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乾麟心脑血管病+刘志明教授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经验+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脑梗死+涤痰汤1,2,3+补阳还五汤在老年心脑疾病中的应用+滋肾通络法治疗老年脑病

 刘舂宁图书馆 2016-12-03
1、心病宜温
心血管病多属于祖国医学之“胸痹”、“心痛”、
“真心痛”、“心悸”、“怔忡”、“水饮”、“厥证”等范畴,其病机可概括为“阳虚阴凝”,阳虚为本,阴凝为标,颜老首先提出“心病宜温”,因温药既可温补阳气,叉可温运血行、温化寒饮,标本兼顾,有一举而两得之妙。“心病宜温”其主要涵义有四:其一,温补阳气:阳气为一身之主宰,阳气充沛,布达全身,客邪即自散去,《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心居阳位,清旷之区,诸阳受气于胸中,心阳虚衰往往出现虚寒症候,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着重强调“有一分阳气,便有一分生机”的重要性,注重温补阳气,用附子剂以振胸中之阳气。临床常用参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加减。其二,温通心阳;心为阳中之阳脏,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致使胸中之阳气不展,寒邪乘虚而人,两寒相得,酿生痰浊,凝滞气血,痹阻心脉,不通则痛,发为胸痹、心痛等病症,临床所见患者多伴胸膺痞闷、舌苔白腻,遵《内经》“心病宜食薤”的原则,取瓜蒌、薤白、桂枝等温阳通阳,临证常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萎薤白白酒汤、桂枝甘草汤等加减。治疗心血管病轻则通阳,重者必经温补阳气,方可收到良好效果。其三,温运血行:“寒性收引,筋脉挛急”,瘀阻血脉,不通则痛,瘀血又名死血,是心血管病的主要病因与发病重点,“血气喜温而恶寒”。血遇热则行,遇寒则凝。而温药有温经散寒,活血祛瘀的功效,用于心血管病的治疗颇为台拍,临床常用桂枝汤、当归四逆汤等加减。其四。温散寒饮:胸阳不振,阳气失于斡旋,或肾水上凌于心,均可致水饮凝于胸中,复损心阳,故水饮久结胸中不散,饮为阴邪,得温则化,得寒则凝,《金匮要略》日:“夫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取附子、桂枝等温化水饮,意为“离照当空.阴霾自散”。临床常用真武汤、苓桂术甘汤等加减。
2、升补宗气
宗气即积于胸中之气,又称“大气”、“胸中大
气。”《灵柩·邪客》日:“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故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心肺功能的调节上,宗气失常则心脉不畅,肺气失于宣肃。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类似中医之“心水证”,用升补宗气、肃泻肺水的方法。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素问·平人气象论》日:“胃之大络名虚里,贯膈络肺出入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充分说明宗气主心气,心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依赖于宗气的强弱。《灵枢·刺节真邪》日:“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火能取之。”这表明宗气正常是气血运行通畅的必备条件;宗气失常,则心血凝滞,痹阻心脉。心主血脉,而宗气主心气,故而宗气决定着心的生理功能、脉道的畅通及血液的运行。心血管疾病应注重升补宗气,临床常仿李东垣补气升阳之法。取黄芪、党参、蔓荆子、升麻、柴胡、苍白术等药升宗气,宗气得升,则心气足、心脉畅、心血行。然而,心血管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病情缠绵难愈,心病日久,多导致心阳不振,水饮内停,即现代医学所讲的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出现心悸、喘促、水肿、紫绀及小便不利等症状,故在升补宗气的同时,重视泻肺逐水,常取苦降辛散之葶苈子清热平喘、利水消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葶苈子有强心作用,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减幔,增加心输出量,利尿而无水电解质紊乱之弊.对治疗心功能不全最为合拍。升宗气与泻肺水二者结合,对治疗心血管疾病,尤其是病程较久、病情较重、伴有水肿等症的患者,临床疗效较佳。
3、脑病宜清
脑血管疾病多属于祖国医学之“痴呆”、“癫证”、“狂证”、“郁证”、“中风”、“眩晕”、“颤证”等范畴。其病机可概括为邪气蒙蔽清窍,病邪久郁,多化而为热。颜师率先提出“脑病宜清”的治疗原则,源于“头为天象,诸阳之会,清则灵”。“脑病宜清”的涵义有三:第一,清心开窍:“心主神明”,而“脑为元神之府”,即“清心即为清脑”。对临床常见的兴奋性症状,如躁扰不宁,喜笑无常等.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取黄连、黄芩、黄柏、山栀等清心火,必要时可加苦参以加强清心之力,但要注意:应小剂量运用苦寒之品。且一旦病情好转则减量或以平和之品代替,临床常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等加减治疗老年期痴呆等有精神行为障碍者。第二。清热化痰:“久病痰作祟”,脑病患者多为痰湿浊邪,直冲犯脑。蒙蔽清窍,郁久化热,使气血逆乱而发病。故患者常伴喉中有痰或痰鸣、痰色黄质粘、舌苔白腻或黄腻等,取黄连配半夏、黄芩配厚朴、山栀配苍术等辛开苦降,以清化痰热,痰热得化则脑脉得清,临床常用黄连温胆汤等加减治疗中风等失语、神昏、半身不遂者。第三,清化瘀热:“久病多瘀”、“怪病多瘀”,王清任亦有“血乱而神机失常”之说,故脑病患者属于瘀血者亦不少见,临证常见躁扰不宁、乱梦频频、急躁易怒、幻昕幻视伴口唇紫绀、舌黯等瘀血证,取生大黄一味,既清邪热,又化瘀血,此药峻下,见效则停用,以防伤正,临床常用癫狂梦醒汤加减治疗癫证、狂证等哭笑无常、打人毁物者。
4、祛风醒脑
颜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祛风可以醒脑,对祛风药有独到的发挥。归纳有四:一者,风药可透发郁热:脑病多为病邪久郁化热所致,脑病宜清”除应用清热药之外,还可适当加用祛风药,遵“火郁发之”,临床常用柴胡、蔓荆子、白蒺藜、薄荷等祛风解表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晕舟车等有眩晕、目黑者。再者.风药可胜湿祛痰:风药多性燥,功能胜湿,有利于祛痰,风药尚具有流通之功,临床常用防风、羌活、天南星、地龙等祛风湿药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等,亦常用僵蚕、蝉衣、全蝎等祛风湿化痰开窍药治疗中风失语等。三者,风药活血化瘀:祛风药中如川芎、白芷、细辛、威灵仙等本入血分活血化瘀,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多数祛风活血药可通过血脑屏障而发挥作用,临床在治疗脑血管病辨证的基础上。加人祛风活血药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四者,风药可为引经药:风药具有轻扬升散之性,或含有芳香之气,既能疏散风邪,调畅血脉,又可引血及诸药上行于脑而加强药物的作用。如治疗脑血管病时运用通天草、细辛、白芷、羌活等可促进临床功效的发挥。
王××,女,58岁。2004年11月5日初诊。患者有胸痹病史多年,刻下胸痛时发,胸闷心悸,动则气促,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清晨面浮,下肢不肿,上腹部胀闷不舒,胃纳不振,素体怕冷,夜寐欠佳,小便短少,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心电图示:房室传导阻滞,I、avL呈Qs型,T波变化。心脏超声示:扩张型心肌病(右心为主);心功能不全;心包积液(中等量);左心室射血分数25%。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水,证属心阳不振。宗气不足,致使寒饮内停,血脉瘀阻。治拟温阳活血。升补宗气。泻肺利水。处方:熟附子5g,生地15g,党参lOg,生黄芪15g,苍白术(各)log,蔓荆子10g,葶苈子15g,生蒲黄(包)18g,石菖蒲I0g,参三七粉(吞)2g,赤白芍(各)15g,枳壳6g,桔梗6g,茯苓30g,防风己(各)IOg,炙甘草5g。上方出入服用半年余,患者胸痛基本不发,精神好转,可以爬三层楼而无气促.胃纳睡眠均有好转。
本例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患病日久,久病伤气,气虚及阳,阳虚而阴凝,治当“宜温”.故取参附汤加减。时值冬令,可大胆使用大辛大热之附子,既可温补阳气,又可散寒化饮,配合党参、生地强心而无伤阴之弊;同时用黄芪、苍白术、蔓荆子升补宗气。从而补心气;葶苈子肃泻肺水;参三七气味苦温,善人血分。擅长化瘀止痛;生蒲黄、赤白芍活血化瘀;枳壳、桔梗开通胸阳,行气活血;苍白术又可健脾,以防诸药败胃;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心阳得复。宗气得升。水饮得化,瘀血得消,通补皆施,既心脉得通,又顾护脾胃。
嵇××,男,82岁。2005年12月25日初诊。患者认知功能下降2年之久,头颅CT提示:右侧基底节脑梗塞,近一月来,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明显,定向错误,伴有幻听、幻视、-幻想,性情急躁易怒,甚则打人毁物,哭笑无常,日夜颠倒,夜寐不安,胃纳一般。大便秘结,约1周1行,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西医诊断为血管性痴呆,中医辨证为心火上亢,扰动清窍。治以清心开窍,处方:黄连3g,黄芩5g,黄柏5g,山栀3g,苦参15g,石菖蒲30g,茯苓30g,远志10g,郁金15g,生大黄(后下)IOg,川芎15g,蔓荆子15g,防风10g,潼白蒺藜(各)15g,苍白术(各)10g,通天草9g,上方加减服用两月余,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平稳,吵闹已平,少有幻觉出现,认知功能略有好转,时好时坏.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大便2日l行,夜问能安然入睡。
本例为血管性痴呆中晚期,患者具有性情暴躁,打人毁物等,均属于火旺阳亢之症,心火上扰清窍,治当“宜清”,故取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黄芩、黄柏、山栀清三焦之火,且山栀导热下行,热清则神亦清;茯苓、石莒蒲、远志、郁金为定志丸出人,与清心之品合用,共同发挥清心开窍之功,可改善记忆力下降;“久病必有瘀”。取生大黄清血分之热,并助血行;川芎、蔓荆子、防风、潼白蒺藜祛风醒脑;通夭草引药上行。诸药台用,热邪得祛.脑脉得清,瘀血得除。邪祛则诸症好转。
刘志明教授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经验 (转载)
发表者: 15人已访问
心脑血管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人到老年由于阴阳气血、脏腑功能渐衰退,表现出抗病能力降低,自我调节恢复能力不足,易于发病,易于传变,脏腑精气易损难复,从面产生一些老年人特有的或多发于老年人的疾病。在治疗上有其特殊性刘老在治疗心脑血管病时,重视高年下亏,治在肝肾;脏腑虚损,兼补五脏;本虚标实,攻补要当的原则。
1.高年下亏,治在肝肾
朱丹溪云:人生七十以后,精血俱耗头昏日眵,肌痒溺数,鼻涕牙落,涎多寐少,足弱耳赜,健忘眩运,肠燥面垢,发脱眼花,久坐则睡,未风先寒,食则易饥,笑则有泪,但是老境,无不有此。这些生理特点,多由高年下亏而致。叶天士谓:“男子向老,下元先亏虽然脏器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但下元虚乏是脏器衰老的基本原因,是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肾虚,又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基本内在因素。肾为水火之宅,元阴元阳寓于其中,在脏腑活动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张景岳认为:五脏六腑皆须依赖肾气的温滋,心赖之,则君主以明;肺赖之,则治节以行;脾胃赖之,济仓禀之富;肝胆赖之,资谋虑之本;膀胱赖之,则三焦气化;大小肠赖之,则传导自分。所以,老年人肾虚必然累及到其它脏腑的功能活动,使脏腑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故肾虚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病理基础。故补肝肾法乃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方法。老年人肾气衰弱,表现为阴阳之气俱不足。阴为阳基,无阴精之形,则阳无以载,故补肾应强调补肾阴的不足,张景岳《治形论》主张: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此实医家之大门路也。景岳的治形思想,对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更是有其现实意义。
由于乙癸同源、“精血互化”,所以肝肾并治实能相得益彰。刘老对于老年病临床重视肝肾之治,意在治病求本但补益肝肾有滋补与平补的不同,老年人脾胃不足,运化气弱,不任重补,刘老用平补之法,为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常用方法,对老年肝肾两虚,补而不腻,利于老年人长服。药如:首乌、桑椹、杜仲、牛膝、寄生、当归、白芍,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菟丝子等。如熟地碍胃,鹿茸壮阳,苟非阴阳大亏,皆宜慎用。
扬××,女,66岁。1980年9月8日初诊。患高血压病3O余年,近日因劳累及精神紧张,而于昨日突发左半身瘫痪,手不能持物,足不能举步,即送某医院急诊,诊断为“高血压病”,脑血栓形成,今日由家人背来门诊。诊查血压25.3/114.1kPa,,言语不利,口唇麻木,头胀痛,反应迟钝,左半身不遂,大便干结,舌苔薄黄,脉象弦数。中医辨证:此高年人,肾阴素亏,水不涵木,因劳累而肝阳暴张,遂成中风之证。治宜滋肾平肝,活血通络为法。处方:当归9克,赤芍12克,川芎4.5克,寄生15克,牛膝9克,首乌藤12克,钩藤12克,菊花9克,地龙12克,黄苓9克,菖蒲9克,远志9克,枣仁6克,石决明30克,黄芪18克。
二诊药进5剂,头清爽,头胀痛减轻,语言较前流利,左下肢已能抬起,左上肢抬举感困难,复查血压22.7/13.3kPa,苔薄黄,脉弦细。肝阳渐平,守前法稍加增损。处方:生芪18克,当归9克,赤芍12克,川芎6克,地龙12克,寄生15克,首乌藤12克,钩藤12克,黄苓9克,防已12克,枣仁9克,石决明30克。
三诊,药连服2O剂,左半身活动明显好转,手能持物,足可举步,语言流利。守原方加减,继调治月余病痊愈,且能操持家务。
本案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脑血栓形成”,属中医之中风病。盖中风一病,多由“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而致,为老年肾亏之一常发病。本病以肾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患者初诊时左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头胀痛,以标急为主,故用取牛膝血下行,助当归、寄生补益肝肾;取钩藤、菊花、石决明、地龙、黄芩平肝熄风,取当归、黄芪、川芎、赤芍、首乌藤,养血补气行血,平肝通络,取“血行风自灭之意,菖蒲、远志化痰开窍。全方药性平缓,气血阴阳标本兼顾,补通并用,补而不腻,静中有动,故取效甚著。
2.脏腑虚损,兼朴五脏
赵献可谓:五脏之真,唯肾为根。
肾藏元气,元气通过三焦流行全身、内致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脏腑的功能活动。故中医以元气是否充沛为衡量人体健康的主要标志。《医学源流论》徐大椿认为先天元气,根本所在,在丹田命门间,无水而能令五脏皆海,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此一线未绝,则生气一线未亡。所以,人的生命活动功能与先天元气——无形水火的盛衰极为有关。人到老年肾气(元气)匮乏,必然影响药他脏。张景岳谓: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老年人随着肾气虚衰,脏腑组织.阴阳气血都表现为不足,而致五脏皆虚。临床上可出现脾肾同病,肺肾同病、心肾周病、心脾肾同病。《内经》云“虚者补之、“衰而彰之,故补虚是治疗心脑血管的原则,是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也符合老年人肾气衰、脏腑虚损的特点。因此对心脑血管病的治疗,在强调重在治肝肾同时,还要注意兼补脏腑。如脾肾双补、补肾益肺、补肾养心等,治则灵活,不可执一。但无论应用何种补法,都必须依病情和老年人的休质情况而定。老年人最忌蛮补,所谓蛮补,就是不视患者体质强弱,能否受补,投以大剂量参、茸、桂、附等峻补之品,则违背了老年人之生理特点。老年人脾胃气薄,气化功能减弱,过于滋补,难于受纳。前贤治老年病,多不赞成峻补之法。如丹溪说;‘’任是衰老,不直峻补。邹铉亦谓:“大体老人药饵,止是扶持之法,只可用治平顺气,中和之药治之。
刘老对治心脑血管病治重肝肾,兼补脏腑,是治病求本的方法,其义在扶助正气,提高抗病能力,达到祛邪治病,却老全形之目的。
开x,男,63岁1981年4月23日初诊。
患者反复发作性心前区疼痛9年,加重1月余。患者自1972年以来反复发作,心前区绞痛,劳累后尤甚,有时呈憋闷感,含服硝酸甘油、心痛定可缓解。近1月来心绞痛发作频繁,伴腰酸乏力,口干纳少,大便微干,服西药效果差而求治于刘老。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访患者l973年惠脑血栓已治愈。
诊查。血压17.3/12.okPa,精神差,气短,心率120次/分,左侧体温低于右侧,左手握物发抖,汗少,脉弦细,沉取无力,舌苔薄。中医辨证:此属老年肾阴素亏,胸阳不振,血气不和,治宜通阳,调气血,益肝肾。处方:瓜蒌15克,薤白12克,首乌l2克,桑葚l5克,桑寄生12克,当归9克,太子参l2克,牛膝9克,枳壳9克,赤芍9克,川芎4.5克,三七粉l克冲服。
二诊:进药7剂,自觉精神转佳,胸闷、心绞痛、气短好转,守方加减治疗半年,上述症状缓解。心电图复查恢复正常。为巩固疗效,改服丸剂。处方:西洋参3O克,首乌45克,桑椹45克,茯苓3O克,生芪30克,瓜蒌45克,薤白30克,枣仁30克。桑寄生45克,牛膝45克,枳实3O克。三七3O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lO克,日服2丸。
上药服三料,后因工作需要,外出工作半年余,虽有劳累也未再发病。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五八肾气衰,六八阳气衰,七八肝气衰。因此胸痹心痛的病机与心肝肾有关,尤与心肾关系密切肾虚则精气不上承,致心气失养,胸阳不振,阴浊由生,气血失调。所以刘老认为在治疗上应注意通心阳,肝肾兼顾。本案冠心病心绞痛多年,但刘老在治疗上抓住了胸痹心痛之主证,采用滋肾通阳的方法,调阴阳,和气血,标本兼顾,攻补兼施,使频繁发作性心绞痛完全缓解,心电图完全恢复正常,其它疾病也得到改善,这是中医治病求本的理论体现。
3.本虚标实,攻补要当
刘老认为,心脑血管病以下元亏虚,脏腑虚损为本,即所谓本虚。然而,心脑血管病并非皆为虚证,临床实践证明,本虚标实证居多,所谓标实,是指病邪,不外六淫、七情、饮食、痰、湿、瘀、滞、火之邪。老年人脏腑阴阳俱不足,正气一亏,外邪乘虚而入,内邪由虚而生,故老年心脑血管病多因虚而致实。老年人下元先亏,脾胃气薄,气化无力,故易致水液精微运化不利而为痰饮、湿聚之证;脏腑功能低下,血行无力,易致气血瘀滞之证;阴精亏耗,虚火内生,阴亏于下,火亢于上,又易致下虚上实之证,故老年心脑血管病多表现为复杂的虚实相兼之证。刘老在多年的治疗实践中对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注重补法,但并非唯有补一法,又由于心脑血管病多虚实相兼,治法亦常取攻补兼施。“急则治标,缓则治本”,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独特治疗风格,所以临床疗效显著。
扬×x,男,64岁。1982年9目2O日初诊。
反复心前区绞痛1O余年,加重3月。
患者自1970年来,反复发作心前区闷痛,有时呈绞痛,每次发作历时5分钟左右,休息及含服硝酸甘油片可缓解。1980年因劳累后心绞痛频发,合服硝酸甘油片无效而住某医院,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塞,住院治疗月余,病愈出院。此后,心绞痛经常发作,伴胸闷。头晕,气短,腰腿酸软。证属胸阳不振,痰浊内阻,治宜通阳化浊法。处方;瓜蒌15克,薤白12克,半夏9克,泽泻9克,枳壳9克,杏仁9克、太子参9克、茯苓12克,甘草4.5克,三七粉1克冲服。
二诊:药进10剂,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于原方加桑椹、首鸟,寄生,当归等补益心肾之品,继服。诸证痊愈,复查心电图改善。
胸痹病机为本虚标实,本例本虚为心肾两虚,标实为痰浊内阻。刘老认为;肾精不足则精不化气,气不行湿而致痰浊内内阻,心气不足则心神失养,心神亏虚而易为痰浊所扰。故取瓜蒌、薤白,半夏.茯苓,杏仁、甘草通阳化浊;增太子参、当归、首乌,桑椹、寄生以填精益气,既能使精气化,助上药通阳化,又能益肾养心安神,以拒痰浊之上扰。全方合用,意在标本兼治,而且疗效巩固。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脑梗死 (转载)

发表者: 23人已访问

法半夏、陈皮、胆南星各15g,炒白术、茯苓、党参、天麻各20g,桃仁、红花、川芎各10g,水蛭、地龙、炙甘草各5g。

本病属中医学“卒中”、“中风”等范畴,发病与风、火、痰、瘀、虚密切相关,故以四君子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和通窍活血汤三方为基础进行加减治疗。法半夏、陈皮、胆南星燥湿化痰,炒白术、茯苓、党参、炙甘草健脾益气,天麻、桃仁、红花、川芎镇肝熄风,活血化瘀,水蛭和地龙祛风通络。研究表明,从水蛭中提取的水蛭素是一种强大的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不仅能抑制凝血酶的蛋白酶解作用,还能加快溶栓,防止再栓塞。从地龙中提取的蚓激酶能水解纤维蛋白的纤溶酶活性,抑制血管损伤后局部的血液凝固及附壁血栓的形成。四君子汤有增强免疫,促进代谢,改善微循环,抗应激反应等药理作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能增加脑血流量,改善神经功能;通窍活血汤对脑梗塞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具有保护作用。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化痰通络之功,正对病机,故能收效。

涤痰汤在治疗急重症中的应用

涤痰汤源于《济生方》,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具有益气祛痰、化浊宣窍的作用,属于传统的急重症用方。在临床工作中可见多种急重症乃本虚标实、痰浊作祟。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遵守病机,灵活运用涤痰汤,辨治得当,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

1、呼吸衰竭

徐某某,女,72岁。2004年12月24日入院。症见咳嗽加重2周,喘憋胸闷,呼气困难,白色黏痰,不易咯出,头晕嗜睡,纳呆,尿少。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20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4年,肺源性心脏病4年。检查:形体肥胖,面色萎黄,神弱嗜睡,时有谵语,坐位喘状,喉中痰呜,口唇紫绀,甲床青紫,球结膜水肿,两肺散在喘鸣音,两下肺可闻湿哕音,双下肢肿(+)。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滑数。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血气分析:PH:7.19,Po2:58.6mmHg,PCO2:lo0.7mmHg,SAT:89.4%。中医诊断:肺胀。辨证:痰浊壅肺,气失宣肃,清窍蒙蔽。治宜涤痰宣肺,理气开窍。方用涤痰汤化裁,药用半夏lOg,陈皮lOg,竹茹lOg,胆南星10g,枳实lOg,石菖蒲lOg,远志1Og,党参3Og,茯苓l2g,冬瓜皮2Og,车前子20g,甘草1Og。水煎服,l剂/日,2次/日。同时予吸氧、抗炎、呼吸兴奋剂治疗。次日,精神好转,无谵语,第3天喘憋稍轻,痰易咯出,第4天喘憋缓解,咳嗽减轻。随证调理,咳喘症除,逐渐水肿消失。血气分析检查指标正常出院。

(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天气通于肺”。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为气机出入升降之枢纽”。《血证论》亦指出:“肺之令,主行制节,以其居高,清肃下行”。故“邪气盛行,都壅逆为喘”。本例为久病气虚,脾失健运,湿聚为痰,蕴于体内。宿痰一经引发,迅速壅塞气道,阻闭肺气,滞遏气机,以致气迫于肺,影响肺气升降出入,失其宣降清肃功能,同时痰浊上扰,蒙蔽清窍,扰乱神明。治宜速攻其邪,涤痰理气开窍。方用半夏、陈皮、竹茹、胆南星涤痰驱邪,痰消气顺,肃降有权,是治疗的关键;辅以石菖蒲、远志化痰开窍;枳壳行气宽胸;冬瓜皮、车前子利水消肿;党参、茯苓健脾扶正,相得益彰。治疗中能够迅速缓解症状,促进痊愈。

2、劳累性心绞痛

陈某某,56岁。2o07年10月9日初诊。

频繁发作,胸骨后闷痛2周,劳累后加重,服速效救心丸缓解。胸闷气短,肢体沉重,神倦痰多。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史4年。检查:形体肥胖,精神倦怠,面色萎黄。舌体胖大舌质稍暗苔白厚腻,脉弦滑。ERG:V2一V4sT段压低,T波低平。运动平板试验(+)。超声心动图:左室顺应性下降。中医诊断:胸痹。证属:痰浊结聚,心脉痹阻。治宜祛痰化浊,宣痹通脉。方用涤痰汤化裁,药用半夏lOg,陈皮1Og,茯苓10g,竹茹l0g,胆南星6g,瓜蒌20g,石菖蒲lOg,丹参5g,桂枝6g,党参12g,枳壳lOg,甘草6g。水煎服,2次/日。连服8剂后,胸闷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痰少,舌苔稍白腻不厚,仍活动后气短。继续随证调理服药3周,无胸闷气短症,做日常家务无碍。嘱要避免过劳、情绪激动。随访5个月,未复发。

(按):素来酒食不节,以至损伤脾胃,令其转输失权,湿聚痰凝。痰浊进而上犯,盘踞清阳之气,窒塞阳气,使得胸阳失展,气机不畅,气血运行受阻,故而心脉闭塞,引发本病。症见虚实夹杂,但其因为虚,其果为实,清旷之空,阴霾上逆,应宜祛邪为先。方中二陈汤、竹茹、胆南星逐痰驱邪为主;加瓜萎、石菖蒲豁痰宽胸开窍;辅以丹参活血通脉;桂枝通达阳气;而陈皮、枳壳能行滞气破痰结;党参益气以健生痰之本。方中诸药相辅相成,使痰浊消散,胸中气机舒达,阳气宣通,心脉畅通,症状解除。

3、房室传导阻滞

祝某,女,23岁。2006年6月l0日初

诊。2月前感冒后出现心慌,伴胸闷气短,头晕倦怠,肢体沉重,纳呆便溏,咯吐白痰。外院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检查:神清懒言,精神倦怠,面色萎黄,HR:62次/min,心律不齐。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滑结代。EcG:不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无异常。cK、ALT正常。中医诊断:心悸。证属痰浊内蕴,阻痹心脉,心神失宁。治宜:化痰宣痹,通脉安神。方用涤痰汤化裁,药用半夏1Og,陈皮1Og,茯苓12g,竹茹10g,胆南星6g,石菖蒲10g,丹参I5g,枳壳1Og,远志、半夏各1Og,陈皮1Og,茯苓10g,竹茹1Og,胆南星6g,瓜蒌20g,石菖蒲10g,丹参5g,桂枝6g,党参12g,枳壳10g,远志lOg,人参l0g,柏子仁15g,甘草6g。水煎服,1剂/日,分2次服用。服药l周后胸闷减轻,咯痰明显减少。随证加用祛痰化瘀药,继续服用月余后心慌消失,倦怠体乏减轻,精神好转。EcG:窦性心率,正常心电图。

(按):《血证论·怔忡》指出:“心中有痰者,痰入于心,阻其心气,是以心跳不安。”《证治汇补·惊悸怔忡》指出:“痰居心位,此惊悸之所以肇端也”。本病外感内袭,治疗迤患,宿疾留滞,痰邪内停。痰浊蕴结,闭阻胸阳,心脉不得宣畅,心神失宁,引发其证。虽正气已虚,但标实为主、痰浊作祟。故方中以二陈汤,胆南星、竹茹化痰导气以治其标;辅以石菖蒲、远志祛痰开窍宁神;枳壳行气,丹参活血,因气行血行则血脉得通;柏子仁养心安神;人参、茯苓扶正驱邪,且取“治痰宜先补脾,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矣。”之意。诸药合用,急治其标,邪去正安。

涤痰汤治疗脑部疾患 

涤痰汤出自《严氏济生方》,由半夏、胆南星、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叶、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功专涤痰开窍。

1、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患者刘某,男性,68岁,因“ 头昏,头痛30年,胸闷10余年,面部麻木3月余” 入院。西医诊断:( 1)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3) 冠心病。脑部CT示未见明显异常。二维经颅多普勒示右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经静脉滴入脑组织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口服络活喜等好转后,后转入中医治疗。诊时患者右颞部肌肉阵发性抽动,右面部麻木,唇周尤甚,舌淡苔白厚腻,脉濡。中医诊断为“ 颤振” ;证属痰浊阻闭。治以涤痰通络。方予涤痰汤加味:石菖蒲、茯苓、党参、枳实、竹茹、陈皮、法半夏、远志、香附、桂枝各12g,白附子9g,僵蚕、蝉蜕各15g。每日1剂,水煎分服。复诊:自觉症状好转,唯觉唇周时而麻木,情绪激动时较甚,原方去竹茹,加白芷9g,蜈蚣2条。再诊:自觉症状消失,后以涤痰汤合四君子汤调理半月收功。

(按):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因椎动脉及椎一基底动脉粥 样硬化所致。中医学谓之“ 颤振” ,由脾虚湿困,湿聚生痰所致。《本草纲木》云“ 痰涎之为物,??入于经络则麻痹络痛” 。故临证以涤痰通络、健脾理气为法,施以涤痰汤加味而获效。

2、治疗帕金森病

徐某,男性,74岁,1999年6月15日初诊。右手轻微不自主颤抖,伴下肢麻木1年余。西医诊断为帕金森病,因治疗效果欠佳而转为中医治疗。诊时患者呈面具脸,右手轻微颤抖,下肢麻木,站立及行走时双腿颤抖,腹胀,便秘,舌淡紫、水滑有齿痕,苔白滑,脉滑大。中医诊断为“ 颤振” ;证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痰瘀阻络。治以温阳利水。方以真武汤加味:附片15g,茯苓15g,白术、乌药、白芍、香附、生姜各l O g。每日1剂,水煎分服。6月20日二诊:自觉腹部舒适,排便通畅,行走时双腿颤抖好转,余症如前,以涤痰汤加味:石菖蒲、槟榔、陈皮、乌药、川芎各12g,茯苓、党参、僵蚕各15g。6月27日三诊:面具脸、右手轻微颤抖等症状改善;原方续服至6月30日,身强缓解;原方加陈皮、白术各20g,党参加至30g以增强益气健脾除湿之功而绝其生痰之源。服药至10月28日,因症状基本缓解而停药。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系脑黑质细胞破坏,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减少,导致运动中枢神经活动失衡。中医学谓之“ 颤振” ,多因津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或由痰阻脉络,致使经脉之气不守正位,而发肢颤。本例系脾肾阳虚,水湿不化,痰湿内生。故先以真武汤温运脾。肾。《素问· 生气通天论》云“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精” 。今阳气不能温煦筋脉肌肉,同时筋脉肌肉受水气浸渍故筋肉跳动身颤抖,有欲作之势。《伤寒论》日“ 头眩,身明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故取真武汤温阳利水、涤痰汤开窍而收功。

路志正:健脾涤痰汤 

发表者: 14人已访问

半夏6~10克,陈皮3~9克,茯苓9~15克,菖蒲6~10克,郁金6~10克,瓜蒌10~15克,枳实6~12克,黄连1.5~6克,竹茹9~12克,旋覆花(包)6~12克,甘草3~6克
[功效] 健脾涤痰。
[主治] 冠心病心绞痛。痰浊壅塞证:证见胸部窒闷而痛,或胸痛彻背。胸满咳喘,心下痛闷,恶心欲呕,肢体沉困酸楚,形体丰腴。舌淡红略暗,苔厚腻,脉弦滑或沉伏。
方以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燥湿化瘀,理气健脾;菖蒲、郁金化浊醒脾,祛痰解郁。瓜萎、枳实理气宽胸,化痰除痹,行气清热化痰;旋覆花降气化痰,黄连清热除烦。诸药合用,使脾胃健运,痰饮消除,胸痹舒展。
[加减] 口干苦,心烦,舌苔黄,痰热较甚者,加栀子6克,黄连改为9克。大便秘结,属痰热者,重用瓜蒌,加生大黄(后下)3克;属痰湿者,加皂角子6克,重用菖蒲。面苍肢凉,脉细
数无力,或脉微而迟,兼心阳虚衰者,去黄连、竹茹,加附片(先煎)6克、仙灵脾9克。
本方是路老调理脾胃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法之一,突破了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益气活血法巢臼,开辟了治疗
冠心病的新领域。路氏认为调理脾胃法是胸痹的治本之道。脾胃健旺则气血化生,脾运一行则痰湿自化,瘀血消,脉道畅,胸阳展而痹窒除。路志正调理脾胃以健运中气法、健脾涤痰法、醒脾
化湿法治疗脾胃突出了中医整体观念,治病求本,辨证论治,调理后天之本以治疗心病,疗效较好。
李某某,女,67岁。
胸闷痛二年余,加重三个月。现病人胸部窒闷疼痛,每天发作五次以上,每次发作持续3~6分钟,多因劳累活动发作。胃脘痞满憋闷,纳呆食少,恶心欲呕,口中粘苦,心中烦躁,头部昏
沉,肢体沉重酸楚,形体丰腴,舌红苔黄厚腻,脉沉滑弦数。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电轴左偏,下壁心肌缺血。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痰浊壅塞,蕴而化热;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治以
健脾涤痰法,兼以清热。药用:半夏10克,陈皮10克,云茯苓15克,菖蒲10克,郁金10克,瓜蒌12克,枳实10克,黄连9克,竹茹12克,旋覆花(包)12克,炒栀子6克,甘草6克,七
剂。二诊胸部窒闷疼痛减轻,痞满恶心消失,纳谷增加,舌稍红,苔黄稍厚,脉弦滑。痰热见减,仍遵原法,上方去炒栀子,七剂。病人服药28剂,诸症尽除。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电轴左偏,大致正常心电图。遂以冠心苏合丸调理善后。

补阳还五汤在老年心脑疾病中的应用 (转载)

发表者: 18人已访问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笔者经多年临床观察所见,老年病的发生、发展多与虚损有关。大量文献资料也证实气虚血瘀是导致衰老和多种老年病的主要病理基瑚.据此采用王清任的补用还五汤治疗老年性心脑疾病,获得了较好效果。

一、高血压

陆某,男,62岁,1995年5月6日入院。患高血压l0多年,证情反复不定,此次发作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差。肢体麻木,下肢浮肿,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俅细弦。BP25/5KPa,服降压片效果不显,故投以补用还五汤治疗。生黄芪4O克,赤芍12克,川芎6克,当归10克,地龙l2克,桃仁lO克.泽兰l2克,柏枣仁各10克,茯苓l5克。5剂。药后头晕头痛好转,下肢肿消,随上方加减服用20荆后,诸症基本消失。血压17/12KPa,出院调理。

二、脑萎缩

黄某,女,83岁,1994年5月I6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感头晕眼花.记忆力差,后进行性头晕日眩加剧,逐渐少语,入院前4天,小便失禁,纳呆多寐,进来医院诊治。脑CT检查报告:脑萎缩。入院症见,表情痴呆,语声低怯,言语蹇涩,问不答题,行走不便,嗜睡,小便失禁,舌淡紫。苔薄腻,脉沉细,此乃气虚血瘀,痰阻脑窍。治拟益气化瘀通络,兼以涤痰开窍,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30克,丹参3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地龙l2克,郁金lO克,石菖蒲15克,菟丝子l5克、芡实l2克,远志6克,服药15剂后精神明显好转,颜面渐有表情,小便能自控,主动与旁人谈话。头目眩晕消失,继服一个月,能在家人陪同下散步,今健在。

三、冠心病

李某,男,65岁,I992年I1月l6日诊.患冠心病、心绞痛病史l0年,长期不规则服用复方丹参片、冠心苏合丸等药,近因家务劳累,加之天气变化,自觉心前区疼痛如针刺,时作时缓,胸部烦闷,夜寐不佳,心慌气短。神疲乏力,舌质胖,苔薄腻,脉沉涩。Bp20/12KPa,心率58次/分-律不齐,可闻早搏2~3次/分,心电图示:ST—T段改变,证属心气不足。胸阳被遏,瘀阻脉遭,治拟益气化瘀,通用散结,方选补用还五汤加川桂枝l0克,全瓜蒌l5克,柏枣仁各l0克,红花l0克,炙甘草l0克,5剂。药后自觉胸闷有减,苔腻渐化,心绞痛基本消失,继从原意进退.前后服药30余荆,诸症缓解,复查心电图,大致正常。

四、脑梗塞

房某,男.69岁,1995年5月2日人院患者于I周前展起时发现右侧肢体沉重无力,不能任步,言语含糊不清。伴头晕目眩,来院就诊,以脑梗塞留观察,隔日收住中医病区,体检血压24/12KPa。口角左歪,流涎,右手握力I级.右下肢肌力I级,头部核磁共震扫描示:左基底节脑梗塞、脑内多发腔隙性梗塞。舌黯、苔薄白、脉弦涩,此属风中经络,气虚血瘀,脉络痹阻,筋脉失养。方取补阳还五汤加天麻15克,怀牛膝12克,钩藤l5克(后下)。服药l5剂。右侧肢体活动功能明显改善,言语较前畅利,头已不晕.原方去天麻、钩藤,调治25剂,诸症消失,出院调理。

五、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徐某,女,65岁,1994年l2月29日诊,发现颈椎病已年余.曾服骨仙丸、抗骨质增生丸及中药汤剂l0多剂。症状无好转。诊时诉头部胀痛难忍,轻则绵绵不休,时脑晕欲扑,有时行走需入挽扶.伴恶心,头颈转动时上述诸症加重,眼前黑蒙,舌淡边有瘀点,苔薄腻,脉涩。测血压18/10KPa.X线见颈4、5、6椎后缘呈增生改变,TCD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为: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证属气虚血瘀.痰浊内阻,经脉不通,治拟益气升清,化痰通络,方选补阳还五汤加昧:生黄芪l5克。川芎lO克,葛根30克,丹参l5克.赤芍l0克,地龙l2克,姜黄l0克,姜半夏1O克,鸡血藤l5克,陈皮6克。服7剂后眩晕、头痛减轻,不恶心,诸症悉减,再以上方加减变进7剂,诸症消失。

滋肾通络法治疗老年脑病(南京中医药大学) (转载)

发表者: 21人已访问

改良三甲散

龟板、鳖甲、牡蛎、地鳖虫、地龙、制首乌、刺五加、当归、赤芍、僵蚕、石菖蒲

老年脑病的基本病位在脑,是由于年高体衰,脏腑机能衰退而引起的各种以脑部病变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具体而言,包括:中风、眩晕、郁证、震颤麻痹、痴呆等。大致相当于西医学中所说的脑血管疾病、震颤麻痹、痴呆疾患、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等。

老年脑病尽管病种较多,临床表现复杂,可见有头晕耳鸣,健忘失眠,神志变化,肢体麻木或不遂或颤动等,但其最重要的临床表现当属神

志异常。故而抓住神志变化的表现,对诊断和治疗老年性脑病具有重要意义。

神志志异常是滋肾通络法治疗老年脑病的重要的适应证,但在具体运用滋肾通络法时,更应注重肾虚、瘀血、痰浊证候的辨析,抓住其辨证要点,突出辨证论治的治疗思想。

老年脑病尽管其病种较多,病证复杂,但无论是何种老年脑病,真阴亏损的表现大多较为显著,肾阴虚衰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二方面,一为肾阴不足,不能制阳,君相火亢,上扰神明之象,如烦躁易怒,坐立不安,夜不安寐,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等;一为真阴亏损,脏腑形体失于滋养,精髓化源匮乏之象,如眩晕,耳鸣,视物昏花,腰膝酸软,两足无 力,行则振掉,咽干口燥,形体消瘦,舌红苔少而干,脉象细数等。

瘀血是老年脑病重要的病理因素,瘀血征象的辨析,可从下述二方面着手:其一为临床症状和体征,如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善忘易怒,甚则发狂,面色晦暗,肌肤甲错,巩膜瘀丝累累,舌紫有瘀斑瘀点,脉弦细或涩等;其二为实验室检查,如凝血和纤溶指标的高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微循环的状态,血小板的功能,脑血流图的变化等,CT或M RI发现脑梗塞病灶的存在,则是瘀血的明证。

痰浊也是老年脑病重要的病理因素,痰浊阻于脑府,蒙蔽清窍,扰乱神明,除见有神志异常的主症外,还可出现心情烦躁,多疑善虑,言语颠倒,举动不经,头痛失眠,甚至哭笑无常,忿不欲生等l 临床表现,并常伴有喉中痰鸣,口多涎沫,头身困重,胸脘痞闷,舌苔黄腻或自腻,脉滑或涩等痰浊为患的一般症状;在实验室检查方面,血脂含量的增加,体内自由基的蓄积,均可作为痰浊的客观指标。

总之,肾虚、瘀血、痰浊证候的辨证要点是滋肾通络法临床运用的指征,三者常常同时并存,互相兼杂,相互为患,因而临床应详加诊察,仔细辩明孰轻孰重。

肾精不足,瘀血阻络,痰浊蔽窍是老年脑病的基本病理因素,因而临床治疗老年脑病当从补肾壤精,活血化瘀,涤痰化浊三方面着手。滋肾通窍法正是将此三法有机地融合于一体,并将补肾、活血、涤痰的治疗思想集中地体现于改良三甲散中,方中以鳖甲、龟甲、牡蛎、何首

鸟、刺五加滋肾生髓,以充养脑府,滋润脑脉,养神益智;以地鳖虫、地龙、当归、赤芍活血化瘀,调和血脉,畅通脑络,促运神机;以僵蚕、石 菖蒲涤痰降浊,通络开窍,安神聪智。诸药相合,共奏补脑生髓,疏畅脑

脉,通窍明神之效。具体而言滋肾通窍法在立法方面具有下述显著特点:

1.滋肾养脑,贵在填精

真阴亏损是老年脑病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础,因而填补肾阴是治疗老年脑病的重要大法。选用介类咸寒滋肾养阴之品来滋补肾阴,填充脑髓是滋

肾通络法立法的一个显著特点。

介类重镇之品如鳖甲、龟甲、牡蛎等,性昧咸寒而质地重浊,咸以入肾,质重故善治下焦,因而具有较强的滋肾充髓之力。如《本草蒙筌》提出:龟甲“ 专补阴衰,善滋肾损” 。另外牡蛎既具有较强的滋养下焦肝肾真阴的功效,又具有收敛之性,故能预防某些养阴之品滑腻泄阴之弊。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 下焦篇》论述以单昧牡蛎组成的“ 一甲煎” 的作用

时指出:“ 牡蛎一味,单用则力大,既能存阴,又涩大便,且清在里之余热,一物而三用之” 。故而鳖甲、龟甲、牡蛎等介类药物既有着较强的滋阴作用,同时又有敛阴防止阴液滑泄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介类药如鳖甲、龟甲、牡蛎等含有多量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酶类、动物胶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对脑细胞的修复,很有稗益。

介类药物除了有较强的补阴之力外,大多还有重镇潜阳,安神宁志的作用。因此老年脑病运用介类重镇之品治疗,不仅能填补肾精,充髓养

脑,还可通过其质重潜镇之特性,发挥出安神明志,健脑益智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和提高。

介类药物虽为重浊之品,滋阴之力颇强,但某些介类药如鳖甲、牡蛎等同时又具有破滞散结之功,如《本草新篇》说:“ 鳖甲善能攻坚,又不

损气,阴阳上下有痞滞不除者,皆宜用之”,《汤液本草》说:“ 牡蛎,入 足少阴,成为软坚之剂”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牡蛎多糖具有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等功效。在老年脑病的病变过程中,瘀血阻滞脑脉,痰浊蔽阻机窍为其主要的病理环节,运用介类重镇之品,可在滋肾充髓的基础上,利用其攻坚散结之性,协助逐瘀涤痰之品,促使瘀血、痰浊的消散,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其滋肾养脑的功能。

2.祛瘀涤痰,注重搜剔

瘀血痰浊阻闭脑府是形成老年脑病的重要因素,因而治疗老年脑病祛瘀涤痰之法必不可少。运用虫类药物消散积聚于脑府的瘀血、痰浊,以达到祛瘀通脉,涤痰透络,净化机窍,促运神机的目的,是滋肾通络法立法的又一显著特点。

改良三甲散中以地鳖虫、地龙搜脉逐瘀,以僵蚕入络剔透痰浊。由于虫类药物具有辛散走窜,善于攻坚破结之特性,并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因而其活血化瘀,涤痰降浊的效能显著。如《大同药学》提出:“ 疗死血,虫类为要药” 。老年脑病大多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瘀血、痰浊滞着脑脉,多呈凝聚难散,锢结难解之态势,若选用一般化痰行瘀之品,恐难奏

效。而选用虫类祛瘀、涤痰之品如地鳖虫、地龙等,则可借其辛味透散、攻冲走窜之性,促使脑府瘀血、痰浊的消散、以通畅经遂,调和脑脉,达到纠正脑循环障碍,改善脑供血状态,增加脑血流量,恢复和提高脑功能的目的。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虫类药物如地鳖虫、地龙等具有较强的抗凝血、溶解血栓、降低血液粘度、扩张血管、降低血脂等用,对

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如地龙、僵蚕等具有明显地抗惊厥、镇静、催眠作用,这些均为虫类药物祛瘀涤痰,通窍益智提供了客观依

据。此外,滋肾通络中运用虫类药物还可利用其辛散之性,制滋阴药物特 别是重浊滋腻之品的粘滞之性,促进养阴药之药力的运行,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咸寒重浊滋阴药物滋肾养脑的作用。

3.权衡主次,攻补兼顾

肾虚、瘀血、痰浊是老年脑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三者常常同时并存,互相兼杂,相互为患。老年脑病的病理本质为虚标实,因而治疗应扶正祛邪、玫补兼施。但在老年脑病的治

详加诊察,仔细辩明肾虚、瘀血、痰浊的标本主次,轻重缓疗措施的侧重点。另一方面,由于患者多为久病正虚或高年腑功能衰退,气血运行不畅,既不耐攻,也不受补,因此,治疗上即忌峻剂猛攻,也当防虚不受补,总以消补平衡为度。值得注意的是治疗本病尤其当忌蛮补,这是由于瘀血、痰浊是本病重要的病理因素,痰瘀不除,盲目进补,反易招致气血壅阻,痰瘀难化,加重其害,所以治疗必当疏理通调,攻补并施,这样既能消除痰瘀之患,又能抑制补药之粘腻滞邪之弊,为充分发挥补剂的效能扫清障碍。

滋肾通络法与其它治法的配合应用

肾虚、血瘀、痰浊是老年脑病形成的病理基础,但神志活动是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影响因素众多,脏腑气血的病变均可影响人的神志活动,出现神志异常的表现,所以在运用滋肾通络法治疗老年脑病的过程中,还必须重视与相关治法的配合运用。

1.配伍养心安神法

心主血、藏神,为君主之官。其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重要 的作用。在老年脑病的病变过程中,由于真阴亏损,肾水不能上济于心,易致心肾失交,心失所养;加之瘀血、痰浊阻塞心脉,干扰心神。同时心脏本身亦因年老而致气阴不足。《灵枢· 天年篇》指出:“ 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为卧” 。故老年脑病患者常常在肾虚、瘀血、痰浊的病变基础上伴随出现心失所养,心神不安的证候,见有记忆力明显减退,性情怪异,幻觉妄想,惊悸怔忡,心烦不安,失眠多梦等临床表现。因而在运用滋肾通络法治疗老年脑病的过程中,当配合养心安神之法,常用远志、柏子仁、酸枣仁、茯神、夜交藤、合欢花等药物。本法对于老年脑病伴见精神恍惚、失眠多梦、心烦等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见症者尤为适用。

2.配伍平肝熄风法

肝主疏泄,畅情志,与神志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肝肾同居下焦,乙癸同源,老年人肾阴不足,水不涵木,易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血气并走于上” ,导致高血压、中风先兆、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的发生,而出现神志失常的表现。故老年脑病患者若见头晕目眩,脑中疼热,面色如醉等肝风内动之先兆,当及时救治,治疗时应在滋水涵木的同时,配伍平肝熄风之品,常用药物如淮牛膝、代赭石、生龙骨、生龟板、生白芍、玄参、天冬、生牡蛎、川楝子、青蒿、麦芽、菊花、钩藤、葛根等。本法多用于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中风先兆,或中风时、中风后属肝阳

化风者。

3.配伍健脾益气法

脾主运化,营养精微物质之吸收与输布全赖脾胃之功能正常。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有“ 后天之本” 之称。高年之人,五脏皆衰,脾虚表现

多较明显,临床常可见胃纳不振,体倦乏力,神疲思睡,或不寝心烦,动作反应迟钝,步履艰难,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记忆力明显减退等症侯。

故而在运用滋肾通络法治疗老年脑病的过程中,常配合健脾益气之法,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神、黄芪、陈皮、淮山药、益智仁等。强调健运脾胃的另一原因是,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脏精气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与化生,而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之功能亦须借助肾中阳气的温煦,二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因此,补肾还应重视健脾,强后天以补先天。陈直《养老奉亲书》云:“ 主身者神,养神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 故脾胃者,五脏之宗也。? 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 近代岳美中也曾指出:“ 治疗老年病要首重脾胃。” 这些均是强调治疗老年性疾病包括老年脑病,除补肾之外,还应重视健脾,强后天以补先天,且I晦证须时时顾护胃气。另外,对不受补者,更宜先调理脾胃,配伍健脾和胃,理气消导之品,使补不滞脾,补不碍胃,脾胃功能健旺,气血生化有源,肾脏间接受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