。秦观作《淮海闲居文集》自序时。方36岁,所编卷数,不能成为定本。在其序后又有无名氏题记云:"右学士秦公元丰间自序耳,故存而不废,今又采抬遗文而增广之,合为40有6卷,大概见于后序,览者悉焉"③。可见蜀刻本为46卷,而宋乾道刻本、绍熙重修本均为49卷。《宋史艺文志》可能编载后集6卷,长短句则有可能因3卷而订为一册,很容易以为是1卷。

据《天禄琳琅书目》续卷十一所载,《淮海集》有元刊本,前集四十卷,后集六卷,无长短句3卷,一函八册。

  • 明初,《淮海集》有北监本,因岁久而漫漶不清。明弦治年间(1488--1505),山东巡抚黄瓒刻《淮海集》,据盛仪《重刻淮海集序》称:"板旧藏国子监,岁久漫漶,仪真黄雪洲中丞瓒一刻于山东"。此书只有前集40卷,后集6卷,无长短句,黑口,半版行10,每行21字。有人认为此本胜过其它明刊本,至今已下落不明。张綖认为山东刻本不全,指的是它无序跋、无长短句。

明嘉靖十一(1532)年,书商刘宗器刻《淮海集》于北京,只有前集40卷,后集6卷,无长短句,亦无序跋,后集卷六未有"嘉靖壬辰孟夏安正堂刊"标记,安正堂是刘宗器的堂号。此本现藏上海图书馆。

明嘉靖十八(1539)年,高邮州守张继以北监本岁久漫漶,山东刻本不全,遂参校二本,再刻于鄂州,有前集40卷,后集6卷,长短句3卷.40卷未刻有"后学张綖校正",白口,单栏,半版l2行,每行21字。《四部丛刊》集部据此本影印。《四部丛刊书录》谓此本"最为完善",事实上并非如此,铁琴铜剑楼主人瞿子雍曾将所藏宋刻本与张刻本相较。得其错讹l70余处。(见《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20)

张綖刻本问世不久,其雕版毁于火灾。嘉靖24(1545)年,高邮州守胡民表又求购张刻本,重加校正,捐俸复刻以传。前有黄吉士序、张綖序、盛仪序,后集有张绘序。全书依金、木、水、火、土排列。共五册,内容,篇目,卷次悉同张綖刻本。

明嘉靖三十七年(1658),汉中府重刊张綖刻本,半版十二行,每行二十一字,白口,单栏,版式、内容全仿张綖刻本,前有盛仪序,张綖序,目后有"嘉靖戊午汉中府重刊"一行。明嘉靖年间,有华州公署刻《淮海集》,今已佚。嘉靖44(1565)年,张光刻华州公署本,半版十行,每行21字,白口,左右单栏,上下双栏。前有张光序,称原集"刘之扬州",而后"不知谁氏好少游,复刻之华州公署。岁月既久,半逸之。兹郡侯汝阳口山张翁者,......取酒兄鹊山学士所考订少游集本,再示予,较讹补阙以传之"。

明万历46(1618)年,又有工部都水司郎中李之藻校刻《淮海集》,有前集四十卷,后集6卷,长短句3卷,白口,半版九行,每行21字,原题:"宋高邮秦观少游撰,明仁和李之藻振之校",卷端有校刊姓氏题衔,记校阅人颇详,主要有高邮知州王廷俊,邑人王应元、陈有典等。前有张綖序、盛仪序、姚镛序、李之藻序,王应元据《宋史》本传改写的郡志本传,其中姚镛序为他本较少刻入。李之藻刻本主要依据张綖刻本,并荟萃其它明刊本之长,编次成帙,流传较广,但卷帙互异,篇次多不齐整,亦不免有误。

明天启、崇祯年间,又有段之锦据李之藻刘本翻雕《淮海集》40卷,后集6卷.长短句3卷,半版9行、每行20字,原题:"宋高邮秦观少游著,明山阴徐谓天地评",前有许吉人序曰:"余郡徐文长抱昌世之才,其生平学不滥宗,书不罔读,而余于遗箧中,得其手批秦少游先生《淮海集》,丹铅错落。似不啻编之屡绝者,......武林段斐君者,博雅士也,笃好剞劂,久欲取是集而新之,毕搜善本,其谓阳钟瑞先,余辱在社末,遂以此本属之"。此书目录前有校阅姓氏,其中记载段斐君名之锦,为钟人杰外甥,卷内"校"字作"校",避明熹宗朱由校之讳,可以断定为明天启、崇祯年间刻本。卷端所载旧序中有李之藻,可知此本据李之藻刻本重刊。

明末还有邓章汉刊《淮海集》,现藏日本。日本《改订内阁文库汉籍分类目录》集部别集类著录:"《淮海集》,四○卷,《淮海后集》六卷,又长短句3卷,诗余l卷。宋秦观撰。明徐谓评(诗),邓章汉编,明末刊"。其内容与宋刻本大致相同,惟词调之下称题,为宋刻本所无,是据《草堂诗余》所加,又间有附注。其长短句3卷,一题《淮海居士后集》,与他本不同。诗余为邓章汉辑补,仍有挂漏,亦有他人之词误入,且本集已载之词,又复列入。

清康熙二十八(1689)年,高邮学正余恭、训导毛之鹏补荆《淮海集》,前有毛之鹏序,曰:"考其淮海前后二集,旧刻悉在邮学中,乃历年既久,兵燹多故,不惟前集残缺失次,而后集藏板,竟无有存者","会诸生中好古之士携其家藏旧本以补刻请",于是"较仇付梓,逾年告竣"。此本是据李之藻刻版,补刻前集的一部分和全部后集,并删去附收之词17首。

清乾隆三十二(1767)年。又有高邮州守何廷模补刊本,前有何廷梗序曰:"有所刻《淮海集》者,板藏学中,又皆残缺漫漶,不可复读。呜呼!世复有斯人也耶?无是人而有是集,犹可以少见其志。因与诸生吴全宏、陈观文,沈锋别求善本,补其缺失,付之梨枣"。可见此本是在康熙年间余恭补刻本的基础上再进行补刻。

清乾隆年间,《淮海集》收入《四库存书》集部别集类,据明张綖刻本手抄,半版行,行21字。《四库全书》集部词曲类又收入《淮海词》1卷,据明毛晋汲古阁本而略加订正。

清嘉庆十(1805)年,高邮补刻《淮海集》,高邮徐源《补刻淮海集跋》曰:"《淮海集》板,旧贮学库。乾隆丁亥,司学田公事贡生陈观文等,因岁久残缺,遵例出学田羡项,修刻完好,越38载矣。兹嘉庆乙丑,司事者杨光甲、高邦庆值仲秋上丁之祭,前一日来庙中视事,检及旧刻漫漶,遗失复至十板。光贤遗籍,不可任其久面愈失,应如前例,属司事出公项补刻之。适同学孙同铨、孙侃询有家藏替本,亦即属其校仇付梓"。

清道光十七(1837)年扬州府扬河通判王国佐请王敬之重新整理《淮海集》,并捐奉刊行。李之藻刻本虽然是四十九卷,但每卷多者二十余页,少者只二页,王敬之认为有遗脱,定非原书旧貌,不必与《宋史》所称四十卷相合,于是舍并前集十七卷,后集作2卷。长短句作l卷。前有《淮海先生谱》节要及补案,《重刊淮海文集条说》,后有补遗1卷,续补遗1卷。李之藻刻本中一诗同载前集、后集者,则删去重复。李之藻刻本中脱讹较多,王敬之则据胡民表刻本校其脱误,胡李二家刻本均有误者,则据文义改,仍存其旧文,间附案语于篇末。秦观诗有别于他家集中者,亦附注案语于篇末,可见这是《淮海集》版本中较好的一本,后收入《四部备要》。叶德辉认为:"道光十七年,高邮王敬之刻本合为l7卷,后集合为二卷,又补遗一卷,此则全非原刻卷帙,不能存古,不能信今,盖两失之矣"④。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清同治十二(1873)年秦元庆刻《淮海集》,称秦氏家塾刻本,有前集40卷,后集6卷,长短句三卷,附收邓章汉辑诗余一卷,主要是据段之锦刻本重刊,又从家谱中取秦瀛的《重编淮海先生年谱》及钱大听的校记,刊诸卷首,颇有参考价值。

秦观的词集,最早有宋乾道间(1166一1173)杭州刻《淮海居士长短句》3卷,近人叶恭绰将故宫博物院与吴湖帆各自所藏的残本,加上一些钞补页,影印出版。明张綖刻本、李之藻刻本,清黄仪校钞本、王敬之刻本、秦氏家塾刻本,都与宋刻《淮海居士长短句》同一版本系统,收录词77,所不同的是李之藻、段之锦、秦氏家塾三家刻本都附收词l7首,3首与正集所收重复,王敬之刻本合3卷为l卷,附收补遗词23首。另有明毛晋刻《准海词》l卷,收词87首,以上各本所传的77首,均放入、增出的10首,常注明"旧刻不载"、"时刻不载",大概是毛晋从其它书中辑失而来的。有人统计至1938年止,《准海词》的版本共有99种,本文着重论述《淮海集》的版本,至于《淮海词》的版木,只是举其要者。

①③《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二十

②《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十四

④《鄖园读书志》卷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