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昌藏着个“小广州”,青石老街韵味悠长

 罗行健强不息 2016-12-02

“因你而起的一泓喜悲,权当年轻留个纪念...”

耳边的音乐将复杂的我送回了纯粹的坪石

仿佛一切都是靠记忆而存在的。

重新踏上坪石这片热土,感慨万千。

那些没有被看到的,没有被说起的,

才是坪石这座城市最重要的构成!


恰逢游子归,必回魂牵处。


坪石老街,

是我扎根的地方,这里有太多太多值得倾诉的故事,

仿佛街道上的一块青石板砖,

街尾小摊老板竹篮底下的一块糍粑,

都值得说上一天一夜。


曾经楼兰/摄

      这里位于坪石镇以北4公里,鳞次栉比的古屋依山傍水的伫立着,像等待征人归来的长者,深邃且深沉,从南到北不过一千五百米。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

翻阅着长一千五百米,

深藏在记忆里的坪石画卷。



      从街头穿入,就像穿越了一道时空之门,

街道两旁的古民居、商行店铺仍保留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闭上眼睛,昔日繁荣昌盛的点点滴滴似乎历历在目,

街口的稚童还在兴致勃勃的拍着“公仔纸”,

玩得正不亦乐乎,路中人来人往,

叫卖闲聊声不绝于耳。



道路两边,清一色的灰瓦、青石板砖,

就像时间遗留下的宝藏,

如果现在时值盛夏,

脱去戎重的鞋子,赤足站在上面,

深嗅一口清新的空灵,

一定是件赏心悦目的美事。


二层木质结构的古屋,流线式护栏,

方格子木窗,高墙翘檐,

古香古色的街道,

锈迹斑斑的锁,锁住的是童年的回忆,

从门缝往里看,

能看到小时候的自己吗?


   在久远的时光中,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的坪石老街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南北货物均在此接驳转载,鼎盛时期,这里曾有商铺、盐埠、钱庄、当铺等大小作坊800多间,各地商业会馆20多家,码头20多个,停泊过夜的船只常达数百艘之多,足以想见当年的繁忙景象。直到1935年粤汉铁路开通,才改变了一切货物靠水运的历史。抗战时期,广东省政府不少机关事业机构以及十多所大专院校迁至老坪石一带避战,老街又再度繁荣一时,历史上曾被称为“小广州”。

 

 

  那个时候,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去“趁墟”,每逢农历二、七为坪石墟期,三街四市非常热闹,人来人往。

 ■ 那个时候,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兜里有爸妈给的两三毛钱,在闹市中拉着小伙伴跑着,跳着,逛着。

 ■ 那个时候,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在市集中像个小侦探,东看看,西瞧瞧,忽然发现了精美的卡片,美味的小吃时的惊喜。



曾经楼兰/摄

      十多年过去了,如今陪我逛这条坪石老街的人也不再是以前的小伙伴,这里的人家搬的搬,走的走,也许只有冰冷的路牌和路上的鹅卵石,提醒经过此处的行人这里曾布满是坪石人的回忆。

文:韦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