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街区展】回望小白楼(九)——大水中的小白楼

 天津实诚人 2016-12-01


文图整理 | 自然




上图:大水中的平安影院(后来改为音乐厅)及在建的维格多利餐厅(今起士林)。 (抱一 提供)


  天津位于海河流域下游,历史上水患多发,从明末至今均有治水记录,人工开挖了众多的减河、引河、新河,以缓解上游来水对天津的压力,如:金钟河、新开河、马厂减河、独流减河、潮白新河、永定新河、永金引河等。 



上图:1939年大水中的共济会天津大楼 (云飞 提供)

  
  天津老城建于相对比较高的地势上,历来少有水患侵扰。但南市及租界地区位于低洼地带,原本即是沼泽水淀,因此1917年及1939年的两次大水对天津新兴城区造成巨大灾难,损失严重。 


延伸阅读:以下内容来源于本平台


1939年天津地区水灾档案

发生时间:

  1939年7-9月。

受灾情况:

  市区受灾面积占总面积的78%,约1970.65万平方米,财产损失均6亿元(当时货币),被淹户数178525户,被淹人口806117人,流津人口73860人,倒塌房屋14218户。


现场照片实录


上图:六里台水灾之状况照片(1939年水灾)


上图:当年水灾(今和平路)照片(1939年水灾)


上图:渤海大楼下水情照片(1939年水灾)


上图:南市建物大街水情照片(1939年水灾)


上图:南市水情照片(1939年水灾)


上图:南市永安大街水情照片(1939年水灾)



上图:劝业场附近水情照片(1939年水灾)


上图:水灾时的耀华中学东南角照片(1939年水灾)


上图:受灾老百姓难民照片(1939年水灾)


上图:西马路难民照片(1939年水灾)


上图:西南城角水情照片(1939年水灾)


上图:洪水冲破的堤岸处照片(1939年水灾)


上图:水灾情况照片(1939年水灾)


上图:天津英租界伦敦道(今成都道)水灾照片(1939年水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