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评点——柳青阁评点

 雷达导航 2016-12-02

     


迎客

徐风


一行弥勒下穷乡,

锐意扶贫治祸殃。

雅士殷殷争侍候,

高贤亟亟巧铺张。

齐嗔鳖瘦河鳗小,

稍喜参肥梭蟹香。

劝酒未酣农妇哭,

华堂震怒泼琼浆。


美刺、讽喻诗歌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以后各朝各代的诗人都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辛辣深刻的好作品。可见深刻揭露社会现实,抨击时弊是历朝历代正直诗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以揭露丑恶、抨击时弊为主题,以辛辣、尖锐口吻为措辞,以诗歌形式为体裁的作品时下比比皆是:这些作品有的措辞激烈甚似骂街,有的满篇抽象口号,也有的着眼于腐败、丑恶行为的细节,极尽自然主义描写……可以说这些作品都不能达到:“诗之美也,闻之足以观乎功;诗之刺也,闻之足以戒乎政”(唐·皮日休《和鲁望诗》)的效果。当然,其中也不乏优秀之作,上引诗就是一首优秀的讽喻作品。此诗截取穷困地区有关人员迎接一行来扶贫大员的一个场面,以漫画般的手法把这一场面描摹得极其生动却又极其发人深省。

首句言“一行弥勒下穷乡”,提起弥勒佛,人们总是会想到那个大腹便便,笑容可掬的布袋和尚的形象。按佛家说法,弥勒佛是未来佛,也就是如来佛的“接班人”,是大慈大悲的未来主宰。 “一行弥勒”,可见来的是一群有着慈悲心肠,日后或将有大用之人。紧接下句,他们到此不是为化缘而来,乃是“锐意”来扶贫,来“治”祸秧。照此看来,这方人民有福了。

三、四句进入主题,细写当地接待人员的举动。能亲迎这行弥勒的自然是一方的“雅士、高贤”,他们殷殷然,亟亟然恭谨侍候,巧妙铺排……读着此联,另人不自觉地联想起莫里哀、果戈里、吴敬梓、吴研人等中、外大师笔下的《贵人迷》、《钦差大臣》、《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中的角色与场面,很耐人寻味。

五、六句紧接上文,细写他们的殷殷与亟亟:先是“齐嗔”——不满意,后是“稍喜”——强差人意。不满意者:山里的鳖鱼、河里的鳗鱼都太瘦小不中吃。此句一个“河”字隐喻此鳖此鳗皆为本地土产;此乃穷乡僻壤,土地贫瘠,人民吃饭问题尚未解决好,水族们焉得不瘦?下句的海参与梭子蟹自然不是本地风光,故能稍解人意;然而,为购得这些贵重的佳肴,穷乡的有关财政部门须如何艰难筹措,“雅士、高贤”们殷殷、亟亟的巧妙铺张又煞费了多少苦心就不言而喻了。

结句是:宾主正待举杯互劝,准备一醉方休之际,豪华的酒家外面却传来一阵与此极不和谐、极煞风景的农妇的哀哀哭声。写到这里,全诗就在泼酒声、酒器破碎声、雅士、高贤的震怒声中嘎然而止。至于以后的事情,作者留下大量空白,读者您自己去体味吧。

宋人梅圣俞《金针诗格》云:“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意含蓄,方入诗格。”此诗妙就妙在:作者于外意用几近白描的赋体手法写出“迎客”一事,只写主人的动态,不写弥勒们的言行。只用几个画面交代事情,看似不作一评语,一怒语,然处处满含双关之语、讥讽之语;如把来客冠以“弥勒”;把接待人员冠以“雅士、高贤”;用“河鳗”与“海参”作为菜肴的对比;用农妇的哭声与华堂劝酒声作为场面的对比;其内意不就不言而喻了吗?是“扶贫”还是“吃贫”?是来“治祸秧”还是“祸秧”来了,不就很清楚了吗。故这短短的八句诗给读者留下多少深刻思考的余地,是为讽喻诗歌之佳作也。



柳青简介




         叶健敏,女,号柳青。广州荔苑诗社副社长,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岭南诗歌》编辑,《荔苑新风》主编,现于广东省老干部大学,广州市老干部大学任教。

作品收入《二十一世纪诗词文献汇编》《中华诗词文库·广东卷》《广东中青年诗词选》《当代诗词》《诗词》等。


监制松必青

主编:颜锦堂

技术编辑:卢泉有

guangdonglingnanshisheguangdonglingnanshisheguangdonglingnanshisheguangdonglingnanshish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