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移动的5G C-RAN白皮书

 BGND 2016-12-04



本报告的作者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黄宇红、易芝玲、崔春风、黄金日、段然、唐华斌、袁雁南、孙军帅、孔令斌、白常明、任容玮、倪蔚辰、王莹莹、黄学艳、高从文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周彧、帅杨来、邵书滨、黄云新、赵然、韩源、朱木洪、杨兵、朱家俊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向际鹰、黄河、钟小武、李锐、彭为国、王雪松、瞿艳秀、陈东、张茂鹏、李蕾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刘华玲、王浩娟


诺基亚通信系统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张萍、胡肠、于飞、贺敬、钱远盛、刘士东、缪德山、沈杰、刘延辉


博通有限公司:何宗应、高艳锦、王娜


英特尔公司:Caroline Chan、Andrew Chih Howe Khor、李保前、黎瑞晰、杨峰、张晓文、张旭、周轶刚


风河系统公司:Cil Hellmann、张晓华


红帽软件(北京)有限公司:王钧、刘鹏


思博伦通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王岩


赛灵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Sassan Ahmadi、Harrison Zou、宗家友、阮铭


本报告指引5G C-RAN下一步工作的重要方向性文件


5G微信公众平台(ID:angmobile)了解到,中国移动的5G C-RAN白皮书详细介绍了5G C-RAN的需求、架构、挑战。该白皮书还指出:中国移动期望在统一5G C-RAN理解的基础上推进多厂商的联合研究和标准化工作推动与其它标准化组织的合作和共享促成5G C-RAN产业的成熟中国移动期待在2018年底实现5G C-RAN的准商用设备,并具备组网试验的能力,并与其它5G技术同步组网试验,推动5G技术及网络的成熟



前言



 5G C-RAN的需求



5G C-RAN的基本概念



5G C-RAN关键技术的考虑



总结


白皮书介绍了C-RAN的演进,即5G C-RAN的概念技术研究的目标、以及关键技术的思考。作为指引下一步工作的重要方向性文件,我们期望可以为读者更好地理解C-RAN技术研究工作提供帮助,但由于编者能力限制,且相关工作并未完全展开,因此所对涉及内容的思考还不是很全面,我们希望可以抛砖引玉激起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


借此白皮书,我们诚挚地邀请所有移动运营商、电信设备厂商、传统IT系统厂商、以及关注C-RAN云网络研究的产业公司和学术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到C-RAN无线网络云化的研究中,共同推动C-RAN云化网络设备和网络架构早日成熟


喜欢
关注我们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