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明月若水ssrs 2016-12-03

《麻姑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是颜真卿楷书的代表作。

该碑立于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后遭雷电毁佚,有原拓影印本行世。碑文苍劲古朴,骨力挺拔,线条粗细变化趋于平缓,笔画少波折,用笔时出"蚕头燕尾",多有篆籀笔意。其结体因线条厚重,为了在字的中宫留出余白,以避免壅塞,不得不竭力向四周扩张,外拓的写法被推向极致。

碑旧在江西临川,明季毁于火。楷书,据传世剪裱本计共901字。

此碑楷书,庄严雄秀,历来为人所重。此时颜真卿楷书风格已基本完善,不但结体紧结,开张一任自然,而且在笔画上也从光亮规整向"屋漏痕"的意趣迈进了。欧阳修《集古录》中说:"此碑遒峻紧结,尤为精悍,笔画巨细皆有法。"

今人张彦生《善本碑帖录》称:所使拓本为横刻帖本,传宋时有原墨迹木刻本。碑刻原在江西建昌府南城县西南二十二里山顶。今已无原碑拓传世。传此帖本有大、中、小三种,因原石均佚,故难寻佳本。据载,宋刻帖本就有张之洞、何子贞、端方、罗振玉藏本和戴熙、赵子谦跋本等数种,可见此刻帖传世情况的复杂。今人马子云《碑帖鉴定》称:闻何绍基(子贞)藏宋拓本,后为颜韵伯藏,现不知为何人所藏。又称原石为雷火所破,元建昌知府梁伯达重建。然元刻本今也罕见。以后又有唐晏云本,忠义堂何氏本、黄氏本,惟唐氏刻本最善,何氏本最劣。《校碑 随笔》云:上海原石石印本,即罗振玉所藏,有张廷济跋,现也不知存于何处。

大字本,拓本。字径约5厘米,现存两种善本:其一为明藩益王朱祜滨重刻本,书法端严整肃(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二为清戴熙跋本的影印本(藏上海博物馆),点画清晰,极少漫漶。

中字本,拓本。字径近2厘米。首见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历来金石家著录,均言大、小字本,未及于中字本。元明时期未见重视,清代有多种翻刻中字本行世,已无足观。

小字本,拓本。字径1厘米左右。凡46行,901字。据张彦生《善本碑帖录》,宋刻帖不见收入小字本。明刻《停云馆帖》始收入,世传以南城刻本为贵。最早拓本为上海郭若愚藏本,石完整,字清晰,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1]

折叠 发展

后来的《颜家庙碑》浑厚过之,但宽博、端庄、刚毅、沉雄有所不及。

折叠 地位

《麻姑仙坛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典范之作,是我们学习楷书的优秀范本之一。

折叠 编辑本段 作者简介

折叠 作者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曾做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故又称"颜太师"、"颜鲁公"。

唐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唐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颜真卿家学渊源,其五世祖颜之推是北齐的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

折叠 书法特征

据载,颜真卿的书法受姻亲殷氏影响较大,又吸取褚遂良和张旭的笔法,也与怀素讨论过用笔的诀窍。中年以后,他终于突破"初唐四家"瘦硬书风的窠臼,集众家之长,出绳墨之外,创造出一种筋肉丰满、骨骼雄健的新书体,后人称之为"颜体"。其书点画厚重饱满,结体宽博端正,章法茂密丰实,体现出豪迈雄强、庄重挺拔的艺术风格。

折叠 后人评价

北宋朱长文在《续书断》中把颜真卿书尊为"神品",并说:"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折叠 编辑本段 释文

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

颜真卿撰并书

麻姑者,葛稚川《神仙传》云:王远,字方平,欲东之括苍山,过吴蔡经家,教其尸解,如蛇蝉也。经去十余年忽还,语家言:"七月七日王君当来"。过到期日,方平乘羽车,驾五龙,各异色,旌旗导从,威仪赫弈,如大将也。既至,坐须臾,引见经父兄。因遣人与麻姑相闻,亦莫知麻姑是何神也。言:王方平敬报,久不行民间,今来在此,想麻姑能暂来。有顷信还,但闻其语,不见所使人。曰:"麻姑再拜,不见忽已五百余年。尊卑有序,修敬无阶。思念久,烦信,承在彼登山颠倒,而先被记,当按行蓬莱,今便暂往,如是便还,还即亲观,愿不即去。"如此两时间,麻姑来,来时不先闻人马声。既至,从官当半于方平也。麻姑至,蔡经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顶中作髻,余髪垂之至要。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日,不可名字,皆世所无有也。得见方平,方平为起立。坐定,各进行厨。金盘玉杯,无限美膳,多是诸华,而香气达于内外,擗麟脯行之。麻姑自言:"接侍以来见东海三为桑田;向间蓬莱水,乃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陆陵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行复扬尘也。"麻姑欲见蔡经母及妇,经弟妇新产数十日,麻姑望见之,已知,曰:"噫,且止勿前。"即求少许米,便以掷之,堕地即成丹沙;方平笑曰:"姑故年少,吾了不喜复作此曹狡狯变化也。"麻姑手似鸟爪,蔡经心中念言:背蛘时,得此爪以杷背,乃佳也。方平已知经心中念言,即使人牵经鞭之,曰:"麻姑者神人,汝何忽谓其爪可以杷背耶?"见鞭着经背,亦不见有人持鞭者。方平告经曰:"吾鞭不可妄得也。"大历三年,真卿刺抚州,按图经南城县有麻姑山,顶有古坛,相传云麻姑于此得道。坛东南有池,中有红莲,近忽变碧,今又白矣;池北下坛,傍有杉松,松皆偃盖,时闻步虚钟磬之音;东南有瀑布,淙下三百余尺;东北有石崇观,高石中犹有螺蚌壳,或以为桑田所变;西北有麻源,谢灵运诗题: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恐其处也;源口有神,祈雨辄应。开元中,道士邓紫阳于此习道,蒙召入大同殿修功德。廿七年,忽见虎驾龙车,二人执节于庭中,顾谓其友竹务猷曰:"此迎我也,可为吾奏,愿欲归葬本山。"仍请立庙于坛侧,玄宗从之。天宝五载,投龙于瀑布,石池中有黄龙见,玄宗感焉,乃命增修仙宇真仪,侍从云鹤之类于戏。自麻姑发迹于兹,岭南真遗坛于龟源,花姑表异于井山,今女道士黎琼仙,年八十而容色益少,曾妙行梦琼仙,而飡花绝粒。紫阳侄男曰:德诚,继修香火;弟子谭仙岩,法箓尊严。而史玄洞,左通玄,邹郁华,皆清虚服道。非夫地气殊异,江山炳灵,则曷由纂懿流光,若斯之盛者矣。真卿幸承余烈,敢刻金石而志之,时则六年夏四月也。

折叠 编辑本段 结体特征

要临写好《麻姑仙坛记》,除了对其笔画特征有一个明确的理解外,还必须掌握其基本的结体特征。这里将简单介绍它的结体特征。

《麻姑仙坛记》的结体特征《麻姑仙坛记》的结体特征1.结构下压,静中寓动。《麻姑仙坛记》中的每个字,其结构极尽变化,但其中有许多字是重心下移,妙在平中见奇,给人以一种端庄、憨厚的感觉,越看越让人觉得可爱。而且有些字的笔画处理非常到位,静中寓动,妙趣横生。如下图中的"半"、"华"二字。

2.四角撑满,端严紧密。《麻姑仙坛记》的结体笔势开张,四满方正。其笔画组合疏密均匀,严整不懈,平稳雄健。如下图中的"倒"、"蔡"二字。

3.凝重古朴,寓巧于拙。清傅山云:"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这在理论上给人一种新的审美观点。然而颜真卿却早就将这一审美观念付诸于其书法作品中,《麻姑仙坛记》便是很好的-例。如下图中的"何"字、"麻"字,这蓄势藏锋的笔法,分熔篆铸的线条,还有这气势恢弘的结体,无不显示出它的"拙"味。此外,我们在品味其"拙"的同时,还能感觉到"巧"的气息。

4.体态沉雄,气象恢弘。《麻姑仙坛记》中,每个字都是体态沉雄,气象恢弘,这是该碑结体上的一个奥妙。尤其是在一些左右结构的字上,它并不讲求穿插,而是恰恰相反,尽量在体态上使左右各自独立,但神情上又要形成艺术整体,这样就使得该碑沉雄、圆浑而又苍老。如下图中的"颜"、"谓"二字。

折叠 编辑本段 结体分析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风格拙朴古雅、内敛含蓄,融篆籀之气于楷法,线条如万岁枯藤,结体宽博大方,寓奇逸于刚正,真可谓苍古沉雄,筋骨尽备,内蕴宏博,仪态万端。下面我们对单个字进行分析。

图中的"日"字,结体高雄,取篆之纵势,法隶之宽博。仔细审视,其左竖如篆竖微倾,横画起笔不与竖画相接,折画折中带转,重筋含骨。其竖画如弩,直中见弧,中横圆厚,下横左实右虚,与上横左虚右实相映成趣,使端庄之中透出灵气,呈意密形疏之意象。

图中的"光"字,可以说是以篆意入楷的典型范例。"火"部借篆形,结体高伟轩昂。整个字布白上密下疏,笔画沉重、坚实、劲挺、拙涩。其点画各具其法,笔势纵横有象,临写时要留心浑宏气质的表现,不可写得圆、嫩、弱、乏。

图中的"往"字,左右两竖均着意向外写开,形成笔画四周布满、中间空阔、全字撑足之形势。此字除左部写得特别峻伟、右部写得方正而参差外,尤为惊绝处是最后-一横的斜仰写法,看上去给人以向外纵去的动感。

图中"海"字四角占满,撑成浑宏格式,给人以体格坚实、精神充沛之感。细观之,我们又会发现,此字右部上下分开,虚白有"海阔天空"之朗;左右错位,使中部有"虚怀若谷"之概。全字密处凝于右下部,中上部却十分空疏,真是宽处愈宽、密处愈密。右部"每"上边-短撇落笔千钧,使空处不虚;下边笔画提笔着大力写细挺,使密处不迫。这种疏处造密、密处令疏的手法,实令人赞叹。其中间一横左探,以使左右紧挽不至涣散;下面横画收笔顿收,更使全字向外扩张之力加强,令人心蔼神驰。

《麻姑仙坛记》的结体分析《麻姑仙坛记》的结体分析图中的"在"字用笔直取古文凝重之趣,复加掀雷揭电之势。该字结体雄峻而又有"对此若倒东南倾"之险,中间留白特整特疏,且与四周留白相连接,甚有太庙穹苍、浩气流走之势。全字既雄且险,留白弥满且疏。

图中的"成"字给人以雍容宽博的感觉。其左撇与戈钩的支撑,使全字形成均衡对称体态;横画上移,钩画写满,撇画加长,使全字气格充沛。由于此字用笔坚实沉稳,留白形状整且圆浑,故给人以平和端庄之感。

图中的"其"字结体中正宽博,用笔厚重沉雄。其用笔按中见提,左轻右重,笔画于规整中有长短之别,下面两点略偏右,使字在谨严中见活气。

图中的"立"字用笔端正,方圆互见,结体伟岸、谨严。其点画起笔较高;上横画稍长,使整个格局显得饱满;两点取篆之意,似隶之形,高且内倾;长横斜落笔,使起笔处呈方形,整个横画直劲,骨力甚强,收笔微作点状,圆按回锋,使之充满篆籀之气。

图中"王"字稳重高阔,上横下覆,下两横微仰,取篆之意,平稳中有变化,读之感到威而不猛,有庄重沉穆之势。

图中的"而"字体格舒展博大,用笔尤显刚劲。该字横画较长,将上部占满,致成宽博格局;撇画偏左,又透险势,下部稳实坚劲,四竖笔有垂露、有悬针,或上粗、或下重,无一同者;钩画坚实劲利,锐气中见沉稳。

《麻姑仙坛记》的书法是后人临习的优秀范本,碑刻对后世书坛名家有着不可估量的借鉴价值。

折叠 编辑本段 笔画特征

颜真卿书法作品众多,风格多样,绝少雷同,但总体上都表现出雄厚、庄重、郁勃的风貌。《麻姑仙坛记》的用笔以篆法入楷,骨力挺拔,起笔、收笔多藏头护尾,精力内蕴,含而不露。下面将具体分析各种笔画的特征,以便进一步帮助大家临写。

1.点画

点是构成汉字的一种重要笔画,许多笔画都是由点而出,由点而收。点在"永字八法"中叫做"侧",因笔锋顾左瞰右,审其势而侧之,故称之"侧"。王羲之云:"倘一点失所,若美入之病一目;-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眩。"积点成画,积画成字,积字成篇,由是可见,要学好书法,就必须先把点学好。《麻姑仙坛记》中点画写法多变,形态上有方、圆、长、横、斜、挑诸多种类,但每画无不落笔峻劲,呼应庄和。

右侧点是该碑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如左图中"字"字上点。这种点画状如瓜子,上光下圆,如欲滴之露,富有张力美。有时,该点略微弯曲,以显柔劲之姿。

左侧点是该碑中独具特色的一种点画,其位置与右侧点一样,距离字中心较远,充分体现了颜字内松外紧的特点。如左图中"少"字左点。

《麻姑仙坛记》中的点变化多样,如左图中"被"字首点以短横来替代,"麻"字上点则变为竖点,"亦"字左下点变为挑点。即使是同样的曾头点,在该碑中也是变化无穷,如左图中"弟"字上两点写成"八"字状,这是颜字的通用写法,该碑也不例外;但"并"字上两点却写成了两小撇,一出锋锐一出锋钝;到了"美"字,则又变化成"羊首法",这是借鉴篆法的写法,使字更显生动。当有三点在-起时,它又用三小直并列来代替,如左图中"经"字左下三点;而该字的右部几点则以行书笔意将上下两点连写,使整个字显得非常灵动。 宋拓小字麻姑仙坛记【日本三井文库藏】宋拓小字麻姑仙坛记【日本三井文库藏】《麻姑仙坛记》中的点画还有许多不同的写法,临写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注意归纳。

2.横画

横画在"永字八法"中称"勒",它主要起字的骨架作用。南宋姜夔云:"横直画者,字之体骨。"王羲之对横画的写法也有这样的论述:"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

《麻姑仙坛记》中的横画,均取斜势,左低右高,但角度不大,起笔处多见方笔,收笔时则以圆笔藏锋为主。其横画并无《勤礼碑》那样强烈的粗细对比,而以相近的笔画精心排列,显得沉稳、端庄。如果有几个横画并列一字中,也无《勤礼碑》中左尖、右尖之变化,-任粗细如一,更显挺拔雄健、古朴凝重。

该碑中横画的变化多见于行笔过程中,书写时,笔锋稍有抖动,不是-滑而过、平铺直叙,需略带些"屋漏痕"之意。其粗细变化莫测,韵味无穷,忽而左边粗,忽而右边粗,忽而中间粗,运笔熟中带生。多横的字,其横画上下间距均匀,左右参差不齐,长短配合,在变化中体现生动自然。

右图中,"十"字长横用分法行笔,笔毫平铺,万毫齐力,故笔画显得很精劲;"手"字下横起笔重而粗,收笔圆而较轻,与中间短横形成明显对比;而"言"字和"王"字,其横画较多,但它们却极尽变化,无一笔雷同,兼用篆籀、古隶笔法人楷,故其笔画显得质重遒厚。

总的来说,《麻姑仙坛记》中横画的起笔较慢,在运笔时速度比起笔适当快些,以便产生力度,藏锋收笔稍慢,以避轻飘板滞。这些都是在临写该碑时要注意的问题。

3.竖画

《麻姑仙坛记》的笔画特征《麻姑仙坛记》的笔画特征竖画在汉字结构中起支柱作用。古人云:"竖如万岁枯藤。"因此,竖在结字中占重要位置。《麻姑仙坛记》中的竖画,由于所处的部位不同,因此笔法、笔势也不尽相同:如处于字的左边,则向左弯曲;如处于字的右边,则一般向右弯曲,以取得外拓之势。如右图中"山"字的竖画微向左靠,其形状则微微向左弯曲。右图中的"川"字,中间竖为垂露竖,起笔重按,中锋向下行笔,最后回锋收笔,形同水滴,垂而不落,而第三笔则为悬针竖,用笔健挺浑厚,两竖与竖撇并立,使该字有顶天立地之态。

4.撇画

撇在"永字八法"中称为"掠",取飞燕掠檐而下之意。其出锋时要爽利展开,但力量要送到,不可虚尖。唐太宗李世民曰:"为撇必掠,贵险而劲。"《麻姑仙坛记》中的撇画逆锋着纸,随即顿笔,顺势中锋力行,逐渐提收,力送笔端,沉着矫健,如断犀象之牙,无半点靡弱之气。

下图中,"方"字撇画用篆籀法,行笔时笔亳亦铺亦堆,笔象沉郁雄强;而"爪"字上撇为短撇,逆锋起笔后极力两面削锋出笔,劲速锋锐;"大"字为长弧撇,其弧度较匀称,而且.筋骨苍劲、坚韧、厚重;"威"字左撇则是回锋撇,是该碑较为典型的一种撇画,用篆籀法向左下弧行,笔行至下钩处,即提笔略缩回,继续循势向左下顿笔圆足后退回,待笔直锋正、蓄势已足后,用爆发力向左或左上方超出,使出锋处锐如短刺。

5.捺画

《麻姑仙坛记》的笔画特征《麻姑仙坛记》的笔画特征捺在"永字八法"中称为"磔"。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云:"捺为磔者,勒笔右行,铺平笔锋,尽力开散而急发之。"唐太宗也云:"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亳。"

《麻姑仙坛记》中的捺画独具特色,与颜真卿其他帖中的捺法有较大区别。其尾部捺脚变化最为丰富,似乎有两个锋尖,一长一短,中间凹陷,笔画的腰部有时略显侧锋,下部边缘出现折线状,捺脚处具有一种金石韵味的残缺美。

下图中"及"字捺画为斜捺。此种捺如向下凸的弧线,有时在后面还有一小段直线,行笔往下而锋乃渐开,画亦渐粗,至三分之二处画已最粗,驻笔微顿,缩回,再拖锋出笔,显得老练遒劲。下图中"之"字的捺画是平捺,一波三折、"蚕头燕尾",粗细、方向也随势调整,战笔外发,得意后徐徐出之,古意盎然。

6.钩画

《麻姑仙坛记》的笔画特征《麻姑仙坛记》的笔画特征钩在"永字八法"中称"趯",即跳跃的意思。王羲之云:"钩如劲松倒折,落挂石崖。"清包世臣云:"钩之超者,如入之趯脚,其力初不在脚,猝然引发,而全力遂注脚尖,故钩末断不可作飘势挫锋,有失趯之义也。"

《麻姑仙坛记》中的钩画特征是钩尖短小尖利,状如鸟嘴,下部重顿,呈垂露状,古朴浑厚。有些钩稍出锋,有些钩干脆不出锋,将其隐迹于竖中,含蓄而凝重,筋力内含,锋隐势存。在写钩时,还要特别注意此碑用笔的一个重要特征--篆籀、古隶法。如左图"色"字、"忽"字、"求"字的钩画。

7.折画

折画是由横画和竖画组合而成的笔画,写好该画的关键是要把两笔的结合处写好。《麻姑仙坛记》中的折画以圆折为主,缓折轻顿,横与竖的粗细差别不大。它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如左图中的"神"字,此折内外皆圆,完全是运用篆书的书写技巧;第二种折是外圆内方折,如左图中的"再"字;第三种如左图中的"便"字,折分成两笔完成,先写横画,至折处再起笔写竖,两笔之间笔断意连

8.挑画

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指出:"挑趯者,字之步履,欲其沉实,或长,或短,或向上,或向下,或向左,或向右,或轻出而肖斜,或随衄而峻发,名随字之用处。"《麻姑仙坛记》中的挑咽变化丰富,但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起笔较重,出锋较短,尤其是"三点水"中的挑画更为明显,给人以犀利、刚劲的感觉。如左图中"汝"字:"括"字、"瀑"字的挑画。

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