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偏科怎么办?5种方法解决“偏科”,家长一定要看!

 纯爷爷大华 2016-12-02

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这一经济学原理同样适用于学生各科目的学习状态对学习结果的影响。

现实中,有的孩子其他学科都可以算得上良好优秀,但是有一门或者两门学科严重落后,从而严重影响了他的综合实力。


如何解决“偏科”,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调整心态,树立自信心

孩子如果出现了偏科,家长不要太着急,首先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然后教育孩子要自信,不要自卑,教会让孩子掌握积极的心理暗示方法,要在自己的心里暗示自己:加油,我一定能行!同时,家长面对孩子偏科问题,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学习关注,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贪多,积极帮助孩子纠正偏科现象。如果孩子哪门科目已经很差了,就不要和其他的同学比,教育孩子把自己当成下次超越的对象就可以了。

(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孩子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分析原因的过程中,我们知道孩子偏科往往是因为对该科目不感兴趣,因此,家长要配合老师从各个方面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目标激发兴趣、成功激发兴趣等等。让孩子把被动、消极的“要我学”变成热情、主动的“我要学”,只有这样,孩子的学习的积极性才有可能进入最高阶段,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三)学习时间由短到长

“偏科”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家长和孩子都不要着急。凡是不擅长的学科,大都是不感兴趣的。如果一开始便让孩子在差的科目上投入大量时间,必然会让孩子倍增烦躁与厌倦。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按照学习目标制定出一份学习时间表来。比如今天只让孩子复习某一科的某一小节,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在这半小时里让孩子踏踏实实地把这一小节内容掌握了,再学习其他学科。家长要记住,一定要对孩子有耐心,时间一长,孩子对差科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培养起来,同时还可以将差的科目夹在强的科目中学,时间同样不要太长,以避免枯燥无味的学习。


(四)做题由简到难

对于孩子不擅长的科目,不要一开始就让孩子做太难的题目。因为孩子本身这个科目基础知识就差,所以做难题只会浪费孩子的时间,不但不能提高成绩,反而会让孩子丧失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因此,家长要让孩子从简单的习题入手,牢牢掌握课本上最基础的知识,在确保孩子完全掌课本上最基础的知识后,再适当提高题目难度。

(五)找出差中之差

即使是对于很差的学科,孩子也并不是所有问题都一无所知,有些问题还是略知一二的,真正让孩子拖后腿的是这个科目中某一点或两点。如果家长和教师能帮助孩子把这个差中之差找出来,来一个强化或突击性的训练,就可以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对该科目有一个较大的改善和提高。

(六)帮助孩子自我摸底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习之后,家长如果对孩子补习效果仍然心里没底,不知孩子学得如何,这时候家长可以找一份试卷来,让孩子进行考试,考试的结果可以代表孩子这段时间该科目的补习效果。孩子如果考得不错,不仅成绩提高了,而且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也提高了。同时此次考试结果,也可作为孩子下一步学习计划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摘自《苏州家庭教育家长读本》有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