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习圣教序,如何活学活用?

 竹间zj 2016-12-01

王铎 28 岁(1619)所书《吴养充墓表》,是目前他最早作品。作品文雅端庄,钟繇笔意为多,参以《集王圣教序》面貌。通篇学二王,应该是王铎早年习古的本来面目。从王铎的书法作品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他学习二王的功力。


据载王铎自述,他年十五即勤力于《集王圣教序》,他说 : 


“《圣教》之断者,余年十五,钻精习之。” 

“临之三年,字字毕肖。” 

王铎临习《集王圣教序》后,《为宁萝先生书圣教序句轴》是现今能见到的最早墨迹,这时王铎 34 岁。两件作品从临摹的角度看,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形神笔墨都可以于古人一较高低。从这里也可以作证王铎所云十五习《集王圣教序》为事实。


王铎对《集王圣教序》的感受,可以说唐以后无人胜之。王铎作品中很多模仿《集王圣教序》的作品,并且做到形神兼备。王铎还曾说:


“予书何足重,但从事此道数十年,皆本古人,不敢妄为。”

“书未宗晋,终入野道。”


王铎在《跋圣教序四则》中言:

“每遇烦惫一披瞩,辄有清气拂人,似游海外奇山,风恬浪定,天光水像,空荡无岸。”

可见王铎在《集王圣教序》中汲取了大量养分,让自己的审美得到了提升, 也足以看到王铎对羲之推崇之甚, 表现出师法 “二王”的自觉性。所以说,羲、献是王铎发自内心的推崇对象。王铎的笔法中得到了锤炼,逐渐确立了自己的风貌,在形似与神似之间创造出一种雄强的书风。这也为他日后书法的峥嵘风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王铎并非要求机械师古,而应当在古人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在《琅华馆帖册》末,王铎说:

“书不师古,便落野俗一路,如作诗文,有法而后合。所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也。如琴棋之有谱…善师古而不离古、不泥古。必臵古不言者,不过文其不学耳。”


在这里,王铎表明了自己对师古与创新辩证的认识。学书必须学古,但也要做到自己,在学书道路上要不断前进,要学习古人,更要懂得创新。


王铎长年累月的学习二王书法,甚至做到“如灯取影,不失毫发”,一直到从米芾书法中得到了启示:

“米芾书本羲、献,纵横飘忽,飞仙哉!深得《兰亭》法,不规规模拟,余为焚香寝卧其下。”


“不规规模拟”使王铎打开了二王书法宝库的新天地。如果王铎没有悟道创新的道理,书法史上恐怕就没有他这浓重的一笔了;王铎早年的作品,也只是一种模拟,而不是创作,只有融进了个人的风格,才是艺术。王铎中年行草的转折,正是以米芾为核心而上参唐人诸家的。在此基础上,王铎不断提炼自己,五十岁后自成一家。转益多师、临池不辍正是王铎取得成功的秘诀。王铎也通过自己的实践,印证了自己书学思想的合理性。

王铎在学习《集王圣教序》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给后人带来了重大影响,我们来看其中的两点:


一是要注意表现《圣教序》的艺术特征。《集王圣教序》是集字的作品,怀仁等下了大量苦工,使得集字的痕迹几乎难以看出,字与字之间也不缺乏流畅自然的韵味,有相当高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集王圣教序》最大的优点是其结构上的无懈可击,给人俊丽秀逸的感受,在作品气息上显得中和恬淡。王铎将这些特点发挥到了极致,他临写的圣教序在用笔、用墨、气息,笔画间照应自然,字势奇、正相互辉映,等各个方面都抓住了王字的神韵,看不出有什么雕饰。换言之,就是有庄严持重之仪,无粗野草率之习。

二是要注意理解《圣教序》的笔法。《集王圣教序》的笔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第一:确立了行书的法度规矩。唐代书法在“尚法”的理念下大放光彩,怀仁顺应这种趋向,集字时选择的王字也大多以平正为主,王铎在临摹时多见稳重,少见飞动从这方面看起来更加明显。

第二:以刀代笔,纤微克肖。王铎透过刀锋看笔锋,以方笔为主,辅之圆笔,给人果断肯定的感觉。


第三:突出特点,是起止果断,线条挺拔。王铎的作品起止笔画都很爽利,毫无犹豫迟疑之感。


第四:笔势舒缓,温文尔雅。王铎的作品在这个方面表现的也比较好,点画变化大,笔势趋于平缓,行笔的速度也较为一致,给人从容不迫之感。这些是临摹时要注意把握的问题,应避免板滞无神。


《集王圣教序》是石碑,并非墨迹,所以笔画经过刀的镌刻已经没有了毛笔线条的温润和流动感,反而显得滞涩有余。王铎在临摹时克服了这个问题还原墨迹原来的本色,避免了刻意模仿。否则很可能就会将王字写的呆板单一,落入宋代院体字的效果,那就得不偿失了。

另外还要观照结构的变化。怀仁在集字时有规范的取字标准,所以选着了大多数较规矩的字样,显而易见,这并非王羲之书法的原来面目。王羲之行书结构正奇相参,变化多端。在临摹时,我们应当向王羲之其他行书作为参考,细心体会《集王圣教序》的变化,不能只学其形式,要学其神采之处。


王铎临摹《集王圣教序》把握了王羲之书法的原貌,活学活用,章法做到纵有行,横无列,显得错落有致。并且在字的大小、姿态的变化调节行气以及通篇章法。另外,通篇的墨色变化上显得不够丰富,但这也更多的保留了原作的平和中庸的韵味,这一点在临写的时候要注意。

王铎在临古实践中使用各种方式, 实现了五十自化的学书之路。就是王铎的这种方式,在明代晚期张扬个性的时代提倡复古,也用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证明了古法的优越性, 到了清代的自化使得王铎的脚根稳稳地扎在中国书法历史的大地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