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帅诗词欣赏(一)

 雷达导航 2016-12-02



朱德诗词作品选


太行春感


远望春光镇日阴,

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

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

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

驱逐倭儿共一樽。


寄语蜀中父老


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

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


赠友人


北华收复赖群雄,

猛士如云唱大风。

自信挥戈能退日,

河山依旧战旗红。



无题


百战余生者,群材可撑天。

从征凭两两,大将剩三三。


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

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出太行


群峰壁立太行头,

天险黄河一望收;

两岸烽烟红似火,

此行当可慰同仇。


《出太行》赏析:《出太行是总司令一九四Ο年五月,经洛阳去重庆谈判,中途返回延安写下的。当时烽火连天,抗战紧急,内战又起,国人皆忧。“群峰壁立太行头”,本诗起笔不凡,高处着笔,寓意双关,八路军战斗在太行山像“群峰壁立”一样,保卫着这一片土地。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作。”主张写诗要面对客观社会,“唯歌生民病,不务文字奇。”目的是为苍生为国家写作。我们现在有的诗写了一大篇,弄不懂写的那个朝代。

元帅一开头就着笔站在抗日刀尖上的太行山,真正的“诗歌合为时作”。 第二句“天险黄河一望收”站在太行山上眼望黄河沃野、中原大好河山被日寇占领,激起了将军收复失地的决心与气慨。《史记》明确指出“诗以达意”。此句触景生情,情在景中,意在句中。南朝·宋史学家范晔说“诗重在内容,常言情志所托,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朱总的诗就很好地体现了这句话的意思“一望收”。第三句“两岸烽烟红似火”,《文赋》说:“志情相通,情志一也。”诗人看到黄河两岸抗日的烽烟熊熊燃烧,期待越燃越旺,漫卷中华,那么潜藏于胸中的怒火也就油然而生。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讲“诗歌,那不过是泥染着情感的真理。”故诗中之情,为有志之情。在诗人心中充满了抗日胜利的信心。此句以景寓意寄情,味道更浓,情感更深远。 第四句“此行当可慰同仇”《汉书.艺文志》说:诗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结尾点题,“缘事”——我这次去重庆谈判,希望能够达成国共合作,结成统一战线,共同抵御敌人的目的。此句景略情在,景没有了,但意境完美,照应前三句,结尾如豹,彰显整个诗文的一致,给人深深的感染力。





陈毅诗作品选



偷渡梅关1935年冬


敌垒穿空雁阵开,

连天衰草月迟来。

攀藤附葛君须记,

万载梅关着劫灰。


野营1936年春


恶风暴雨住无家,

日日野营转战车。

冷食充肠消永昼,

禁声扪虱对山花。

微石终能填血海,

大军遥祝渡金沙。

长夜无灯凝望眼,

包胥心事发初华。


油山埋伏1936年春


走石飞沙大地狂,

空山夜静忽闻狼。

持枪推枕猛起坐,

宛似鏖兵在战场。


雪中野营闻警1936年冬


风击悬冰碎万瓶,

野营人对雪光横。

遥闻敌垒吹寒角,

持枪倚枕到天明。


赠同志1936年冬


二十年来是与非,

一生系得几安危?

莫道浮云终蔽日,

严冬过尽绽春蕾。


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梅岭三章》赏析《梅岭三章》由三首七言绝句构成。三首诗虽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可单独成篇,但在基本题旨上又具有内在统一性;它们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作者坚定的革命信念及甘愿为人类美好事业献身的革命生死观。三首诗都以小序中“虑不得脱”四字自然生发而来,以断头为基本意象,但诗中却无一丝一毫悲切伤感的情调,而是一派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慷慨豪壮之气,令人热血沸腾,斗志倍增。
  《梅岭三章》不假雕饰、一气呵成,堪称流芳千古的黄钟大吕之作。全诗雄浑豪放,格调高昂,力透纸背,句句璀璨,字字珠玑,情文并茂,是诗人崇高情怀的抒发,也是诗人伟大人格的写照。郭沫若读到这三篇足以传世的绝唱,推崇备至:“陈老总的一辈子,只有在他艰难困苦、九死一生的时候,才写出了这样的诗。这是真正用鲜血、用生命写出来的诗!诗如其人。这几首诗,就够陈老总永垂不朽的了!”





叶剑英作品选


蝶恋花·海南岛



南海浮珠历万古,阅尽沧桑,挺作南天柱。五指峰高人宿露,当年割据红区固。        旧是东坡留句处,椰树凌霄,扫尽长空雾。海角天涯今异古,丰收处处秧歌舞。


蝶恋花·榆林港



日逐寒流寻难去,风雪关山,不碍云中路。飞到榆林天已暑,夏秋只隔三朝暮。      到鹿回头滨海处,红豆离离占断天涯路。浅水蓝鱼梭样去,教人疑是龙宫女。


鹿回头


海滩拾贝趁朝霞,风卷浪堆沙。境到登山临水,伊人望望天涯。        椰浆消渴,咖啡醒目,南岛韶华。撷得一枝红豆,思量寄与谁家。


赠西瑁洲岛女民兵


持枪南岛最南方,

苦练勤操固国防。

不让敌机敌舰逞,

目标发现即消亡。


守备二十一师


南海浮珠尽宝藏,

要将前线作家乡。

从来战斗兼工作,

传统光荣我擅长。


远望


一九六五年秋,党中央在大连棒槌岛召开会议。期间,叶剑英元帅有感而吟,写成了这首七律诗。此诗深得毛泽东欣赏。毛泽东赞扬,剑英善七律。


忧患元元忆逝翁,

红旗飘渺没遥空。

昏鸦三匝迷枯树,

回雁兼程溯旧踪。

赤道雕弓能射虎,

椰林匕首敢屠龙。

景升父子皆豚犬,

旋转还凭革命功。


  《远望》赏析:要解读这首诗,首先要把它放回写作的时代背景中间去。上世纪六十年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困难的历史时期之一。六十年代初期,国内三年自然灾害,老同志都知道,没饿死是运气好。国际上,美帝和苏修利用我国暂时的经济困难,遥相呼应,反华浪潮甚嚣尘上。当时的中央工作会议,我估计就是分析形势,研究对策的。叶剑英登高望远,纵观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英勇气概,蔑视美帝苏修,坚信世界革命一定会胜利。

诗的前两句,意思是当时的苏联人民在苦难之中忧心忡忡,他们在想念,回忆列宁时代。马列主义的红旗已经在苏联虚无缥缈,淹没在遥远的天空了。其中的“元元”指苏联人民,“逝翁”指列宁。

  诗的第三第四句,是痛批苏联修正主义集团复辟倒退行径的。第三句把他们比喻为黄昏的乌鸦,围绕着枯树一圈又一圈,迷失方向了,或者是对腐朽没落的东西着迷了,不肯离去了。“三匝”中的三,泛指多。匝,是“周 ” 或者“圈”的意思。 第四句把苏修比喻为落伍的大雁,星夜兼程,追溯回头路,倒行逆施。

  诗的第五第六句,歌颂了当时亚非人民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体现了毛泽东“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伟大思想。蔑视了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赤道”是指非洲。“椰林”是指当时的东南亚印度支那三国。连贯起来解释,亚非人民尽管武器装备落后,但是革命热情高涨,敢于面对如虎似龙的强敌美帝国主义。这两句,在困难中看到了光明。说叶剑英登高望远,出处就在这里。

  诗的最后两句,既可以理解为:苏联修正主义集团的先后两任领导人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是猪狗不如的大笨蛋。也可以理解为,美帝国主义和苏联修正主义都是猪狗不如的大笨蛋。“景升父子”,即《三国演义》中的刘景升父子,小说里面出名的大笨蛋,庸人。“豚”,古汉语中是“猪”的意思。诗的最后,把扭转乾坤的希望寄托在中国人民和世界革命人民身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