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杨丽萍做过艺术设计的他,在苍山洱海建了一个家,每一件陈设都惊艳了时光

 昵称J0kg9 2016-12-01



春暖花开的生活艺术。

……


- 大理 · 洱边风-



说真的,有时候我真的羡慕飞鸟,自由飞行在洱海的上空,安静地盘旋。所以,每当我面对着洱海的时候,所有烦心事也都消散如烟了。




15年前,自驾来到了双廊,原本只想走马观花看一下,但是一走进这里,就再也迈不开腿了。


开客栈想法始于2010年,在城市打拼了整整20年,就觉得好像差不该过点简单的生活了。未曾想到的是,只用了3年的时间,这个愿望就得以实现。


经营洱海边这家名为“洱边风”的民宿,成了我现在的生活。



洱边风的民宿就开在我梦寐以求的洱海边,推开窗就能看到洱海的翻滚如潮的云




我叫王晓亮,大家都喊我“亮哥”,是杨丽萍设计公司艺术总监。


20年前,作为一个地道东北汉子,我却选择了南下创业,来到了广州做设计。初来乍到,他乡的闯荡远没有预想中的顺利。


刚开始,对设计也只是在一个懵懂状态,幸好那时肯吃苦爱专研,慢慢变的熟门熟路了起来。渐渐的在设计圈也有了一点小名气。


加上喜欢交朋友,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杨丽萍老师就是其中之一。



2012年,第一次去到杨丽萍老师位于太阳宫的家,一下子就被眼前的陈设紧紧抓住了。


粗重的原木长桌,红绿相间的绣花椅子,古香古色的烛台......一切都像艺术品,但又亲切得叫人想要触摸。



这里的碗、杯子、花瓶......每一个物件都没有品牌,大多是杨老师从民间手艺人那里淘来的,透着一股原生态的美。



也因为这次见面,我和杨老师一拍即合,随后一起创立了一个全新的家居品牌。


“你说这个设计是用红木好,还是白木好?”

“这地方我觉得要弦切,不能横切的。”

.......


2014年,花费了2个月的时间,什么都不干,就每天去家具厂跟开发的人聊天、提建议。




因为对自己设计的家具要求很高,所以推出的作品都很慢。


不刻意追求流行,每一款都是生活里最常用的东西,都有着自己艺术的韵味。




从服装到家居,再到自己的民宿酒店,生活里很多自然的东西本身就很美,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呈现出来就够了。




大学毕业到下海经商,辗转快20年。烦杂的城市生活、没日没夜的事业,真的要跟它们说再见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其逆流而上,不如随波逐流,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嘛。


2012年,我决定放弃城市的生活,放下那没日没夜的事业,来到双廊来听夜里风的低语,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




从看到“洱边风”的老房子到最终租下来,只用了60天的时间。


我们找到了本地白族设计师八旬,请他把“洱边风”完全融入当地的白族文化,推开门,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


俯瞰“洱边风”


一走进洱边风的大门,

一方小小的天井制成水景,

鱼儿在池中游弋,

四周绿意盎然。


大厅,

是客人对酒店的第一印象。

空间大而又舒适,

一边是落地玻璃,

外面一窗洱海直扑胸怀。



预留更多的公共空间,

让客人有多一点休息的地方,

可以坐下来读书喝茶聊天,

认识不同的朋友。



客厅是混搭的家居风格,

色彩大胆跳跃,

放置一些欧洲的古典家具,

同时再摆放尽量多的绿植,

让整个空间充满生机。



整体的家居陈列,还是受到杨丽萍老师的很多影响,这里的每一个挂饰,桌面物件,很多都是我们在世界各地旅行中淘回来的。


我们希望洱边风的家居回到最本真的状态。




一眼看上去五颜六色的,心中顿时有种欢快,仿佛心情也跟着颜色明媚起来。


乱中有美的次序,让你不管坐在哪一个角落,都有美的惊喜。




大厅的一侧还有一个超大的厨房,每天早晨我们会为客人提供当地的特色早餐,热牛奶,小馒头 ...... 给你的一天提供满满的元气。


当然你也可以在这里大显身手,为朋友们做一顿丰盛大餐。


洱边风的超大厨房,各种烹饪厨具兼备


美酒佳肴,就差你了


“洱边风”共有7个房间,

汉文化、地中海、欧式.....

多种多样的装修风格,

你尽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



洱边风观海大床房


每一间房的床罩都是独有的,

有白族扎染,印度手工编织、

亦或是绣花的。


屋内还准备了一个泡澡的大浴缸,

边泡澡边欣赏天空和洱海,

再浪漫不过。



从软装到饰品,

全部用简单又家常的方式,

因为温暖,进到酒店里,

人们都不愿意出去了。


在这里哪怕只是发发呆,

把生活紧绷的弦,

慢慢放松到最慵懒的状态。

阳光温热,洱海正蓝,

一切烦恼也就释然了。





在双廊,我的一天是从背着篓子去买菜开始的。


这里的原住民早早就起床打渔,回来后就在路边卖起自己种的瓜果蔬菜。


每天来来往往,其乐融融,这种情景在别的地方很难遇到。




卖菜的老奶奶已经快七十了,见到我还是会喊一句“亮哥”,“这个多拿点,那个不要钱”,然后往我的篓子里塞好多蔬菜。



买菜回来做做饭,
然后一家人在一起,
又有朋友远道而来,
与他们谈天说地。



看到这样的场面时,就觉得其实生活可以很简单,只是让我们过的复杂了


跑过国内外很多地方,像双廊这样的一个地方不是很多,我几乎没有见过,所以这的生活方式是吸引我留下来的最大的理由。


我希望通过众筹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像我一样来到这里,体验到这里的生活。




希望每个远道而来的人,

都能够把最美好的时光,

留在这里。


生活的每一刻都是艺术

王晓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