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等大咖是如何执笔的?(附图)

 图101 2016-12-01



节选自:庄天明《执笔的流变》

如何正确拿笔是每个初学书画人的必修课。历史上最会用笔的人非“书圣”、“画圣”莫属,他们是如何执笔的呢?南京博物院重点项目“中国历代执笔研究”正式完成,专家在数百幅古画中,整理出国人执笔的变迁。专家还发现,东晋的王羲之、唐代的吴道子可能玩的都是“二指禅”

汉朝人拿毛笔,如同攥着拳头。

以手指接触笔杆的数量来加以区分,如“二指”、“三指”、“四指”、“五指”,同时看无名指、小拇指是否悬空,又有单钩、双钩之分,如“二指单钩”,可谓变幻无穷。“中国历代执笔研究”项目负责人、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原所长庄天明在收集大量图像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历代执笔特征,发现各个时期,中国人拿笔的方式各不相同。比如以方正雄浑著称的汉隶,汉朝人在书写这种字体时,拿笔的方式颇为“粗线条”——笔头朝下,整个手掌握住笔杆,像攥着拳头,被称为“握管法”。

“以往汉朝人拿笔方法一直是个谜,做课题时,我们通过直接史料——汉代画像石上找到了当时人们拿笔的画面。”庄天明介绍,大量石刻表明“握管法”在东汉非常流行。比如山东临沂画像石上,仓颉执笔就是握管法。据此推测,当时为了使用与推广这种执笔方法,便将造字之祖的执笔方式亦想象与定格为握管之法,以示握管法为古统和正统。

三根手指拿毛笔最流行,二指最佳。

宋代刘松年所作《十八学士图》,执笔方式为二指单钩法

庄天明发现,晋唐至五代主要流行的是二指与三指单钩式的执笔方法;宋代虽以单钩式执笔为主,但双钩执笔法渐兴,至元代单钩法与双钩法已呈并行的趋势;明代虽仍采用单钩法,然主要流行的已是三指双钩式的执笔法;清代出现单钩、双钩、四指、回腕等执笔法多元并存的局面。

“在这漫长的一千多年里,中国人始终用两三根手指拿毛笔,清代才出现四指。”

庄天明介绍,全世界范围内最为普遍的方法是三指执笔法,即是以大拇指、食指与中指合执的方法,这也是现代我国硬笔书写采用的方法。但这种方式还不是最佳的。

大名鼎鼎的王羲之怎么拿笔?与他同时代的大画家顾恺之所绘的《斫琴图》中,人物执笔清楚显示为二指单钩;而宋代梁楷的《王右军书扇图》中王羲之的执笔方式也是二指单钩法。庄天明介绍,二指执笔法是一种以食指为主、以大拇指为辅的执笔方法,是一种最简单灵活的执笔方法。庄天明原先用三指法,练习二指单钩法数月后发现“笔不但不掉了,笔与指的敏感性与灵活性凸显出来。”

宋代梁楷《王右军书扇图》,执笔方式应为二指单钩法

【明】仇英《烈女图卷》﹙局部﹚

执笔方式为单钩法

【明】佚名  《千秋绝艳图》﹙局部﹚

此为绘画类执笔图像,执笔方式为双钩法。

【明】佚名《千秋绝艳图》﹙局部﹚

此为书法类执笔图像,执笔方式为双钩法

【清】无款《古代仕女行乐图卷》﹙局部﹚

此为绘画类执笔图像,执笔方式为双钩法

天我们五指拿笔有什么问题?

再将时光拉回到现在。很多人童年学习毛笔字的时候,都用的是“五指执笔法”,也就是五根手指都与笔杆接触。

庄天明研究发现,五指执笔历史很短,仅50多年。他认为,是近现代配有五指执笔图像的书法基础教材的陆续发行;同时,人们写毛笔字由悬腕书写改成腕臂枕桌书写,五指法才成为了主流。

庄天明认为,普遍流行于现代的五指执笔法,其缺点尤为明显。“简言之就是复杂而繁难,死板而不方便。”他表示,现在教孩子们学习书法,应该尽早放弃五指法,相对于虽然效果最佳,但难度最大的二指法,教给孩子三指法比较合适。

       

二或三指法([北齐]杨子华《校书图》局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东汉】  《主簿图》﹙部分﹚ 壁画  河北望都县1号汉墓


【西晋】  《双坐对书瓷俑》  永宁二年  1958年于湖南长沙出土

图中人物以汉代多见的握管法执笔,可见时至西晋握管法尚存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 (局部)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

王羲之的二指单钩法[东晋]顾恺之《斫琴图》

【唐】  《送子天王图》 (局部)    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馆藏

此为书法类的执笔图像。图中文官大拇指与食指执笔,中指、无名指与小指相互抵拒,兼助食指而不拈笔杆,为典型的二指单钩(单苞)式执笔法

【晚唐】  《说法图》﹙部分﹚ 敦煌壁画  大英博物馆藏

图中菩萨及弟子部分用握管式法执笔,

或可看作汉代流行的握管法之遗风

【五代】  阮郜  《阆苑女仙图》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仙女大拇指与食指执笔,中指、无名指与小指皆不拈笔杆,为典型的二指单钩(单苞)式执笔法

【五代】  《地藏十王图》﹙局部﹚  敦煌遗画   (英)大英博物馆藏

图中执笔者大拇指与食指执笔,为典型的二指单钩之法。左手大拇指与食指正在整理笔毫。

【北宋】  佚名   《猴侍水星图》(部分)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图中执笔者大拇指与食指执笔明显,中指是否抵笔难辨。笔者推测二指单钩法之可能较大

【北宋】  李公麟﹙传﹚《西园雅集图卷》﹙部分﹚  中贸圣嘉拍卖公司2002年秋拍作品

图中绘有苏东坡、米元章等人的执笔图像,细加分析,可确定为单钩之法式,但二指单钩与三指单钩不易确定

《西园雅集图卷》局部之一  苏东坡执笔

似为三指单钩法

《西园雅集图卷》局部之二  米元章执笔

似为三指单钩法

【宋】  佚名(原题贯休)  《罗汉写经图》(部分)  《中国画》1985第3期

此为典型的二指单钩式执笔法

【南宋】  周季常  《应身观音》(部分)  ﹙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此应为二指单钩式执笔法

【宋】  刘松年  《撵茶图》(部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应为二指单钩式执笔法

【宋】无款  著色人物(王羲之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像虽不够清晰,然不难确定其为二指单钩式执笔法

【明】  《伏羲像》   明刻《历代帝贤像》

此图中伏羲大拇指与食指执笔,中指、无名指与小指闲置不拈笔杆,为典型的二指单钩(单苞)式执笔法

【明】  《王羲之像》   明刻《历代帝贤像》

此图中书圣大拇指与食指、中指执笔,无名指与小指弯曲不拈笔杆,为典型的三指双钩式执笔法

【明】杜堇《十八学士图》 (局部)

此图中两位学士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执笔,无名指与小指一般不拈笔杆(根据明代执笔的总体情况分析),所以判为三指双钩式的执笔法


【清】  无款  《乾隆帝写字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不但是有作为的皇上,同时特别爱好书法,天下名景名迹留有他很多的题词与手迹。所以,作为皇上与书家,他的执笔是很有代表性的。从这幅作品可知,乾隆的执笔应该属于三指单钩之法。

【清】  郎世宁  《乾隆皇帝朝服像》﹙部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此幅作品中的执笔与上不同,显然属于三指双钩之法


【清】佚名《玄烨便服写字像》﹙部分﹚

此执笔方法为三指双钩法

罗振玉执笔

著名的考古学家、金石学家罗振玉(1866-1940年)执笔腕臂不离桌面,应为掌竖式五指执笔法。

于右任执笔

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1879-1964)执笔姿势应为现代流行的五指执笔法。

 启功执笔

启功先生生前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西泠印社社长。这些在业界显赫的地位,可见其在执笔研究上的重要性。启老在执笔上很像沈尹黙,嘴上虽提倡五指执笔法,自己写字时往往采用二指双钩之法。从书法吧《启功先生的执笔》选取的这两个图像中,可看清楚其无名指与小指在执笔中并未粘贴笔杆,起“导、送”的作用。

林散之执笔

林散之是一代书法大家,被誉为当代“草圣”。其晚年执笔即采用与现代硬笔执法一般的、传统的三指单钩法。

【民国】  《五指执笔照片》  《科学书法》插图

这是民国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科学书法》﹙陈公哲著﹚插图,执笔姿势強调“名指爪下肉拒笔向外”,“小指依傍名指”,为五指执笔法之典型。该书当时影响不小,《书法精论》作者丁文隽对其很推重。

【现代】  《五字法执笔图》

这是沈尹黙撰《标准习字帖》中的执笔示范图,强调“擫、押、钩、格、抵”五字之诀,即现代普遍流行的五指执笔法式。

所以说,拿笔的姿势这么重要,那么到底该如何正确的执笔,写一手漂亮字呢? 这件事儿必须从小抓起啊!北京汉盛教育科技公司设计的这款肌肉记忆生成器,就能解决写字姿势不对、字不好看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