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本寒冬下,创业者该何去何从?|「财经」V课

 天侠论坛 2016-12-02



从3W咖啡馆里人声鼎沸到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冷落凄清,前后不过一年多的时间。最新资料显示,2015年拿到A轮投资的创业企业高达846家,然而一年后的今天,90%的项目经不起市场考验,已经步履维艰。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狄更斯在《双城记》里的描述可能也适用于当下创业环境的切实判断。


当下的创业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资本寒冬到来,创业者们该如何御寒过冬?投资人对项目又有了怎样的新要求?为此,「财经」V课特别策划了“创业”专题系列节目,邀请青创工场副总裁、“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评委霍吉合给大家解密关于创业与融资的那些事儿。


资本寒冬下 创业者该何去何从?|「财经」V课第20期





“双创”进入2.0时代



2015年,政府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首次将“互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在互联网创新创业的热潮下,在线软件开发、在线服务等创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但随着各种环境发生变化,创业不再只集中于在线项目,而是逐渐转向了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结合的领域。霍吉合认为,时下,很多人意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并开始呼唤制造业回归,加之传统领域的经济增长进入瓶颈期,技术创新领域乏善可陈,这也导致了当创业市场环境变化后,整个创业项目和从事领域迫切需要技术创新。


在这样的背景下,霍吉合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2016年开始进入2.0阶段。他进一步分析称,“双创”2.0阶段的热门创业领域将集中在生物医药、大健康、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



资本回归理性 投资看重商业模式



在创业2.0时代,资本投资项目不再狂热,而是回到了理性判断的轨道。最显著的表现是,中关村创业大街、3W咖啡、车库咖啡等创业的热点区域变得不那么火爆。“由于投资人在投资时不再盲目,创业者争相去抢夺市场上越来越少的蛋糕”,霍吉合称,于是,项目的路演越来越多,创业者需要精心准备、更加完美地展现自己的项目。


目前比较盛行的一种说法是“资本寒冬”,对此,霍吉合认为,这种说法更准确的表达应是资本回归理性,好项目并不过度忧虑融资,因为资本依然向创业项目中涌动,只不过筛选的标准和要求更高了。不过,资本理性回归,依然会深刻影响着整个创业环境。


在霍吉合看来,投资者如今的心态,与以往大有不同,其需要衡量项目的商业模式,甚至是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而最为直接甚至苛刻的标准之一是,能否在短期内获得回报。因此,创业项目是否具有赚热钱、快钱的能力,变得很重要。霍吉合认为,对一些硅谷投资者而言,在中国投资一个项目,衡量它的最低标准是要在5年之内,达到5到10倍的回报。


这无疑会增加创业者创业成功的难度。一方面因为投资人的谨慎和理性,很多项目将无法实现融资;另一方面,这将迫使创业者寻找有效的商业模式并尽快实现盈利。对此,霍吉合提醒,创业者一定要认清资本的本质,“资本的本质就是获得回报和利润,如果不能给资本带来盈利,就不要盲目融资,否则将会对双方有损无益”。



创业环境的四个新特点



霍吉合通过对目前创业与资本环境的分析,总结了创业已出现的四个新特点。


第一,创业项目要线上线下结合,才有更大的成功可能性。霍吉合认为,当前如果再从事O2O创业,将很难荣光再现、创造真正的价值,因为这种仅是在较大程度上提供一种更为便捷的服务方式,并没有根本性地触动技术或者商业模式创新。与此同时,服务类的创业项目必须与线下项目或者实体项目相结合,打造线上与线下、虚拟与实体相结合的模式,才可能增加融资的几率。


第二,创业项目的多元化盈利成为关键。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分散投资风险。与之同理,当前环境下,创业项目也需要实现盈利多元化。霍吉合认为,单纯依赖某一种盈利方式已经难以支撑整个项目成功。作为一名马拉松爱好者,他以某些运动类APP举例称,除了提供运动数据和社群交流等功能外,APP还提供跑步装备在磨损程度需更换的提醒后、能及时链接到线下商城的服务,再比如,当使用者需要室内训练或加入专业社群时,APP会推荐附件的训练营、健身俱乐部等。“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延展服务,摆脱单纯的一对一的O2O模式,是实现多元化盈利的关键之一”。


第三,BAT的独角兽模式成功难以再复制。因为如今的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在创新领域或者思维方式领域,很难形成垄断性创新,即使从国外简单引进先进的技术或者理念,也很难再复制重走BAT的成功模式。


第四,理性后的资本,希望得到“快钱”回报。如今,资本在寻求投资机会时越来越理性,投资不再局限于考虑商业模式或者创业者的潜能,或者创始人的光环和讲故事,而是更多会考虑盈利模式甚至盈利预期。霍吉合分析称,以往的投资中以趋势投资很盛行,即资本看到这种趋势,尽管预期不明显,但未来会出现盈亏平衡和盈利点,就会投资。但现如今,互联网创业已进入红海阶段,资本要求在三五年看到盈利点,这对于创业者来说,融资将越来越难。



为何中关村难以简单复制硅谷模式?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680.9万估算,2015届大学生中约有20.4万人选择了创业。但霍吉合认为,青年创业相比成熟的职场人士创业,仍有太多短板之处。如果与硅谷相比,他分析称,一大差异是因为教育体系里还缺乏创业创新的基因。“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学生都是接受比较标准化的教育,比如统一的试卷,用分数来衡量成绩等,这与少数人所具备的创新基因是有一定相悖的”。


与此同时,“对于创业者而言,中国对失败者的宽容度也还不够,”霍吉合称,在硅谷,失败的公司有很多,但这些失败者会继续创业,而且很可能因为自身有太多的试错经验而成为了创业导师。而国内环境有所差异,对于连续创业又成绩不佳者,很容易被定义为没有持续性、耐心和坚韧精神的失败者。


“当然,这些现实环境仍旧在不断完善,慢慢扭转,整体来看,也不应该一蹴而就,而需要一个自然的时间周期来持续完善”。霍吉合说。


「财经」V课 | 让思想更有价值


「财经」V课是一个开放式学习平台,依托《财经》杂志近20年来的专业积累,聚焦金融投资领域,每期延请大咖嘉宾分享最纯粹的干货,以视频+音频+图文报道+直播等形式,用实用型经济课,来打造全媒体社群。与大咖实时互动,与精英思想碰撞,尽在「财经」V课!


重要提醒:「财经」V课每周三定期更新,欢迎收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