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国人的生活价值观和中国人到底有什么不同?

 pgl147258 2016-12-02

生活在一个多元的时代,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立足于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环境。

首先关于外国人崇尚的是个人主义,而中国人则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这也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第一,从自我结构来讲:在对自我进行描述的时候,外国人更注重自己的特质,对应的是独立性;而中国人很注重情景,对应的是依赖性。比如在中国人们会尽量通过尊重他人和留面子来维系这种和谐的关系,委婉的提出别人的缺点,避免敏感话题,充分体现关系的社会。

第二,从社会认同的角度来看:中国人更倾向于从他人所处的群体来判断他人,而外国人则是通过他人的特质,比如外貌、气质等来评价他人。比如在中国传统的婚姻中一直讲究门当户对,看对方父母的人品和家底,看对方的工作单位。在交朋友是要看对方的身边的朋友圈等等。

第三,从沟通方式来讲,中国人往往是话外有话,间接的方式,有什么话不直接说,而是通过暗示,提醒。而外国人则是开门见山,有什么要求直接题。比如在中国很多男孩们都感叹女孩心思你别猜,嘴里说的话往往与心理想的不一样,这也许也是这种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吧。

第四,从培养方式来看:中国人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强调孩子要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甚至决定孩子做什么,让孩子在安排的路上成长,而外国人更在意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权利决定自己交什么样朋友,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比如在中国有多少孩子的大学志愿是父母决定的,是父母安排的。

综上这些不同,中国人的集体主义追求通过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旨在维护社会的这份和谐,,而外国人更注重通过法律来解决问题,旨在追求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论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特定文化氛围中形成的,无所谓好的坏的,优秀的不好的。只能说我们习惯了什么样的生活,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每个人有权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只要自己喜欢。

部分观点来源于别人的著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