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误解的“延迟满足”教育,就是在坑孩子

 魚悦的图书馆 2016-12-03

文 | 林巨

摘自《妈妈,我可以这样吗》


前阵子,我们搬家了,新小区门口有一家小超市,我们常去那儿购物,有一天去的时候,把香香也带上了。


那时,香香两岁半左右,大大的脸大大的眼睛,胖乎乎粉嘟嘟,穿身牛仔装,戴顶灰帽,简直酷毙了,人见人爱,百分百回头率。售货员小姑娘也很喜欢她,不停地追着她推荐——


“小妹妹,你看,这双小筷子多可爱啊,跟你一样可爱。”

香香看了她一眼,高声抗议道:“我不喜欢这双筷子,我也不可爱。”


小姑娘吃了一惊,倒也毫不气馁,又拿起一个小勺:

“你看,这勺子上有喜羊羊,多好玩啊。”

香香说:“不要,我不喜欢。”


小姑娘又拿下来一个小包包:

“这个小包包多漂亮啊,你看,上面有红红的小花花。”

香香看了一眼后说:“这不漂亮,我不要。”


小姑娘又赶紧从货架上拿下来一个布娃娃:

“你看这个小兔子多好玩啊,粉粉的,又好看,又好玩。”

香香看了一眼,依然拒绝:“不要,不喜欢。”


香香一边拒绝着售货员,一边自顾自地走着,旁若无人的样子。


小姑娘一会儿又追过来,拿着一包饼干:

“小妹妹,这是巧克力的饼干,又香又甜,想不想吃啊?别的小朋友都很喜欢的……”

香香依然很酷地拒绝:“我不喜欢,不要。”

……


我们在这个小超市待了二十分钟,小姑娘向香香推荐了不下十样东西,从玩的到吃的喝的,可怜,没有一样成功。


妈妈对小姑娘说:

“她不喜欢的,是不会要的;她喜欢,会自己提出来的(你不用说不用推荐的)。”

我则在心里说:今天香香心情好,要不,你总这样打扰她,她一定会不客气的。


这个小姑娘只能彻底放弃了,剩下的时间,她都坐在柜台边惊叹:“哪有这样的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孩子!哪个孩子进超市不是什么都要!怎么这个孩子这个样子……”


小姑娘在那里摇头晃脑、百思不解,我们则是见惯不惯了。香香获得类似这样的评价,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上述已经是半年前的事情了,最近,我们带孩子去办事,凑巧附近有一家丽家宝贝,就进去转了转,类似的一幕又上演了。只是,丽家的玩具(物品)的级别、丽家的销售的级别,则远不是一个小超市的级别可以比拟的。


售货员:“小妹妹……”

香香:“我不是妹妹,我是姐姐(她最近角色扮演,总是把自己当姐姐)。”

售货员:“噢,对不起,小姐姐,你看……”

她给香香演示一个玩具(我也不知道叫什么):

“你看,按这个钮,这个门就打开了,按这个,水就出来了,按这个,就……”

我在旁边看着,觉得真是好玩啊,同时,我想,这玩意儿应该很贵吧。

香香很不屑:“我不要,我不喜欢。”


这位姑娘也不气馁,又拿下来一个大型的组合玩具:

“你看,这个洋娃娃多可爱啊,你按这个,按这个,多漂亮的蜡烛啊……”

香香依然回答:“我不要,不喜欢。”

这位姑娘依然不气馁,又推荐上什么了,我也懒得看了。

就这样,好像她推荐了至少五六样东西,全部碰壁,香香一概拒绝。我抽空看了看她推荐的东东,最低都是五六百元的价格。


拒绝归拒绝,逛归逛,难得这个姑娘终于停嘴不说了,我们可以不被打扰地平静地走一会儿了。走着走着,忽然,香香指着一个挂在墙上的白色的兔子包对我们说:“妈妈,我要这个。”


我们拿下来一看,这个兔子包真的超级可爱,设计很有创意,做工材料也很考究。香香真是好眼光,不光她喜欢,我们也很喜欢,同时,价钱也不贵,69元,我们就买了。香香爱不释手,马上就背上了。之后好几天,她睡觉都要背着这个兔子包呢。


当然,我们结账出门的时候,又听见背后传来一片议论声和惊叹声。

 

林老师寄语


一个充分满足的孩子,就是这个样子的。

一个充分满足的孩子,内心自由满满的。

一个内心自由的孩子,必然是充满理性的。

一个理性焕发的孩子,就是这个样子的。


我曾经听到过有些教育者提倡对孩子要“延迟满足”,还举例来说明,说有一个国外著名的研究表明,延迟满足越厉害的孩子,日后成就越大,于是,为了锻炼孩子的延迟满足的能力,就有意地限制孩子、压制孩子、强迫孩子、想方设法地不满足孩子……


我看了,哭笑不得,这些朋友,搞错因果了,完全颠倒了。


是充分满足的孩子,才能拥有充分的自信和力量,才有能力延迟满足。别搞颠倒啊。


也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我通过严厉管教,通过管理、指挥和控制,也会让孩子获得延迟满足的能力。不错啊,你给孩子一块蛋糕,你命令他两个小时后再吃,否则就……他一定也能做到,但是,这个做到,是源于高度的恐惧,高度的自我压抑,自我扭曲,如此而已。


一个充分满足的孩子和一个缺失重重的孩子,都能“延迟满足”,但是,能一样吗?!




什么是满足呢?

满足分两种,一种是心理,是内在,一种是物质,是外在。


什么是心理的满足?

心理的满足,就是安全感的满足,具体表现为紧张、情绪、信念、欲望、情感等的充分的满足。


拿紧张来说,什么是满足孩子的安全感?

首先,尽量不带给孩子一丝的紧张。其次,看到孩子的紧张,提供孩子需要的帮助,帮助他抚平身心的紧张。


拿情绪来说,什么是满足孩子的安全感?

首先,尽量不带给孩子任何负面情绪。其次,当孩子的负面情绪爆发,提供孩子需要的帮助,帮助他和自己的负面情绪和谐共处。


拿信念来说,什么是满足孩子的安全感?

首先,尽量不带给孩子任何负面的信念(所有认为孩子哪方面哪点不够好的评价都是在给孩子负面信念,同样,所有认为应该纠正孩子、提防孩子、管教孩子的信念,都是负面信念)。其次,当孩子处于低谷期自我怀疑期,提供孩子需要的帮助,帮助他从人生的低谷和失败中健康地走出来。


……


我想,我不用再多说了,此刻,我们都会意识到:这个充分满足,实在是很不容易的!


心理层面的充分满足,通俗来说,就是百依百顺。


自然,这是对生命的至高的尊重、至高的理解、至高的信任。

这个发自内心的生命对生命的内在(安全感的)需求的百依百顺,这个源于对生命完整性的至高的尊重、至高的理解、至高的信任,就是:

无分别的爱。


好,总结一下:安全感的满足,内在的紧张情绪信念欲望情感的满足,怎么满足?

百依百顺,如此而已。


那么,对物质层面、对外在层面(包括行为)的满足呢?还是百依百顺吗?

那倒不用,对于外在的,差不多,八依八顺就可以了。


怎么理解?

1000件事情,800件,充分满足。

什么是充分满足?

没有商量,没有犹豫,即时满足,完全满足。


那剩下200件呢?

其中100件,以幽默和智慧的方式解决。


那么,还剩下100件呢?

其中30件,允许商量。但什么叫商量呢?就是最后允许孩子坚持自己的。

其中30件,允许讲道理。但什么叫讲道理呢?就是最后允许孩子坚持自己的。

其中30件,允许通过转移注意力或者忽视一下下,事情就过去了。

那么,还剩下最后10件呢?

允许拒绝。


应该怎么拒绝?

如果老板请你帮忙一件事,你又做不到,你要拒绝他,怎么拒绝?

就拿这个态度和方式,去拒绝孩子,就可以了。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要不要定规矩?

在集体环境中,规矩或许是需要的,但在家庭里,需要规矩吗?

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你和你的老公、你的老婆之间有规矩,可能给孩子规矩,也是合适的。

如果你和你的老公、你的老婆之间相处,并不需要规矩,那么我想:为什么和孩子相处,就一定需要规矩呢?


好,总结一下:物质的满足,外在的满足,行为的满足,怎么满足?

勉强来说,八依八顺,如此而已。


内在百依百顺,外在八依八顺,就是这个原则,就是这个法则。

这就是无分别的爱。


只是,这个,真的很难,很不容易的。


一般来说,内在层面,孩子的满足,有三依三顺,就很不错了,外在层面,孩子的满足,有四依四顺,更是不得了了。


为什么?


因为作为父母的我们,我们的生命得到的,往往只有二依二顺、一依一顺,甚至是负依负顺。


读到一段话,心里很难受,但很适合今天这个话题,就放在这里了:


打了孩子,最让我难受的并不是孩子被打得哇哇大哭,而是看到他害怕得不敢哭,只是赶紧上来紧紧抓住我的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可是一声也不出。虽然很快就有说有笑,但是我知道他还是在害怕,他重新变成了一个规矩的孩子——轻声细语,听话懂事,做什么事情之前看看大人的脸色。他说我知道我错了。他说我还是喜欢你妈妈。可是在那之后的几天,我没法让自己露出笑容。每当我想起那只紧紧抓住我的手的小手,我的胸口就像被压了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喘不过气来,同时,心里空空的,就像打碎了什么珍贵的东西,不知道它还能不能复原,不知道自己做什么能弥补。我对自己说,绝不再打他了。可是,下一次,忘记了打孩子之后心里的那种痛楚,我又开了口、动了手。


突然想把这些写出来,因为突然对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后悔得要死。最初对孩子的百般呵护,是怎么从不满意的皱眉,渐渐变成大声的呵斥,最后发展到不假思索的一巴掌?这一巴掌下去,不仅是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受到伤害。力是互相作用的,记得吗?父母那颗爱孩子的心也被那一巴掌震出了裂纹。第一条裂纹出现的时候,父母会看到,会无比心疼自己那颗疼爱孩子的心,会花很长时间擦拭、打磨,希望自己的那颗心恢复原样。可是,渐渐地,裂纹越来越多的时候,父母就会像对待一个不成功的作品一样,不再欣赏它,而是把它束之高阁。也许有一天,父母终于翻出自己这颗心的时候,会像我一样后悔不已。但是也许也有人,发现打骂和冷漠是驯服孩子的最佳工具,于是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暴躁,全然不知在伤害孩子的同时,自己的灵魂也越来越粗糙。


小心,打孩子的父母们,你们伤的是自己的心。

自古以来,从来都是伤心人打伤心人啊。

我们为什么是伤心人?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得到过百依百顺的爱啊。


告诉大家:爱只要打一点折扣,我们的伤就立马不打任何折扣地茂密生长。

所以,不是这样的爱不对,而是我们没有能力给予这样的爱。


我们为什么没有这个能力?是因为我们没有得到过百依百顺的无分别的爱,是因为我们在打折扣的爱的环境中生长,内心伤痕累累。


同时,也因为没有得到过,人对未知的事物,总会充满恐惧、怀疑和不解。


所以,要真正理解和认同无分别的爱,都很难很难啊,更何况要去做到了。


生命的需要,还有一个区分,就是:

需要你(养育者)做什么,和不需要你(养育者)做什么,处理的原则同样,千万注意。

需要,百(八)依百(八)顺,即时满足和帮助;不需要,百(八)依百(八)顺,绝不干涉和破坏。


有一天,当我们静下心来,我们会发现,真正的满足,从来都是内心的满足,从严格层面而言,都是内在的百依百顺,哪里有什么外在的东西。


此时,当我们做到了对孩子的内在的安全感的需求,予以百依百顺的满足时,外在的一切,会马上发生我们始料不及的巨大的转变,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我们的孩子,原来竟是如此懂理,如此沉静,如此自主,如此从容……


新的社会,新的时代,新的文明,也唯有这样的生命,才有资格和能力来创建。


满足分两种,一种是心理,是内在,一种是物质,是外在。


心理的满足,就是安全感的满足,具体表现为紧张、情绪、信念、欲望、情感等的充分的满足。要百依百顺,对物质层面、对外在层面的满足,八依八顺就可以了。


-end-


*作者:林巨,北大心理系毕业,花径美德工程创始人,创办花径美德幼稚园、花径生命成长培训学校,常年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并开展各类儿童、青少年及父母培训课程,孜孜不倦地推行“美德工程”的教育理念,是我国心理健康和生命成长教育的开创者和领路人。本文选自林老师《妈妈,我可以这样吗》一书,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更多详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