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好的爱情是如朋友般陪伴

 吴梅枫 2016-12-03

最好的爱情,

不是任何事都腻在一起,

不是没了对方就活不下去,

不是每日都要对全世界张贴自己的爱,

也不是牺牲了梦想只为了支撑这段爱情。

最好的爱情,

应该是彼此陪伴,

又相互独立。

很平淡,很熟悉,好像她的气味就是你自己身上的气味。

不管何时何地,都要留给彼此距离,随时可以离开。

想安静的时候,即使她在身边,也像是自己一个人。

我们很容易碰到的,都是自私或愚蠢的人。

她们爱别人,只是为了证明别人能够爱自己。

或者抓在手里不肯放,直到手里的东西死去。

成熟的感情都需要付出时间去等待它的果实。

但是我们一直欠缺耐心,

有谁会用十年的时间去等一个远行的人?

有谁会在十年远行之后,仍然想回头找到那个人?

今天每日五分钟读诗任务,便是这首潜藏在唐诗里最深情也最有爱情境界的《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这首脍炙人口的言情诗,以其活泼空明的意境,情意绵绵、难分难舍的离情,千百年来被人广为传唱。然而,这首诗到底是写给谁的,却没有定论,一说是写给朋友的,一说是写给妻子的。这种争论好像正确但是却肤浅,妻子难道不能是朋友吗?或许人们在经历了婚姻之后,这亦妻亦友的境界太过虚幻,使得许多人不信。但是,李商隐一生只有一个妻子,这首诗写在妻子亡故之一年半之后,也许李商隐和妻子之间就是这种,即是朋友也是爱人的关系,在妻子亡故之后李商隐隐退,分别八年之后郁郁而终,却留下许许多多名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或许就是这即是朋友又是爱人的关系,李商隐才对自己的妻子如此年年不忘。这《夜雨寄北》作为悼亡诗里最别具一格的存在,向我们讲述爱情中一种让人向往的关系。

言为心声,情以诗传。李商隐不像元稹,妻子去世后赌咒发誓不再娶了。《夜雨寄北》,描写的就是诗人与情人难分难舍,真诚相守,依依惜别的场景。在晚唐大中六年剑南东川节度治所梓州幕府的一间西屋内,一名年轻女子与诗人相对而坐,桌上红烛泪痕斑斑,屋外秋雨淅淅沥沥,在此一别,何时又才能相见啊!相识的钟情,相交的情投意合,离别的肝肠寸断,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听鼓应官”“马走兰台”,为理想、为生活。唐宣宗大中五年,40岁的李商隐被东川节度使柳仲郢聘请入幕,任检校工部郎中和判官兼书记,而妻子又花年早逝,朋友、红颜、诗歌就是自己的最爱。仕途坎坷、知己别离,情感随风所系,随雨所流。

《夜雨寄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展现了一种朦胧美和悲剧美。“君问归期未有期”,心爱的人儿不要问了,宦海沉浮,人生漂泊,痛苦与留恋、执着与彷徨交织在一起。“巴山夜雨”首尾反复,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宦途迷离,“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怎能给情人一个确切的答案?!

自古文人多浪漫,唐朝才子最风流。因为唐代对男女之情没有太多的约束。李商隐十岁丧父,中年丧妻,他需要爱,他需要温暖,他为后人留下了一些艳情故事和艳情诗。当然,李义山还是一个真性情的男人,对爱情不像白居易、杜牧那样浪荡,表现形式也不像他们那样直白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李商隐最多是“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或者“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姚培谦在《李义山诗集签》中评《夜雨寄北》说,“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朦胧、幻灭、忧思是李商隐诗歌的一大特点,这就难怪人们对《夜雨寄北》的理解莫衷一是了。一句“何当共剪西窗烛”换一句现在流行的话,就是希望身边有个随时能说说话的人,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那个陪伴我的人去了,这思念的情绪化作思愁,随着在这夜雨之下涨起,一生坎坷爱人已去,也难怪李义山在爱人去世以后便归隐,这般爱情当真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如何不让人向往和怀念呢?

你有多久没读一首诗了?

每天五分钟,让诗歌陪伴你,帮你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提升自己

诗词,是故事也是语言。每日为你读诗,深度解析诗词里的生活和智慧

订阅关注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