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在浦东,用10年建成一座艺术中心,完成了怎样的期待?

 cxag 2016-12-01

在浦东,

有一块区域,


有质感很好的小区和怡人的社区环境,

有高端办公楼和酒店,

有湖光山色的公园和高尔夫球场,

有设施环境一流的国际学校



有一座酝酿十年的“文化使者”,
试图将文化艺术气质注入这片全新的城,
为城中市民增添文化生活的精彩。


历时十年,波折重重

1990年,浦东开放,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等7个区域随之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针对每个功能区承载的居住、工作、文化等不同主题,逐步展开规划。对于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所在的片区,政府希望将其打造成外高桥的中心商务区,包括商务办公、酒店、商业中心、会议中心等等。


|总体规划平面


2006年7月,项目开发商----”新市政(NEW TOWN)”开展了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项目的国际招投标。(该甲方属于一级土地开发商,同时规划了整个森兰外高桥板块。)在之前的碧云国际项目中,天华展示出在新城建设领域的规划设计实力,从而得到了此次投标的机会,随后天华与另外两家国际事务所同台竞标,最终以超前的表现形式和设计理念中标。 


建筑师有意将具有展览功能的盒子悬挑抬起,展览厅盒子上的竖条象征集装箱的竖挺。盒子外面有玻璃肋围合的外廊空间,可与周边环境互动,眺望远处的轻轨,形成视线上的互动。轻轨上的人,可以由远及近看到这个“盒子”,对这个片区形成“初识”的印象。

项目顺利进行到2009年,结构主体已经完工,却遭遇浦东政府取消“外高桥功能区“的行政区划,加上预算不足等原因,导致投资主体数次更换,项目面临停工。但在此过程中,天华仍向不同的主体汇报数次项目进展,直至五年后,项目才得以重新启动。



文化建筑与场域的气质冲突


上海市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项目位于外高桥新市镇中心位置,东靠张杨北路,北距洲海路不过百米,并紧临轨道交通六号线洲海路站点。所以建筑位于城市边缘,属于城市新区开发的一部分,片区基地原为农田,周边城市肌理几乎空白项目紧靠外高桥保税区,距离外高桥港口码头直线距离6公里,而作为以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先进制造业等为定位的外高桥保税区的延伸,片区周边的工业气息浓郁。


所以,面对几乎为零的历史承袭与文化积淀,建筑师应该如何回应一座文化建筑与城市气质的冲突?



2006年,政府利用片区的多个水系、公园等良好的绿色生态条件,完成了14万平方公里规模的森兰新市政规划,这个片区具有发展居住板块的强大潜力。(事实证明,现今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周边住宅已高度发展,板块的潜力在不断凸显,南面为天华设计的森兰壹公馆。)业主希望打造一个包含文艺演出、会议、报告、影视放映、文化、科普、艺术展览、图书阅览、群众文化活动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中心,来激活这个区域未来的发展。



 为解决文化建筑与场域的气质冲突,天华主持设计的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兼具以下优势:

建筑师以简洁洗练的手法,体现出文化艺术中心海港风貌的建筑特点。该项目的场域性是毗邻外高桥的保税区,于是天华团队以红色集装箱为概念,呼应港口货运的文化符号。建筑以港口所特有的“集装箱堆叠”为意向,建筑主体似满载集装箱的船,上面的点点凹槽似浪花飞溅。这与码头文化及自贸区的开拓精神相吻合,也呈现出区域的国际门户形象。



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不是一个代表权威的建筑,而是真正考虑了服务人群的实用性,天华一直站在群众尺度考虑设计问题,最终也最大化避免了大型场馆的浪费。



例如当时有人曾提出剧场可做成1200座甚至更多,但此项目定位不同于上海大剧院、东方文化中心等城市中心的大型演艺中心、观演建筑,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的表演功能是为了服务功能区范围内的居民生活和企业展示等需求,因此不需要太过专业的后台、舞台、侧台及巨大铺张的观演空间。在和甲方、政府等方商榷后,最终决定观演厅不多于1000座、不设后台、且只有一半侧台,在节省资源的同时做出了层层退台,以实现专业的舞台仪式感。这样的设计可以全面服务功能区范围内群众的日常汇演以及企业、学校等各类活动,使建筑成为这个区域城市文化生活的“代表性容器”。 



在保证建筑节能的同时,建筑师运用玻璃和金属材质表达建筑体量之间的对比,强化了建筑造型的视觉冲击力。通过层次丰富的室内外空间演绎,为该区域的城市生活带来更多可能性。




建筑形态表达上,巨大的玻璃体量由主体基座悬挑而出,犹如巨轮出海,气势磅礴,充分体现出具有海港风貌特色的设计构想。


立面设计也着重考虑了建筑夜景效果,运用漫反射灯箱,灯带,灯光喷泉等形式与建筑配合,使文化中心在夜间也能同样成为区域的地标建筑。




建筑设计通过对平面功能的合理布局及简洁体量的多样组合,塑造了从室内到室外多层次、立体化的丰富空间形态。




建筑功能依据动静分区及景观利用最大化的原则进行排布。剧场、图书馆、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服务群众的功能空间,均可由广场经室外大台阶直接进入。各功能之间相对独立,避免了不同属性分区之间的干扰;同时,通过流动的室外公共空间及垂直交通体的联系,各分区间又互为联动,有效地共享了各部分资源。


因保税区有很多物流企业,所以设置展厅兼顾企业展览功能;项目设置有三个入口分别服务不同功能用房,观演人群出剧场进入大厅可以马上疏散到一楼以确保疏散安全,相较于把观演出入口设置在楼上的方案,天华在人流组织方面做了更多考虑。
 

由一层主入口进入剧场:以群众性文艺演出、大型会议为主,兼顾电影放映




由广场经下沉式庭院进入两个话剧厅


由广场经室外大台阶可直接进入二层主入口,内部是一个通高三层的大堂


经过大堂,可以来到位于二层配套有多媒体中心的阅览室,这一层将儿童和成人的活动组织在一起,亲子乐园的大飘窗是这个空间的独特标志。




图书馆、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设于剧场主体左侧的二、三层


四层空间延伸出内外结合的屋顶平台空间

艺术展示厅和企业家俱乐部位于五层的“玻璃盒子”中




同时,设计师最初设计时就留下了空间改造的余地,将很多功能整合在一起,每个功能面积不大,各区域功能可以互换。


|排练厅&化妆间 


例如,没有演出的时候,通高两层的排练大厅可以变成室内羽毛球场;展览大厅的大空间可以作为办公的一部分使用。这些空间都可以进行分割,以对应未来的变化。再比如,关于影院的设计,甲方最初要求设置三个厅,天华提出应该需要更多,最终设计4个小厅成为可变的空间,以应对时间推移中的需求变化。最终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成为合理利用大空间、不浪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案例。


上海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是天华设计的最早的文化艺术类建筑,并且是全程设计把控的作品。今年,天华人终于迎来了他的落成,转瞬却已十年,这其中的心路历程无法用言语描述。持续的付出、努力和坚持,在这一刻终于幻化为甘甜,在这个行业下行的寒冬,坚定了我们的信念和希望。


信息来源:天华呼啦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