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匠心品牌 | 遇见小面高势能品牌打造的秘密,单日翻台33.8次,

 资源分享大叔 2016-12-01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小面应该是2014年最火的品类,餐友们也听过各种版本的,但今天子然君介绍一家不一样的小面。


从30平米的街边小店起家,几个月后拿到著名天使投资人顾东生和天图投资合伙人李康林的天使投资。2015年开出4家品牌店。


2015年12月27日,只有104平米,44个座位的万科里店做出了33.8次翻台,刷新了中国餐饮品牌在商业地产项目里的翻台记录。


遇见小面2014年6月由三个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的同学在广州创建,经营以重庆小面为主打的川渝风味面馆,其中创始人宋奇有着香港科技大学硕士的背景,并且有麦当劳、百胜等餐饮巨头的工作经历。成立18个月就获得了极大的品牌效应,以下为遇见小面创始人宋奇对小面品牌的看法。


三个合伙人+三个加速器+三个思维




一年前,我、苏旭翔和罗燕灵三个同学从外企辞职出来,身份变成一家只有30平米的街边小店的个体老板,我们选择做重庆小面完全是因为特别喜欢吃这个。


一年三个加速器,硬把400%的增速变成合理:


第一个加速器,我们是餐饮界为数不多的能在品牌雏形期,以一个30平米小店获得专业级投资人(天图资本合伙人李康林)投资的品牌。第一间品牌店就开在了广州的CBD珠江新城,在珠江新城的半年时间里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形成了品牌势能。


第二个加速器,是在天使投资人介绍下,我认识了一批华南地区餐饮高手,其中对我们帮助最大的是原真功夫后勤集团总经理陈琳。在他的鼎力协助下,我们阶段性的扫清了发展过程中采购、供应链、营建、人力等一切后勤难题,使我们能更专心的做产品、营运和品牌推广。


举个例子,12月27日万科里店创纪录那天,其实整个商场的商户谁也没预想生意会这么火爆,其他很多餐厅做到晚上6点就大面积断货了,8点就关门了。而我们从早到晚整

个营业时间都在排队,一直做到晚上10点商场关门,一天翻台33.8次,也没有出现断货。强大的后勤系统就是行军打仗的粮草,很多时候能否攻下城池不是取决于谁的武器更精良,

而是谁的粮草更充足。


第三个加速器,我们三位创始人靠一间小面馆,成功的“忽悠”了前麦当劳营运高管郑锐材加入,从第一间店就开始,就着手建立营运系统和人才培训系统,我们叫小面大学。同样在麦当劳工作过的我,深知麦当劳这两大系统是整个连锁餐饮行业的基石。



我接触了很多传统的餐饮老板,其中有些可爱的认为产品做到他们所谓的极致就打遍天下无敌手了;我也接触了很多新派跨界思维的餐饮新兵,不乏很多人天真的认为互联网思维可以瞬间颠覆行业,拯救人类。


我从不与他们争对错,事实就是他们很辛苦的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回头找我探讨他们做不起来的原因。我说只因为一点,你不懂顾客。你把你的需求,当成了消费者的需求。


有多少人会消费一碗68元的牛肉面,不管你一头牛能出几客;有多少人会为了你的情怀一次次买单,吃下坑爹的产品;又有多少人还会欣赏只是一个吃老本,十年没有进化的餐饮品牌。这三个问题就回答了顾客的需求,就是三好思想,好品质、好品味、好价格。我认为这是对当代消费者需求最直接、最精辟、最接地气的解读。


好点子都来自内部,品牌策划多是“大忽悠”



先讨论个问题,做产品和做品牌哪个更重要?换个说法,就是企业的生产力和销售力哪个更是核心竞争力?二十年前是生产力,因为那时候谁能把产品做出来谁就牛逼。


但是在当代,社会工商业如此之发达,能把高质量产品制造出来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武器,真正有价值的是谁能把质量差别不大的产品卖出去,而且能卖出高价格和高价值感,这就是销售力。


销售力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从这两年那些广告人、设计师、互联网人跨界做餐饮,把很多传统餐饮人搅得天翻地覆就看出来端倪了。


很多不擅长品牌打造的餐饮老板通常都采用最简单的方法做对策,找个品牌策划公司做包装。我不太赞同这样的做法,因为策划公司都不是深入的了解你的产品和品牌,通常会陷入一种极其商业化的思路,做出来的东西千篇一律。迎合了大众的普遍口味,但做不出品牌个性,别人记不住。

我们的品牌策划都是自己做的,例如我们的名字遇见小面,第一层寓意是,在广州,遇见一碗地道的重庆小面,第二层寓意是,在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遇见了小面遇见了自己的梦想。


接下来品牌口号跟上:“在广州,遇见小面”;“遇见小面,邂逅重庆”;“干溜小面,最地道的重庆吃法”,这都是从产品层面出发,“遇见小面,做好自己这一面”是从精神层面出发。


这些都是在长期的思考中建立的产品认知和品牌认知,唯有自己企业自己的人才能做得到的。指望着花个几十万找品牌策划来干这个活,通常都不靠谱。(这话说得赤裸裸了,砸了好多人饭碗)


从来不花一分钱做营销



坊间流传着一句吓人的话:伟大都是浪费出来的。我说等你钱多到没处花,再去浪费吧。对于大多数餐饮人,赚的都是辛苦钱,一个菜一个菜的炒出来,一碗面一碗面的做出来,花巨资做营销就像割肉一样心痛,所以在心态上是不适宜烧钱打品牌的。


做餐饮很难花世资做出像加多宝两个亿冠名中国好声音,韩后一天一百万包养小蛮腰,或者互联网公司补贴用户抢占市场这样的举动。对此,我的看法是打造品牌我们尽量烧脑,少烧钱。



我跟团队商量后决定,我们必须做一些不用花钱,又能达到很好传播效果的事情。对,不花钱还要把活干好,用这样一个高难度的思维方式,让别人根本无法模仿,才能让自己与众不同,独一无二。


所以别人写文章,我拍视频;别人说产品,我讲品牌故事;原则就是必须要跟别人不同,而且让大多数人难于跟进,品牌的烙印就十分鲜明了。


比如我们自导、自拍、自演、自剪、自发布的两个视频,遇见小面微视频第一季《我从这里开始》和遇见小面微视频第二季《做好自己这一面》,虽然看上去手法还有点山寨,但其实观众要的就是这种真实的感觉,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所以只是在我们个人的朋友圈转发了一下,就获得了50万的点击率。这就是自媒体时代,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获得如此之传播,我们这些初创品牌获得了以前根本不可想象的,与巨头平等的信息发布权。


这三种内容才会获得广泛传播



在当代有且只有三种内容会获得广泛的传播:


一是无节操有底线,如杜蕾斯,很多人也想学着这么干,干着干着就变成无节操无底线了,一下子就低俗了,自然也就进不了主流视野;


二是有情怀有温度,遇见小面就是这样的例子。真的是有很人看了我们的故事,从北京赶过来就为了来店里吃一碗面,和我拍张照片然后就走了;


三是深度而深刻,体现出专业性,“穹顶之下”就是代表。如果你的营销不靠任何一点,或者做着做着就偏了,那就要重新反思一下。


再举个例子,我偶尔有机会出去演讲。我就总在想讲什么受众爱听。我反复总结了很多次,就是不要讲干瘪理论,要讲故事加干货,用自己具体而生动的故事,抽象出有普适性的干货,这就是让台下听众不打瞌睡,不看手机,瞪大眼睛听你讲的不二法门。


你做到,你就懂品牌传播了!做到了,你就真正懂餐饮了!


遇见小面微视频第二季《做好自己这一面》



文/中国子然  图/资料收集

本文来源:餐饮O2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