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听故事 一次一家老少四口,以“中国式的隔辈爱”带着个宝宝来看病。有拿挂号条的,有领着宝宝的,有拿水壶水果的,有拎着儿童滑板车的。四个大人鱼贯而入进了诊室,不知道的以为宝宝得了多么重的病呢。 可宝宝是蹦进诊室的,东看看,西瞧瞧,一点没看出有病的样子。孩子长得很壮实,虎头虎脑的。 没等妈妈开口,奶奶便说:“大夫,给我孙子好好看看,我谢谢您了。” 奶奶 爷爷则站在门口看着所有的“行头”,还不时地踮脚向里张望着。 爷爷 我问:“孩子几岁了,3岁?“ 孩妈妈回答:“还差2个月3岁。” 妈妈 “哪儿不舒服呀?”我问。 “腿痛、腿痛,我儿子老说腿痛。”孩爸爸抢着说。 爸爸 “什么时候开始的?” “记不清了,隔三差五的孩子就痛一次。”孩妈妈说,“昨天夜里痛得还哭了。大夫,不会有大事吧?” 妈妈 “白天痛吗?” “偶尔,大部分是夜里。”孩爸爸说。 爸爸 ![]() “具体哪儿痛?左腿右腿?大腿小腿、还是整个腿痛?” “他好像一会说左腿痛,一会说右腿痛,一会说是骨头痛,一会说是肉痛。”奶奶说。 ![]() 奶奶 ![]() “和运动有什么关系吗?” “没准,好像没啥关系。”爷爷在门口大声回答着。 ![]() 爷爷 ![]() 我问着,四个大人轮流着回答着,有时我都不知道对着谁问了。可孩子却在诊室里蹦来蹦去。 “来,让我看看。” 孩妈妈赶紧把儿子抱起来。 ![]() 妈妈 ![]() 我示意她把孩子裤腿撩起来。我仔细检查着,没有明确的压痛,也无红肿、无畸形。 根据孩子的体质(壮实、虎头虎脑)、年龄(3岁左右)、症状特点(间断疼痛、小腿痛、双腿)、检查所得(蹦着进来,无红无肿、无畸形、无压痛),本病应是小儿常见的“生长痛”。 过了很长时间,孩爸爸因腰痛来就诊,说起那次带孩子就诊。孩爸爸说:“找您看完后我们还是不放心,又去了几家医院,找了几个专家看,都说是生长痛,后来我们也就没管他,再后来孩子就不痛了。” ![]() 爸爸 Part2 专业提示 生长痛是指儿童小腿、膝关节周围的疼痛。 多因儿童生长过快、活动量过大、或相对营养不足(其实不是营养不足,是针对小儿生长过快而言)引起。 多为小腿疼痛,偶尔腹股沟处疼痛;多为骨痛或肌肉痛;夜间疼痛明显,也可白天疼痛;可单侧也可双侧;局部不红不肿。 一般无需治疗,注意减少运动,增加营养。若疼痛较重时,可以在局部做热敷、按摩。 下次《听故事学推拿071》下期跟大家分颈部摇法与头晕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