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民俗学会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 · 中国民俗学网

 耕田书馆 2016-12-01
 

中国民俗学会代表团在会议现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会议中心召开。

  由朝戈金、江帆、杨利慧、安德明、萧放、康丽、彭牧、周福岩、李刚、荆淑坤等10位学者组成的中国民俗学会代表团,于27日参加了先期召开的第五届非政府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5th ICH NGO Forum Symposium)。今年的论坛主题是“非政府组织在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方面所面临的挑战”(Challenges for NGOs in the promotion of ICH values)。各国非政府组织的代表百余人与会,中国民俗学会代表团作为经认证的非政府组织,参与了论坛讨论,与各国代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并积极参加了常会期间穿插进行的NGO的各种会议活动。

  27日下午,中国民俗学会代表团受邀参加了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特肖梅(Mulatu Teshome)主持的第11届常会开幕式,并观看了埃塞俄比亚民间艺术家精彩的表演。从28日开始,常会进入各项议程的审议,通过了各缔约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履约和现状报告以及审查机构2016年度工作报告。中国民俗学会评审团队作为非政府组织,也是审查机构12家成员之一,从去年开始承担任期三年的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审工作。2016年参与评审了50个申报项目的评审工作,其中急需保护项目6项(1项同时申请国际援助),代表作项目37项(其中中国项目回避),优秀实践项目7项。从29日开始,会议进入各申报项目的逐项审议阶段。

  11月30日下午17点30分(当地时间12点30分)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已增至39项。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1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优秀实践名册》1项。中国民俗学会是“二十四节气”项目的申报主体之一,长期从事相关文献、传统知识及民俗实践的保存和研究工作,积极参与了该项目申报文本的撰写、修订和申报片的编辑工作,并将为该遗产项目的保护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承担起专业学会的责任。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