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上午,绿春县哈尼文化研究所、哈尼文培训学校揭牌仪式在县博物馆举行,省政协常务副主席白成亮同志和县委书记李国民同志为绿春县哈尼文化研究所揭牌,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哈尼族研究所秘书长李泽然同志,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涛同志为绿春县哈尼文培训学校揭牌。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涛同志主持会议。 揭牌仪式上,白成亮作重要讲话。他强调,“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绿春县委、政府在巩固边防、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等诸多方面作出了高超的执政能力。提出“1666”发展思路,其中“六张名片”“中国哈尼城”“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等新理念紧扣哈尼文化主题,绿春县哈尼文化研究所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更是广大绿春哈尼同胞众望所归的夙愿,延续千年的哈尼文化将得到传承和保护。绿春作为世界哈尼人最集中居住的地方,国务院确定的哈尼语标准音所在地,原始宗教阿倮欧滨祭祀点,哈尼族神话《都玛简收》流传地,长街古宴之乡,传统哈尼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要挖掘这些哈尼特色文化,让世界了解这个古老的民族,以唤起国内外各界人士更加关注和重视对哈尼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白成亮指出,绿春县哈尼文培训学校的成立,将通过“哈尼文进机关、进学校、进村寨”送教行动,营造“讲哈尼语、写哈尼文”良好氛围,从而抢救濒危的哈尼族语言,让消失的母语绝处逢生。 白成亮对传承发展哈尼文化提出要求,在宣传绿春风土人情、挖掘文旅融合上抓特色;在培养本土人才、乡土文化上创新篇;在发挥生态优势、擦亮绿色名片上求突破。 李国民为揭牌仪式致辞。他强调,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成立绿春县哈尼文化研究所、哈尼文培训学校,是传承和发扬哈尼文化的现实需要,是广大哈尼/阿卡人的殷切期盼,更是当代哈尼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李国民要求,传承和发展好哈尼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始终倡导民族文化“价值共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要始终注重民族文化“价值保存”,坚守哈尼民族文化的根与魂;要始终追求民族文化“价值再生”,致力于民族文化事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同步繁荣、互助发展;要始终不忘初心,走好当代哈尼人传承和发展哈尼文化的新长征路。 揭牌仪式上,白碧波、白居舟、卢保和、杨学真4人被聘为绿春县哈尼文化研究所顾问,龙元昌、陈拉抽、李建芬3人被聘为绿春县哈尼文培训学校教师。 中央省州领导、老师及嘉宾32人应邀参加会议,李捌先、何玉才、朱伟才、白迷诺、李批龙、朱文学等县级领导出席揭牌仪式,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文广局、县民宗局、阿倮欧滨传承协会、哈尼神山阿倮欧滨规划设计方等部门负责人参加揭牌仪式。 图文来源:十月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