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读书诗】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江山携手 2016-12-03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1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2),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3),绝知此事要躬行(4)。

 

【注释】

(1)示:教导、告诫;子聿(yù),或作子遹、子律,字怀祖,陆游的第七子,排行十五,是陆游最小的儿子。以父致仕恩补官,官溧阳令、知严州。

(2)学问:指读书学习。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始:才。

(3)纸上:指书本。终:终究,毕竟。

(4)绝知:深刻透彻的理解。躬行:亲身实践。

 

【赏析】

这首诗写于庆元五年(1199),当时陆游在山阴农村,原题有八首,这里为第三首。

这首诗是诗人和子聿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当然也有告诫的意思。前两句说古人做学问的情况。他们往往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无遗力”是说他们全力以赴,后一句则说自始至终坚持不懈,从小时候开始,到老年时才获得成功。陆游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后两句则是从古人做学问的不足,尤其是自己的读书经验,诗人诗人特别提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这是做学问的主要方式。“绝知”,表示自己绝对有把握的说,非常肯定。“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仅仅知道书本上的知识,那是很肤浅的,要有自己深刻的体会和认知,还必须和自己的亲身实践结合起来。陆游的这个观点是很深刻的。

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在古代学者中,能够重视实践知识,并且给予高度的肯定,并不是很多。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词人。少有大志,二十九岁应进士试,名列第一,次年礼部复试,因“喜论恢复”,被秦桧除名。桧死后三年,始为神州宁德主簿。孝宗继位初,赐进士出身,任枢密院编修兼类圣政所检讨。乾道六年入蜀,任夔州通判。八年,为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孝宗淳熙五年(1178),离蜀东时,在江西、浙江等地任职,终因坚持抗金复国,不为当权者所容而罢官。居故乡山阴二十余年。其诗内容广泛深刻,其中以爱国诗成就最为突出。其词风格变化多样,多圆润清逸,亦不乏忧国伤时、慷慨悲壮之作。有《南唐书》、《老学庵笔记》、《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