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树梨花压海棠

 简心渡惑 2016-12-03

 

袁枚的怜花惜玉,不仅体现在写信救名妓,而且表现在“折得花先赠少年”。自己觉得年纪大了配不上,将其转让给少年郎。

我想,袁枚肯定是知道“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典故的,但他却不愿意像张先那样做,袁枚的这份苦心,有时反而害了他要呵护的少女们,而且将她们害得很惨,真是好心办了坏事。这也是他事先没有料到的。

先说一下“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典故。

这个典出自宋代苏东坡嘲笑好友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的调侃之作。据说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兴奋之余作了一首诗: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东坡知道此事后就调侃道: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两首词的意思相同,但苏东坡的诗比张先自嘲的诗显然调侃得更有趣。“一树梨花压海棠”也是指的老夫少妻,是“老牛吃嫩草”的委婉的说法。因为梨花是白色的,指代白发新郎,而海棠是红色的,指代红颜少妇。一个“压”字道尽无数未尽之语,妙趣横生!有意思的是,张先活了八十八岁,娶了十八岁的小妾之后又活了八年,更让人惊讶的是,小妾八年为他生了两男两女。张先一生共有十子两女,年纪最大的大儿子和年纪最小的小女儿相差六十岁。这样的典故,真是给那些想老而生子的人以无限的希望。

如果说这些让人觉得有趣的话,结局却有点让人感伤。

张先死的时候,小妾哭的死去活来,几年之后竟也郁郁而终。

小妾对他的这位“老”公竟然爱得如此真诚。看来,那时的人真是有点“愚忠”,张先死时,小妾只有26岁,大把的少年郎可以找。当今很多人为了找跳板,节省奋斗时间和成本,就专门找“老家伙”结婚,敷衍几年之后获得遗产,再过好后半辈子。

两相比较,今天的某些人是何等的“聪明”?

 

袁枚并不反对老而好色的,别人批评他老了仍“不知检点”时,他曾理气壮地回应道:

“若道风情老无份,

夕阳不合照桃花!”

如果年老了就不能风流好色,那夕阳为什么还照到桃花上去呢?

真是问得绝妙!

可见袁枚是主张老了也可以好色风流的。

 

不过,袁枚的老而好色,远没达到张先这样爱得放纵、这么爱且痛快着的程度。袁枚的好色,大多还是在六十三岁生儿子以前,的确有那么一点“无子为名又买春”的意味。生了儿子之后,主要精力就没有放到“寻春”方面,而是转移到热爱大自然,游山玩水方面了。

 

其实,袁枚在五十五岁之后,就很少纳妾了。即便偶尔得到一个美少女,但他却怕耽误了少女的一生,让少女们后半辈子不好过,因而礼让或转让少女给年轻人。这正是袁枚“仁”心的反映。这种“仁”远没有张先这么豁达和浪漫。

 

金姬是袁枚45岁时所娶的一名小妾,金姬是苏州人,袁枚对这名小妾非常喜爱,此后十多年,袁枚都没有纳妾。后“因无子为名”,到了六十二岁时才娶了钟姬,而钟姬果然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金姬有个小妹妹叫凤龄,十来岁就卖到阊门当女奴。袁枚五十八岁那年,金姬已经十四岁了。袁枚这个姨妹子长得非常娇媚,格外惹人怜爱。当女奴实在太可惜了。

17732月的一天,正是凤龄小妹十四岁的生日。所谓春宵一刻值千金,这天晚上,子才独宿金姬,金姬尽显出柔情蜜意,几番云雨之后,子才睡得喷喷香。清早起来,金姬又与之缱绻了一番。太阳升起来,春光照进窗户。子才心情很好。金姬不自觉香香地叹了一声:“今天,小妹该满十四岁了!”

“十四岁了?可已许了人家?”子才关心地问了一句。

金姬又叹息了一声:“夫君,我那凤龄小妹,你曾经见过的吧?”

子才想起来了,两年前的元宵节那天,凤龄快十二岁了,金姬曾带凤龄小妹到随园来观灯,凤龄扎着长辫子,白皙的皮肤,黑而亮的眼睛忽闪忽闪的。见到子才,一口一个“姐夫!”叫得子才心里痒痒的。子才把这个姨妹子当作小孩一样抱了起来,亲了一口。金姬轻轻地笑了,凤龄小妹却笑道:“姐夫,还要!”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子才说:“见过的,跟你一样可爱,现在怎样了?”

金姬叹道:“还能怎样?穷人家的孩子,卖给阊门当女奴呢!”

子才道:“多可爱的姑娘,可惜了!”

金姬道:“贱妾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子才把金姬搂在怀里,柔情道:“亲,我们夫妻多年,汝归老夫时,小妹还没出生吧?到今天,也是老夫老妻了,有什么不能说的?”

金姬于是更加柔情蜜意:“夫君,让我们姐妹共同侍候您可好?”

子才双手抓着金姬的双肩,头往后一退,金姬已年近不惑,眼角有了鱼尾纹。但论长相,却依然可谓俊俏,风致嫣然,令子才心动。

子才说:“亲,老夫五十八矣,令妹年才十四,老夫不忍啊!

“夫君,让小妹归郎手你不忍,让她当奴你就忍吗?”

才子松开金姬的双肩,转身朝窗户旁走去,随园的山上山下,道旁桥边,开满了梅花、桃花、李花,花儿朵朵向阳开。

子才转过身来,对金姬说:“亲,我们把小妹赎出来再说吧!”

 

金姬紧紧拥抱着子才,一行热泪顺着眼角爬到了鼻梁,流进了嘴里。

 

下午,金姬就把小妹凤龄带到了随园。子才亲自下厨,做了一盘豆腐为凤龄小妹接风洗尘。

说起做豆腐这门厨艺,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有一天,杭州有一个名士,请子才吃豆腐,是用豆腐和芙蓉花烹煮在一起的。豆腐清白如雪,花色艳似云霞,吃起来,清嫩鲜美,让人叹为观止。袁枚急请教做法。主人秘不肯传,笑道:“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你肯为豆腐三折腰,我就告诉你。”子才毫不犹豫,当即从座席上站起来,坐中立即有人司起仪来:一鞠躬!子才看着主人家墙上的神位,把腰弯了下去!司仪忍住笑又喊:二鞠躬!子才又弯了一次腰。司仪强忍住笑容再喊:三鞠躬!子才第三次弯了腰!

三鞠躬完毕,全场鼓掌!

子才躬毕大笑说:“我今为豆腐三折腰了!”

坐中有人说:大诗人这三鞠躬份量重啊,大诗人不肯向大官折腰,不为五斗米折腰,却为学做豆腐折腰。今后谁若是吃了大诗人亲手做的豆腐,怕是要长命百岁的呢!主人,你还不快传授秘诀?

主人告诉子才子:这个菜叫“雪霞美”,因为豆腐似雪,芙蓉如霞而得名,并告诉他如何烹调。袁枚归家后如法炮制,果然如席间所吃,味道好极了!

 

毛俟园吟诗记录此事:

 

“珍味群推郇令庖,

黎祁尤似易牙调,

谁知解组陶元亮,

为此曾经一折腰。”

 

袁枚为豆腐折腰,一时传为美谈。也有人以此为口实,说袁枚是“吃货”,更有甚者,把这作为袁枚“三好”(好吃、好色、好玩)的铁证。

 

“姐夫,您做的豆腐真好吃,您自己怎么不吃?您不吃豆腐的吗?”金姬小妹问子才。

 

金姬调侃道:“你姐夫是专吃豆腐的,今天是为了省着给你吃呢!”

 

显然,金姬所说的“豆腐”是一语双关,只是小妹没有听出来。

子才笑了笑:“这是我鞠了三个躬才学到的手艺,贵客来了我才下厨亲自做的呢!”

 

小妹高兴地说:“姐夫的菜做得好,诗写得更好!”

 

晚上,金姬双吹起了枕边风。

“夫君,凤龄小妹很崇拜您,她是您的忠实粉丝呢,您又是她的救命恩人,还犹豫什么呢?”晚上,金姬又吹枕边风了。

子才叹道:“我也很喜欢凤龄小妹,但实在于心不忍啊!她才十四岁,老夫已快六十,这哪成啊!”

金姬沉默了,看来,要说服夫君是很难了。

子才见金姬沉默不语,扳过她的肩膀,亲切地说:“亲,这样吧,我给小妹找个年轻的郎君,我要让小妹幸福快乐!”

金姬温柔地扑进子才的怀里。

 

袁枚真的给凤龄小妹找了个年轻的郎君,也是做小妾。那少年郎对凤龄小妹也是一见倾心。出嫁那天,子才多少有点不舍,有点醋意。子才作诗道:

香山哪忍遣杨枝,

也费灯前十日思。

红杏太娇春色小,

白头如许夕阳知。

比肩美玉看原好,

入手明珠去恰悲。

寂寞萧萧背花坐,

避他含泪上车时

 

到手的美人又拱手转让给别人,子才的风格确实是够高的。

然而,与之不娶,反受其咎。凤龄小妹嫁给少年郎后,虽然少年郎对她不错,宠爱有加,却不为其大妻所容,最后被折磨致死,一片好心酿成了摧花惨剧,这也是子才始料未及的。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反不如像张先这样纳而娶之。如果子才纳凤龄小妹,还可以做二十五年的夫妻,相比之下就会有幸多了。叹哉叹哉!

就在凤龄小妹出嫁不久,有人要将自己的一名家姬送给子才做妾,子才再度拒绝了。不料这名家姬竟然因此寻了短见。家姬大概想离开原来的主人,投奔到子才这位大才子大诗人怀抱。也许女子最承受不了的不是年龄差距,年龄估计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面子,你子才一片好心拒绝她,想让她找个少年郎,而她却以为是你子才看不上她,她有何颜面?因此,子才的拒绝不但不能解救对方,反而使对方丧失了生存的勇气。子才得知此事后后悔不已,写下了“花落当前手不援,此身有愧救生船”的句子。

子才怜香惜玉的心情可见一斑。

 

袁枚一生纳妾大约五人。但纳妾算是好色吗?所谓知人论世,要从一个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去理解一个人,去看待一个人。在当代,如果一个人公开拥有两个妻妾,那不但是好色,而且是违法的。而在清代,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成功的男人们都要纳几房妾,纳妾是正常的,不纳妾反而是不正常的。

袁枚一生纳妾五人。乾隆八年(1743)袁枚28岁于沭阳任上所纳,时陶姬年十八,颇有才情,有诗二首,生了一个女儿,女儿嫁给蒋氏。陶姬32岁而亡。陶姬嫁给袁枚时十四岁,“仙骨珊珊,不类尘俗,秉性聪敏,又若有夙慧焉”,工棋善绣,通文翰,能作诗。不幸的是陶姬病亡,袁枚认为是“女子有才致为造物忌也”,从那以后历娶诸姬,遂不求才而求貌。

 

乾隆十三年(1748),袁枚33岁在苏州好友唐静涵家作客时,与唐静涵的婢女方聪娘相爱,时方聪娘二十五岁,能诗会画,多才多艺,颇受袁枚的宠爱,多游多由聪娘作伴。方聪娘49岁时卒于随园。

乾隆二十二年(175742岁的袁枚娶陆姬,次年产一子惜夭折。袁枚去世时陆姬尚在世。

乾隆二十五年(1760),袁枚45时娶金姬,金姬与袁枚相伴三十载。

乾隆四十二年(1777),袁枚62岁时纳钟姬,次年即产一子名袁迟。袁枚去世时,钟姬仍健在。

 

袁枚的风流韵事何其多矣,袁枚因其风流纳妾挨骂何其多矣,其被妖魔化为“色鬼”、“流氓”却多少有些冤枉。从这几个片断中,或许我们可以窥见一代骚人驿动的心,感受到其怜香惜玉的情怀。

 

也有传者说,袁枚的姬妾不止五人。据蒋敦复著《随园轶事》附录《随园姬人姓氏谱》记载,袁枚的小妾尚有金姬、张姬、陶姬、吴七姑,但袁枚从未提及。

 

  袁枚一生纳了五个妾。但他对妻子一直很好,夫妻感情也不错。袁枚在二十一岁时即定婚王氏之女,二十四岁中进士、入翰林后即请假回乡完婚。这也是很不容易的,从清朝初年到乾隆初年的一百年中,入翰林后才请假完婚的只有五人。袁枚中进士入翰林后的那种狂喜之情可想而知,朝官们在新科贵人中选择女婿也是常有的事。许多人原来聘定了对象,中了进士后又否婚的人实在太多。而袁枚在高中后写的《琼林曲》的结尾,写下了这么两句:“糟糠未娶洽曾聘,莫误朝官选婿家。”袁枚风华正茂,很够条件被朝官们看中,于是就声明婚事已定在先,免得人家失望。有人可能会认为袁枚此举是自做多情,或者是幽默之举。实际上这正是袁枚人品的表现,多少“陈世美”在取得功名之后,抛弃原配,娶了高官之女,攀上大树,以图日后飞黄腾达。但袁枚不因自己境遇的变化而改变对未婚妻的看法,更没有“换妻”的念头,反而要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把未婚妻写入诗中,让人们知道,也免得让那些想从新科贵人中选婿的人失望。这样的情怀,真是难能可贵。而且一入翰林,即上书请假归娶,一天也不耽误。

在家乡结婚后不久假满,即带妻子回到北京凭屋而居。袁枚的妻子王氏也有诗书根底,记忆力强。袁枚当“庶吉士”时租居的房子与前辈沈云蜚为邻,以便同习国书(满文),不到半年,沈因为患瘵病(痨病)而亡。袁枚写唁诗四首,五十年后袁枚已将唁诗忘记,王氏却还能背诵,于是追录记录保存到《随园诗话》中。王氏对袁枚的诗十分喜欢,到老年还能全部背诵,这简直就是一件奇事。袁枚自己也不能不为之心折。在北京三年,妻子没有生育。而袁枚是独子,父母望孙心切。王氏非常开通,同意袁枚纳妾。袁枚纳妾多年,大多生女。王氏却对他的纳妾从无异议,而且跟所有的小妾都能和谐相处。袁枚对妻的贤淑十分感动。袁枚在四十八岁那年生了一次大病,病中妻子对他的关怀无微不至,袁枚为自己的纳妾嫖妓行为感到十分内疚。

袁枚在六十五岁那年的元宵,大清早拉着老妻出来,与僮仆一起洗瓶罐,带竹筐铲雪储藏,备作六月烹茗之用。众多妻妾,他独拉老妻做此事,可见他知道只有妻子才有共同的逸趣,为他助兴。王氏对袁枚的所有爱好都非常了解,尤其在饮食方面。厨师杨二去世时,袁枚已七十七岁,王氏也七十五岁。妻子仍为他调理膳食。八十岁时,袁枚在《八十自寿》中写道:“闺中妻老尚齐眉,冷暖常先侍者知。”这是袁枚对妻子体贴给予的最高评价。袁枚对妻子很尊重,虽有姬妾多人,家庭却很有礼数。袁枚的家庭很有秩序,不像一些没文化的土财主,家里有钱,多讨了几房后每天闹得不可开交,他的家是非常平静的。袁枚既享清福,又享艳福。二者兼而得之,实在太不容易。这样美好的结果,并非因为袁枚御人有术,而是因为袁枚待人以诚,他待妻子是真诚的,妻子对他和他的妾也都是真诚、友好的。正因为这样,家庭才能一团和气。袁枚最宠爱的妾要数方聪娘了,但他还是认为方聪娘只能与他同茔,不能同穴,要比他的妻子后退一些。由于袁枚待妻以诚,待妻以礼,而他的妻子王氏本性就很宽厚、贤良,所以袁枚幸福又性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