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日茱萸插何处

 江山携手 2016-12-02

九日茱萸插何处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家喻户晓的名句。只是诗中说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个“茱萸”如何插?插在什么地方?却是颇为踌躇。《唐诗鉴赏辞典》中分析云:“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一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就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文中翻来覆去用的词语却是“佩带茱萸”。须知这“插”和“系”是两个不同的动作,两者距离似乎比较遥远。

不过说“佩带茱萸”是有根据的。晋葛洪所撰《西京杂记》曰:“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梁朝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记载了重阳节的传说,其中也说到“佩带茱萸”的事情:“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家,见鸡、狗、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代之矣。’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花酒,妇人带茱萸囊是也。”这应该是“佩带”的出处,如何佩带,也交代得很清楚:“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就是先做个口袋,再往口袋里装茱萸,然后系(jì)在手臂上。

但是“插茱萸”也是有来历的。晋周处《风土记》曰:“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尚此月,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除恶气而御初寒。”这里明说是“插”,而且“折茱萸房以插头”连插的部位也交代得很清楚。可见“插茱萸”的做法也由来已久。

问题是唐代采用哪种方式?王维用“插”而不用“佩带”,应当和唐代的习俗有关。我们进一步考察,可以看到,唐诗中“插茱萸”的还不止王维一个。如杨衡《九日》:“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王昌龄《九日登高》:“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不仅用了“插”,而且“插鬓”也交代了插在哪里。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舞鬟摆落茱萸房”说跳舞时插在头上的茱萸掉下来了。刘兼《重阳感怀》:“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朱放《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耿湋《九日》“九日强游登藻井,发稀那敢插茱萸”三首则刻画了老年人插茱萸的心态。刘兼感到羞愧,不好意思把茱萸插在头上,仿佛这“茱萸”是年轻人的装饰似的;朱放则表示希望如少年人那样把茱萸插在头上;耿湋因为头发稀少,担心插不住茱萸,颇有“浑欲不胜簪”的味道。不过由此也能看到,唐时已将茱萸插到头上,而此举更多是年轻人的行为。王维写这首诗时是17岁,也正是青年时代。如果是这样,那原来的“驱灾避祸”的含义也开始演变为时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