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龙江:植物

 尤里蒙提 2016-12-04
二、植物


  黑龙江省南北跨越中温带、寒温带两个热量带,东西横贯湿润、半湿润、半干旱3个湿度带,故植物种类繁多。黑龙江省共有高等植物184科、739属、2400种(包括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种子植物1764种、644属、111科,占全国总种数的7.2%、642属,占全国总属数的22%、110科,占全国总科数的37%。种子植物中被子植物107科、636属、1747种;裸子植物4科、8属、17种。全省植物分别属长白植物区系(小兴安岭南部、东部山地、三江平原)、大兴安岭植物区系(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北部)、蒙古植物区系(松嫩平原)。植被类型有森林、森林草甸、草甸草原,此外还有隐域性草甸和沼泽。
  黑龙江省境内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是:大兴安岭北部(伊勒呼里山脉以北)为寒温带针叶林,此类型以南的小兴安岭及东部山地为温带针阔混交林,南北显现鲜明的纬度地带分布规律。在中温带区域内,从东部湿润地区往西部半干旱地区依次出现湿润的针阔混交林带(东部山地)、森林草甸带、半湿润半干旱的草甸草原带和草原带。
  张广才岭主峰大秃顶子,海拔1700米以上,在其附近产生较明显的植物垂直地带性分布。从下部的红松阔叶混交林带开始,往上依次为暗针叶林(云杉,冷杉林)带、灌丛矮曲林带(主要为块状岳桦矮曲林)。


  (一)森林资源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品种齐全,林质优良,是全国最大的林区和木材供应基地。全省有森林面积23985万亩,占全国的13.3%;森林总蓄积量14.58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5.6%;森林覆被率达35%。1983年木材总产量1645万立米,占全国木材总产量的31.4%。木材蓄积量,森林复盖率和木材产量都居全国首位。森林集中分布在兴安山地与东部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太平岭、完达山等地。森林植物茂盛、树种繁多。主要类型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树的种类有100多种,使用和经济价值较高的有50多种,其中红松、白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等树种,为国内外少有的珍贵树种。
  在针叶林方面,兴安落叶松林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北部,海拔100-1400米之间都有分布,是黑龙江省寒温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主要乔木树种以兴安落叶松为主,还有少量的樟子松、山杨、白桦。下木主要有偃松、杜鹃、红瑞木、稠李、丛桦等。
  云杉林主要分布在张广才岭、小兴安岭的中山区及河谷两岸。大兴安岭的河谷中也有少量分布。主要乔木树种以鱼鳞云杉为主,其次是红皮云杉(大兴安岭),同时混有臭松、红松、兴安落叶松、枫桦、白桦等。下木有花楷槭、黄花忍冬、红瑞木、毛赤杨、空心柳、珍珠梅、东北茶塚子等。
  樟子松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海拔900米以下的山脊和向阳陡坡。树种以樟子松为主,混有兴安落叶松和白桦。一般多呈小块状纯林与兴安落叶松林混交分布,下木以大叶杜鹃为主。
  在针阔叶混交林方面,主要可分为红松阔叶混交林和蒙古栎兴安落叶松林。
  红松阔叶混交林集中分布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太平岭地区,是黑龙江省中温带湿润地区地地带性植被类型。主要针叶树种以红松为主,并混有多种阔叶树,常见的有紫椴、青楷槭、花楷槭、蒙古栎、白牛槭、拧筋槭、花曲柳、刺楸、千金鹅耳枥等。下木有毛榛子、胡枝子、杜鹃。小兴安岭红松阔叶混交林,树种组成单一,东部山地红松阔叶混交林树种组成繁多。
  蒙古栎兴安落叶松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东部,与小兴安岭的红松阔叶混交林相连地带,是向大兴安岭的兴安落叶松林的过渡类型。树种以蒙古栎和兴安落叶松占优势,其中混有黑桦、白桦、樟子松。下木主要有杜鹃、越桔、胡枝子等。
在阔叶林方面,主要可分为阔叶混交林、蒙古栎林和杨、桦林3类。
  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张广才岭、老爷岭、太平岭、完达山、小兴安岭地区,是红松阔叶混交林经采伐或火烧之后的次生林,树种组成复杂,林中主要树种有蒙古栎、紫椴、糠椴、黄菠萝、水曲柳、色木槭、胡桃楸、白桦、山杨、春榆、黄榆等,灌木层种类繁多。
  蒙古栎林大部分是阔叶混交林经采伐和火烧之后形成的次生林。林中以蒙古栎为主,混有紫椴、糠椴、色木槭、黑桦等。分布在张广才岭、完达山及小兴安岭南部的蒙古栎林比分布在大兴安岭东部和小兴安岭西部的蒙古栎林混有较多的阔叶树。除上述树种之外,还有春榆、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等。
  杨、桦林在黑龙江省山地均有分布,是红松阔叶混交林一再受到破坏或火烧后由山杨和白桦形成的混交林。有时两者可分别形成纯林,白桦林分布较广。
  由于长期大量采伐,黑龙江省的森林资源呈下降趋势,无论是大兴安岭林区的兴安落叶松林还是小兴安岭林区的红松针阔混交林,森林资源均日益减少,而且引起了所在地域生态环境的变化。例如伊春林区原设计采伐量是每年498万立方米,但年生产量却是600万立方米,采伐量超过森林生长量的1.6倍,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解功能丧失。伊春林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森林采伐面积累计已达整个林区面积的89%,只剩下11%的地方,尚可称为处女地。这种过量采伐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反映在气候变化,是降水量减少,气温逐年偏高。也反映在动植物资源种类减少,如50年代这里还是东北虎的主要产地,现已难觅踪影。其他大型食肉动物也普遍减少,造成鼠害严重、威胁着森林生长,伊春林区南岔局的樟子松人工林鼠害率达96.7%,死亡率达81.9%。


  (二)草原、草甸和沼泽植被


  黑龙江省还有丰富的草原植被、草甸植被和沼泽植被。草原植被情况已在第四节草原部分述及。
  草甸植被集中分布在三江平原、穆棱河--兴凯湖平原,此外在山间盆地及各大河流的漫滩也有斑块状、条带状分布。在地形部位较高地区以中生植物占绝对优势。主要草本植物有:小叶樟、广布野碗豆、小白花地榆、黄花菜、银莲花、啮叶凤毛菊、蚊子草、紫苑、走马芹等;局部低洼地段有水毛莨、小叶樟、芦苇、沼柳等。
  沼泽与苇塘植被,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兴凯湖平原、乌裕尔河下游一带,因地势低洼,受地表积水与地下水影响而形成,大量生长苔草、小叶樟和芦苇等。黑龙江省的沼泽和苇塘众多,水面资源很大,具有生长芦苇的良好自然条件,全省苇塘面积416万亩,居全国第一位。其中芦苇生长面积240万亩,主要分布在嫩江、合江及绥化地区。芦苇平均亩产约90公斤,其中林甸、泰来和齐齐哈尔市亩产量高达200公斤。全省芦苇年产量达21万吨。其中国家收购12万吨左右,占总产量的57%。芦苇是良好的造纸原料,但目前黑龙江省利用程度较低,资源浪费比较严重。


  (三)食用药用植物和濒危植物


  黑龙江省食用的真菌类有:松茸、黑木耳、猴头蘑、元蘑、榛蘑等。野菜类有:蕨菜、黄瓜香、桔梗、猴腿蕨、刺老芽、黄花菜、山韭菜等。野果类有:山核桃、红松籽、毛榛、刺玫果、山葡萄、树莓、草莓、都柿、山丁子、山里红、狗枣、软枣等。其中松茸又名松菇,肉质细腻,甜润甘滑,且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有抗癌药效,在国外有野生蘑菇王之称。山葡萄含有10%左右的葡萄糖、果糖等糖类和多种氨基酸,为理想的酿酒原料,黑龙江省山区各县均有分布,资源极为丰富。都柿分布在大小兴安岭湿润的沼泽地,资源也很丰富。其果汁酿成的黑豆蜜酒,风味独特,销路很广。木耳、蘑菇等野生菌类的人工栽培发展很快。灌木浆果黑加伦,在黑龙江省已有七、八十年栽培历史,它含有多种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为酿酒佳品。
  黑龙江省药用植物约有627种、387属、108科。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有107种。药用植物分布遍于全省山区、丘陵、草原,主要集中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4个山区及松嫩草原。
  二、植物


  黑龙江省南北跨越中温带、寒温带两个热量带,东西横贯湿润、半湿润、半干旱3个湿度带,故植物种类繁多。黑龙江省共有高等植物184科、739属、2400种(包括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种子植物1764种、644属、111科,占全国总种数的7.2%、642属,占全国总属数的22%、110科,占全国总科数的37%。种子植物中被子植物107科、636属、1747种;裸子植物4科、8属、17种。全省植物分别属长白植物区系(小兴安岭南部、东部山地、三江平原)、大兴安岭植物区系(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北部)、蒙古植物区系(松嫩平原)。植被类型有森林、森林草甸、草甸草原,此外还有隐域性草甸和沼泽。
  黑龙江省境内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是:大兴安岭北部(伊勒呼里山脉以北)为寒温带针叶林,此类型以南的小兴安岭及东部山地为温带针阔混交林,南北显现鲜明的纬度地带分布规律。在中温带区域内,从东部湿润地区往西部半干旱地区依次出现湿润的针阔混交林带(东部山地)、森林草甸带、半湿润半干旱的草甸草原带和草原带。
  张广才岭主峰大秃顶子,海拔1700米以上,在其附近产生较明显的植物垂直地带性分布。从下部的红松阔叶混交林带开始,往上依次为暗针叶林(云杉,冷杉林)带、灌丛矮曲林带(主要为块状岳桦矮曲林)。


  (一)森林资源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品种齐全,林质优良,是全国最大的林区和木材供应基地。全省有森林面积23985万亩,占全国的13.3%;森林总蓄积量14.58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5.6%;森林覆被率达35%。1983年木材总产量1645万立米,占全国木材总产量的31.4%。木材蓄积量,森林复盖率和木材产量都居全国首位。森林集中分布在兴安山地与东部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太平岭、完达山等地。森林植物茂盛、树种繁多。主要类型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树的种类有100多种,使用和经济价值较高的有50多种,其中红松、白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等树种,为国内外少有的珍贵树种。
  在针叶林方面,兴安落叶松林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北部,海拔100-1400米之间都有分布,是黑龙江省寒温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主要乔木树种以兴安落叶松为主,还有少量的樟子松、山杨、白桦。下木主要有偃松、杜鹃、红瑞木、稠李、丛桦等。
  云杉林主要分布在张广才岭、小兴安岭的中山区及河谷两岸。大兴安岭的河谷中也有少量分布。主要乔木树种以鱼鳞云杉为主,其次是红皮云杉(大兴安岭),同时混有臭松、红松、兴安落叶松、枫桦、白桦等。下木有花楷槭、黄花忍冬、红瑞木、毛赤杨、空心柳、珍珠梅、东北茶塚子等。
  樟子松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海拔900米以下的山脊和向阳陡坡。树种以樟子松为主,混有兴安落叶松和白桦。一般多呈小块状纯林与兴安落叶松林混交分布,下木以大叶杜鹃为主。
  在针阔叶混交林方面,主要可分为红松阔叶混交林和蒙古栎兴安落叶松林。
  红松阔叶混交林集中分布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太平岭地区,是黑龙江省中温带湿润地区地地带性植被类型。主要针叶树种以红松为主,并混有多种阔叶树,常见的有紫椴、青楷槭、花楷槭、蒙古栎、白牛槭、拧筋槭、花曲柳、刺楸、千金鹅耳枥等。下木有毛榛子、胡枝子、杜鹃。小兴安岭红松阔叶混交林,树种组成单一,东部山地红松阔叶混交林树种组成繁多。
  蒙古栎兴安落叶松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东部,与小兴安岭的红松阔叶混交林相连地带,是向大兴安岭的兴安落叶松林的过渡类型。树种以蒙古栎和兴安落叶松占优势,其中混有黑桦、白桦、樟子松。下木主要有杜鹃、越桔、胡枝子等。
在阔叶林方面,主要可分为阔叶混交林、蒙古栎林和杨、桦林3类。
  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张广才岭、老爷岭、太平岭、完达山、小兴安岭地区,是红松阔叶混交林经采伐或火烧之后的次生林,树种组成复杂,林中主要树种有蒙古栎、紫椴、糠椴、黄菠萝、水曲柳、色木槭、胡桃楸、白桦、山杨、春榆、黄榆等,灌木层种类繁多。
  蒙古栎林大部分是阔叶混交林经采伐和火烧之后形成的次生林。林中以蒙古栎为主,混有紫椴、糠椴、色木槭、黑桦等。分布在张广才岭、完达山及小兴安岭南部的蒙古栎林比分布在大兴安岭东部和小兴安岭西部的蒙古栎林混有较多的阔叶树。除上述树种之外,还有春榆、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等。
  杨、桦林在黑龙江省山地均有分布,是红松阔叶混交林一再受到破坏或火烧后由山杨和白桦形成的混交林。有时两者可分别形成纯林,白桦林分布较广。
  由于长期大量采伐,黑龙江省的森林资源呈下降趋势,无论是大兴安岭林区的兴安落叶松林还是小兴安岭林区的红松针阔混交林,森林资源均日益减少,而且引起了所在地域生态环境的变化。例如伊春林区原设计采伐量是每年498万立方米,但年生产量却是600万立方米,采伐量超过森林生长量的1.6倍,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解功能丧失。伊春林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森林采伐面积累计已达整个林区面积的89%,只剩下11%的地方,尚可称为处女地。这种过量采伐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反映在气候变化,是降水量减少,气温逐年偏高。也反映在动植物资源种类减少,如50年代这里还是东北虎的主要产地,现已难觅踪影。其他大型食肉动物也普遍减少,造成鼠害严重、威胁着森林生长,伊春林区南岔局的樟子松人工林鼠害率达96.7%,死亡率达81.9%。


  (二)草原、草甸和沼泽植被


  黑龙江省还有丰富的草原植被、草甸植被和沼泽植被。草原植被情况已在第四节草原部分述及。
  草甸植被集中分布在三江平原、穆棱河--兴凯湖平原,此外在山间盆地及各大河流的漫滩也有斑块状、条带状分布。在地形部位较高地区以中生植物占绝对优势。主要草本植物有:小叶樟、广布野碗豆、小白花地榆、黄花菜、银莲花、啮叶凤毛菊、蚊子草、紫苑、走马芹等;局部低洼地段有水毛莨、小叶樟、芦苇、沼柳等。
  沼泽与苇塘植被,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兴凯湖平原、乌裕尔河下游一带,因地势低洼,受地表积水与地下水影响而形成,大量生长苔草、小叶樟和芦苇等。黑龙江省的沼泽和苇塘众多,水面资源很大,具有生长芦苇的良好自然条件,全省苇塘面积416万亩,居全国第一位。其中芦苇生长面积240万亩,主要分布在嫩江、合江及绥化地区。芦苇平均亩产约90公斤,其中林甸、泰来和齐齐哈尔市亩产量高达200公斤。全省芦苇年产量达21万吨。其中国家收购12万吨左右,占总产量的57%。芦苇是良好的造纸原料,但目前黑龙江省利用程度较低,资源浪费比较严重。


  (三)食用药用植物和濒危植物


  黑龙江省食用的真菌类有:松茸、黑木耳、猴头蘑、元蘑、榛蘑等。野菜类有:蕨菜、黄瓜香、桔梗、猴腿蕨、刺老芽、黄花菜、山韭菜等。野果类有:山核桃、红松籽、毛榛、刺玫果、山葡萄、树莓、草莓、都柿、山丁子、山里红、狗枣、软枣等。其中松茸又名松菇,肉质细腻,甜润甘滑,且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有抗癌药效,在国外有野生蘑菇王之称。山葡萄含有10%左右的葡萄糖、果糖等糖类和多种氨基酸,为理想的酿酒原料,黑龙江省山区各县均有分布,资源极为丰富。都柿分布在大小兴安岭湿润的沼泽地,资源也很丰富。其果汁酿成的黑豆蜜酒,风味独特,销路很广。木耳、蘑菇等野生菌类的人工栽培发展很快。灌木浆果黑加伦,在黑龙江省已有七、八十年栽培历史,它含有多种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为酿酒佳品。
  黑龙江省药用植物约有627种、387属、108科。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有107种。药用植物分布遍于全省山区、丘陵、草原,主要集中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4个山区及松嫩草原。
  黑龙江省出产的药材主要有:防风、龙胆草、黄芪、黄柏、五味子、人参、党参、平贝、甘草、刺五加、桔梗、柴胡、山龙、山杏、满山红、黄芩、知母、远志、大力子、蒲公英、玉竹、赤芍、仓术、寄生、车前子、芡实、紫苑、独活、细辛等。其中草原药材防风、龙胆草、甘草、桔梗、知母、柴胡、黄芩;山区药材人参、五味子、党参、刺五加、满山红、黄柏、平贝、细辛、黄芪共16种列为国家保护资源,这些药材的产量和质量都居全国首位。
  为了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有计划地发展种植药材,黑龙江省已建立了人参、黄芪、平贝、党参、芡实、红花等生产基地635处,野生药材保护区17处。同时还积极地开发了野生植物药材家种和南药引种试种工作。人参、防风、桔梗、平贝、细辛、黄芪、党参、大力子等药材由野生变家植获得了成功。长期依靠外地供应的川芎、枸杞、生地、独角莲、冬花、板兰根等16种药材已引种、试种成功,扩大了黑龙江省药用植物资源。
  黑龙江省药用植物资源,不仅保证省内需要,还支援了外省和出口。其中防风、黄柏、刺五加、满山红、寄生、车前子的调出量占全国第一位;人参、仓术、龙胆草、赤芍、蒲公英的调出量占第二位;黄芩、五味子和玉竹占第三位;大力子及黄芪分别占第四位和第五位。
  黑龙江省有多种野生珍稀濒危植物已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人参为东北"三宝"之首。野生人参随着生态条件的破坏及人为的过度采挖,在东北地区已极为罕见,濒于灭绝的边缘,因此,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种。此外,被列入二级保护的有岩高兰(稀有种)和狭叶瓶尔小草(渐危种);被列入三级保护的有牛皮杜鹃、野大豆、兴凯湖松、樟子松、刺五加、黄蓍、黄檗、核桃秋、水曲柳、钻天柳、天麻、草苁蓉、平贝母等。
  黑龙江省有大量蜜源植物可供利用,主要的有紫椴、糠椴、胡枝子。广布野豌豆、毛水苏、白花草木樨,此外还有60余种野生辅助蜜源植物。这些植物对蜂群的发展及蜂蜜、王浆的产量都有很大影响。黑龙江省出产的药材主要有:防风、龙胆草、黄芪、黄柏、五味子、人参、党参、平贝、甘草、刺五加、桔梗、柴胡、山龙、山杏、满山红、黄芩、知母、远志、大力子、蒲公英、玉竹、赤芍、仓术、寄生、车前子、芡实、紫苑、独活、细辛等。其中草原药材防风、龙胆草、甘草、桔梗、知母、柴胡、黄芩;山区药材人参、五味子、党参、刺五加、满山红、黄柏、平贝、细辛、黄芪共16种列为国家保护资源,这些药材的产量和质量都居全国首位。
  为了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有计划地发展种植药材,黑龙江省已建立了人参、黄芪、平贝、党参、芡实、红花等生产基地635处,野生药材保护区17处。同时还积极地开发了野生植物药材家种和南药引种试种工作。人参、防风、桔梗、平贝、细辛、黄芪、党参、大力子等药材由野生变家植获得了成功。长期依靠外地供应的川芎、枸杞、生地、独角莲、冬花、板兰根等16种药材已引种、试种成功,扩大了黑龙江省药用植物资源。
  黑龙江省药用植物资源,不仅保证省内需要,还支援了外省和出口。其中防风、黄柏、刺五加、满山红、寄生、车前子的调出量占全国第一位;人参、仓术、龙胆草、赤芍、蒲公英的调出量占第二位;黄芩、五味子和玉竹占第三位;大力子及黄芪分别占第四位和第五位。
  黑龙江省有多种野生珍稀濒危植物已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人参为东北"三宝"之首。野生人参随着生态条件的破坏及人为的过度采挖,在东北地区已极为罕见,濒于灭绝的边缘,因此,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种。此外,被列入二级保护的有岩高兰(稀有种)和狭叶瓶尔小草(渐危种);被列入三级保护的有牛皮杜鹃、野大豆、兴凯湖松、樟子松、刺五加、黄蓍、黄檗、核桃秋、水曲柳、钻天柳、天麻、草苁蓉、平贝母等。
  黑龙江省有大量蜜源植物可供利用,主要的有紫椴、糠椴、胡枝子。广布野豌豆、毛水苏、白花草木樨,此外还有60余种野生辅助蜜源植物。这些植物对蜂群的发展及蜂蜜、王浆的产量都有很大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