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人可谓诡计多端。在成功偷袭了珍珠港以后,又预谋进攻中途岛,这样既可将这颗“眼中钉”拔掉,又可诱出美军的航空母舰,将其一举歼灭,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不过,这一次日本人没有想到,他们确定的进攻中途岛的作战日期和计划的绝密电报,被美军情报部门破译了。这一回,血的教训教会了美国人该怎么办,于是,太平洋舰队紧急行动起来。为了打退日本人的进攻,太平洋舰队出动了它的几乎全部“家当”——3艘航空母舰、8艘巡洋舰、14艘驱逐舰和35艘潜艇。 美军指挥员尼米兹对此策划了太平洋舰队的基本作战设想。面对在兵力上处于绝对优势的日军舰队,尼米兹决心采取三个策略 一是要求美国航空母舰部队不在中途岛以西正面海域与日舰队交战,而发动侧翼伏击战,偷袭日军航空母舰部队。第16和第17航母舰队偷偷驶入北纬32度、西经173度的中途岛北约325海里处,准备偷袭预计在中途岛北面出现的日军航空母舰部队。 二是要求两支航空母舰舰队,用强大的消耗战术最有效地击沉日军的航空母舰,主要运用舰载机对日舰队的航空母舰进行偷袭,一定要避免与日舰队进行面对面的海战。在珊瑚海海战中,美海军已经利用这种先进的战术取得了重大的效果。 三是要求“在执行任务时……必须执行不冒险的原则。这个原则必须理解成:没有绝对把握使日舰队遭受比我方更大的伤亡,就必须躲避,免受舰队的打击。” 为了使参战部队彻底执行这三个策略,尼米兹向参战部队提出6个要求: 第一,必须在远距离发现并袭击敌人,阻止舰队航空母舰向中途岛发动空袭。中途岛守岛部队必须加强警戒,进行半径为700海里的空中侦察,保证对来犯日军舰队的早期预警,潜艇部队在中途岛以西150海里、300海里和700海里处设置3道警戒线。 第二、对日军航空母舰部队的空中打击,必须在其空袭中途岛以前发动。发现日航空母舰以后,首先由中途岛上的陆基轰炸机进行远距离轰炸,夏威夷群岛的轰炸机立即出发,参与空袭。 第三、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部队,在中途岛东北海面隐藏,接到中途岛的警戒飞机发来的敌情后,马上接近日舰队并偷袭日舰队的航空母舰。 第四、在中途岛西面担任警戒的潜艇,必须立即进攻。 第五、守岛部队必须与中途岛共存亡。 第六、重点坚守荷兰港至阿拉斯加之间的阵地,防止日军进攻阿留申群岛。 罗奇福特提供的情报,使尼米兹识破了山本五十六的“底牌”,制定了置日航空母舰于死地的作战计划。尽管美军在兵力对比上明显处于劣势,但有了破敌计划,胜利的天平开始倒向美国太平洋舰队。 1942,5月8日,从USS Yorktown (CV-5)上拍摄的Lexington。 |
|
来自: little-fox > 《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