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了癌症就意味着短命了么?未必!

 XYTS001 2016-12-02

相信大多数人都认为癌症就是“绝症”,都以为得了癌症,真的就是三个月到半年的事情。癌症确实是绝症,也的确无法治愈,但并不代表,得了癌症就真的活不长了,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因为不同部位、不同类型、不同期别的癌症,它所带来的生存期是千差万别的。比如众癌之王的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如果不接受治疗,极少有病人可以活过一年,即使是接受了治疗,无论什么治疗方案,也很少有人可以活过五年。这确实是地地道道的令人恐怖的绝症。

但是,同样是癌症,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则以它的恶性程度低而著称。普通癌症,医学上随访五年,考察所谓的“五年生存率”,如果五年未复发,可认为临床治愈。而甲状腺癌则是考察十年,而且十年生存率都非常高。而且,还有更暖人心的,因为甲状腺癌的分期是和年龄有关的,所以如果患者年龄比较轻,比如不到40岁,那么即使是得了甲状腺癌,也一定不会是晚期的!是不是都有点恍惚了?甚至仿佛看到了癌症温情的一面?

除了部位和类型,癌症的不同分期,结局差别也会非常大。同样一个宫颈癌,早期和晚期的生存率差别巨大,Ⅰ期治疗后五年生存率达到90%,而Ⅲ期的患者五年生存率还不到40%。随着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普及和提高,很多宫颈癌可以被早期发现,如果只是宫颈原位癌的话,治疗后的五年生存率接近100%——你的生命其实并未因此而改变多少!

所以,癌症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发病的位置、类型、期别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如果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那么效果还是非常理想的。癌症确实是绝症,但是只要它不严重影响你生命的长度,我们也不必太过惊恐。就像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病一样,它们其实也是绝症,但是大家似乎对它们并不是多么害怕,甚至得了这些疾病,不戒烟不戒酒,不改善生活方式的也大有人在。如果我们通过努力,把癌症变成这样的慢性病,让它跟随我们的生命一起延续,即使最终没有治愈它,也算是战胜它了。

关于患了癌症能活多长,专家有话说:

癌症有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癌症可以治愈;三分之一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癌症经过合理治疗可以延长寿命。美国的数据表明,生癌后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80%,像乳腺癌甚至能达到90%以上。我曾经做过计算,美国人生了癌以后平均可以活11年。而一般的慢性病像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确诊以后平均也是可以活11年,或许还到不了。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得出明确的结论:癌症是一种慢性病。这个观点不是我提出的,而是公认的、官方的观点。只不过我强调了一下,加了“只是”两个字。

所谓癌症只是慢性病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它发生、发展的过程很缓慢,有一个长期渐进而累积的过程,一般需要5到20年;二是即使发生了,在免疫“监管”下,癌症可以长期休眠,或基本康复,这就是“癌症只是慢性病”的医学科学根据。另外,我国很多肿瘤患者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对肿瘤的高度恐惧以及恐惧本身带来的盲目应对。其实,面对癌症更重要的是信念与信心,如果信心出现严重危机,癌症治疗也就非常困难了。

癌症发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由于慢性病的发生过程常常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或错综纠葛的结果,癌症也是这样,它的发生更像是癌细胞、疲劳、压力等多个因素叠加在一起的“同花顺”。“同花顺”必须凑齐才有战斗力,而蜕变的癌细胞只是其中最基本的牌,最后的一张牌才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有一位病人,原来是慢性炎症,再加上长期压力,胆囊就出了问题,到我这里看病的时候,胆管细胞可能已有癌变倾向,只不过还没疯长,当时我劝他拿掉胆囊,但他没有听进去。后来因为工作上一连串突发事件的打击,使他自身的免疫功能大大下降,癌细胞借此疯长,这就把最后一张牌凑上去了。回过头来看,这是一个叠加效应,癌症的发生不是那么简单的,是很多因素叠加在一起产生的。而且,即使是同一种癌症,不同的人其发病过程中,这些偏差因素的叠加效应也不尽相同。举个例子来说,同为乳腺癌患者,对于年轻一点的(30岁上下)来说,往往超限的生存压力、慢性应激加代谢失调、内分泌紊乱是主因;但对于40-50岁高发年龄段,则很可能长期的情绪不稳定,伴随内分泌紊乱,再加抑郁焦虑、持续失眠等可能是关键性的要害。我认为,癌细胞伴随着衰老必然会出现,但只要尽可能避免最后几张牌的出现,就凑不齐“同花顺”,不会发展成癌症,甚至自行消失。

面对癌症,我们应该怎么办?

前面说到,治疗的选择其实是病人人生观的体现:有些人看重生命的质量,即使是牺牲生命的长度,也不愿意在痛苦中煎熬;有些人可能更想延长生命的长度,宁可牺牲生活质量作为代价。而在对癌症的治疗进行选择的时候,不同的生活轨迹、背景、家庭、性格,等等等等,都会对选择产生影响。有时候,选择也和病人所处的心理阶段有些关系。比如,如果病人还处于拒绝与回避阶段,他可能压根就会拒绝治疗,就更不要提选择了。

不过,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来说,关于癌症的治疗,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就是: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这里的专业医生,最好是正规大医院,肿瘤科或者相关专科的高年资医生。虽然大医院人满为患,但是像癌症这样的毛病,还是不要在基层医院看了。

其实,有病看医生,这是大部分人的常规选择;而既然看医生了,那么自然会尊重医生的建议。但问题是,医生的建议,其实有时候也不是那么明确,听上去总是模棱两可,让人一头雾水,甚至更加难以选择。

这是因为,癌症的治疗,很多情况下,确实不好下定论。

目前关于癌症的治疗,有大量的临床相关研究,并且有各种癌症相关的治疗指南。这些指南中,根据不同肿瘤不同期别,还有不同文献的证据等级,给出了一些推荐的治疗方案。医生在建议的时候,他的依据就是这些治疗指南。比如有些癌症,手术切除比保守治疗生存期更长,复发率更低,那么医生就会建议手术;有些癌症术后加上辅助化疗,又可以再增加生存率,那么就建议术后化疗。这些都是有明确依据的,这种情况下,医生给出的建议也会很明确。

但是,还有不少情况,并没有很好的文献参考,比如一些晚期癌症,压根就做不出什么好的临床试验,根本就得不到理想的参考依据;或者还有些情况,治疗带来的损害可能并不小。比如前面提到的胰腺癌,如果不治疗,生存期固然是短;但就算手术了,生存期可以延长,但也是有限的。而且,对于胰腺癌的手术,在普外科算是很大的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术后生存质量差,病人甚至有可能死于手术,这种情况下,医生很难非常武断的给出一个手术建议。

尽管如此,还是有些建议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的:

对于实体肿瘤,如果有手术机会,那么手术将是治愈疾病的唯一可能的方法,如果身体条件可以,最好还是手术。不是所有癌症术前或术后都要放化疗,不同位置不同期别,方案都各不相同。如果指南非常明确指出放化疗可以获益,那么最好还是接受放化疗。手术和放化疗结束后的随访也同等重要,最好按照医生建议的方案复查。

慎重提示:癌症的治疗,绝对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之战,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才有可能战胜病魔。关注癌症,关注i治愈公众号(izy36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