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句欣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江山携手 2016-12-03

【名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全诗】

饮酒(1)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2),而无车马喧(3)。

问君何能尔(4),心远地自偏(5)。

采菊东篱下(6),悠然见南山(7)。

山气日夕佳(8),飞鸟相与还(9)。

此中有真意(10),欲辨已忘言(11)。

 

【注释】

(1)《饮酒》诗共二十首,本篇原列第五首。因为这些诗都是酒后题咏,所以总题为《饮酒》。(2)结庐:建造居室。人境:人间,世上。(3)车马喧:车马的喧闹。(4)君:作者自指。尔:这样。(5)心远:指自己与那些官场人物的心思不同。偏:僻静。(6)采菊:以供服用,古人认为服用菊花可以益寿延年。(7)悠然:闲适自得、漫不经心的样子。南山:指庐山。(8)山气:山中的气象。日夕:傍晚。(9)相与还:结伴归巢。(10)此中:指诗人此时看到的情境。真意:真理。(11)忘言:庄子《杂篇·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这是说,既然已经知道了说话的意思,何必在乎是怎么说的呢。

 

【今译】

我的房子虽然盖在人世,

但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

为什么能做到这个样子?

心远离尘世地也就偏远。

漫步到东篱下采摘秋菊,

抬起头欣然就看到南山。

傍晚的山色是多么美呀!

那归鸟都结伴翩翩飞还。

这里有真正的人生妙趣,

想说出来却忘了怎么说。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退出官场后,生活在田园之中那种怡然陶醉的心情。

前四句说出“心远地自偏”的道理,“结庐”两句一开始就给读者造成悬念:诗人“结庐在人境”,居然没有“车马喧”。在当时一些人看来,“在人境”就摆脱不了“车马喧”,若要“无车马喧”,就不能在人境。“问君”两句给出了回答。原来“而无车马喧”是说尽管人闹马嘶,车声隆隆,喧嚣异常,而诗人心不在此,也就像没有车马一样。

后半写欣赏自然景色,并从中体会到的难言的“真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一直为人激赏。诗人在东篱下信手采菊,悠然自得,精神上得到了满足;一抬头,又看到了南山。此句的妙就在无意见山,心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诗人正在陶醉之时,无意中又看到了南山的景象——“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于是他的这种怡然自得的情绪又推进了一层。这两句诗,王国维评为“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最后两句是对全诗的总结。这里的“真”也就是从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领悟到的道理。如果能够做到“心远”,在暄嚣的尘世中保持自己的节操,不为功名利禄所动。这样,就可达到“地自偏”的境界,而领悟到自然的意趣了。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早年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但时间都不长,后因厌恶官场污浊黑暗,遂退隐农村。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故后世称“陶靖节”。陶渊明生活在农村并参加一些农事活动,他的诗描写了田园风光、农家生活和闲适心情,风格平淡自然,思想深切真挚。他还写过一些表现政治理想和关心时局的诗作,有“金刚怒目”的慷慨豪放。有《陶渊明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