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囤积的欲望变大了,我们的世界就变小了

 第1整理术 2020-10-21

武汉的整理师白露是《少儿语文报》的副总经理,同时也是一位整理收纳咨询师。她从2013年开始研究近藤麻理惠、近藤典子、佐藤可士和等人的整理术,随后,在不断上门实践中,探索适合中国人的整理法。

近日,她给第1整理术投稿,讲述自己对囤积症的观察和理解。本号之前已刊登过不少类似主题的文章。但这是第一篇以整理师视角聊囤积。喜欢白露老师娓娓道来的表述方式,非常推荐阅读她在文中提到的那些书。

11月15日,无锡的报纸报道了这样一个例子:《大娘不跳广场舞 竟然热爱捡旧货》。

主人公是一位50多岁的阿姨,她独居在8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因为爱捡垃圾,屋子被堆的满满当当,客厅里只留了一处极窄的过道,需要侧身才能通过;卧室里则完全没有落脚的地方,一张双人床上堆放了半人高的杂物。

这位阿姨每天得从这座“杂物山”上翻到另外半张床上睡觉。

有人说,囤积是种病。用Google搜“Compulsive hoarding”,会出现许多类似图片:




百度一下,也可以找到差不多的中国案例:《退休金过万却捡垃圾成瘾》《苏州一老人捡垃圾成瘾 屋子里清理出80吨垃圾》⋯⋯

囤积至少已经成为一类现象。

怎么分辨收藏还是囤积?

我担任整理师以来,亲眼目睹杂物成灾的例子也屡见不鲜,虽然没有到达上述捡垃圾的程度,有的家庭衣物泛滥成灾,有的屋里藏书堆积如山,有的因物品太多,不得不购买新房⋯⋯

是的,客户们认为,他们和那位阿姨不一样,因为他们收集的不是垃圾!

但有一点一样:当我们囤积东西的欲望变大时,属于我们的世界就变小了。


极简主义者、The Minimalists网站创始人约书亚的家

不想收拾东西,无非出于以下原因:

1.不愿抽时间收拾东西——拖延心理;

2. 声称自己一定要保存人生重要纪念品——怀旧情感;

3. 对收藏的狂热——收藏情结⋯⋯

很多人,在买买买和扔扔扔间,最难以分辨的是:自己的物品到底是正常拥有,还是囤积

一位整友询问我这个问题,她是马拉松爱好者,飞到各地去参赛,获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就,现在的家里有很多纪念品,她舍弃不下。通过学习整理知识后,她产生疑惑:这些物品难道应该全扔吗?

其实,德国的人类学家Werner Muensterberger给出过有关收藏的定义。我们可以了解到,一项活动要被定义为收藏起码要满足四个要求:

1.由一个以上的物品组成

2. 物品之间要有关联性

3. 通常都是由积极手段得来的

4. 物品被妥善陈列

其中,物品被妥善陈列,居然是分辨正当收藏和囤积行为的一大区别!

所以,如果家里的某一类物品数量过多,而且摆放杂乱无章,当心,这就是囤积的开始!

这道理就如同:观众走进一个陈列有序、物品整洁、灯光明亮的博物馆,会仔细欣赏每一件文物;如果博物馆里文物落满灰尘,堆放杂乱无章,观众的感觉可想而知。

囤积行为不等于囤积症


其实,人人都有囤积情结。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物品产生感情,会留存别人不会留存的东西。

但囤积行为并不等于囤积症。

囤积症意味着舍不得扔弃无用的东西,还无止境地专门收集各种废弃物。


英国囤积症患者理查德·华莱士

科利尔兄弟”一度成为囤积症的代替名词。1947年3月21日,警察在纽约市哈林区的一幢有3层楼的豪宅中,发现了被饿死的霍默·科利尔,3个星期后才又发现了他的哥哥——已经死亡的兰利·科利尔。纽约市的报纸大惊失色,纷纷以“垃圾宫殿”为主题报道,因为科利尔兄弟的别墅里密不透风,堆满了各种杂物,甚至还有婴儿骸骨。

你一定以为,兄弟俩穷苦出身,所以养成了囤积的习惯。错!他们出身于一个显赫富有的纽约家庭。父亲是名声显赫的妇产科医生,母亲是美貌的歌剧名伶。两兄弟都曾在名校深造。

(测试来自《囤积解密》作者:Phylli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