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生涯之湖南马丽娅的剪纸人生

 天心文档 2016-12-04


我和我的剪纸梦


那是一个深秋,在湖南中部一个叫大坝的小村子里,正在举行一个叫抓周的仪式,仪式上是一个刚满一周岁的小女孩,她什么都没抓,就抓了把剪刀,不肯放下。奶奶说,这娃将来心灵手巧,只是辛苦八字哦。那个抓周的孩子就是我,那把剪刀一抓,却抓出了我一生的爱好。


第一次看到剪纸是来自母亲剪的鞋样和窗花,看着那些漂亮的图案幼小的我实在喜欢,爱不释手,便开始胡乱的瞎剪。而第一次对剪纸这一门艺术有概念是来自上中学的美术老师何觉凡老师的指导,他告诉我:单色剪纸图案要都连在一起,要拎一只角便能全部拎起来。有了他的指点,从此我便正式走上剪纸之路。

但在遇见唐东风和向亮晶两位老师以前,我的生活中没有哪一位老师真正懂得剪纸,再加上剪纸又属于北方流传的文化,而受家庭条件的限制,我也无法实现去北方学剪纸的梦,只好自学。一开始我是临摹美术课本上的剪纸,一遍一遍反复剪,直到有所领悟。更可怜的是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差,没有空闲的钱去买剪纸类的闲书,而美术课本上的图案已经不能满足我,我只好收集报纸杂志上的剪纸图案。就这样,报纸杂志也成了我的老师。让我觉得最委屈的是家里买不起彩色纸,我只能用写过的作业纸或废书报纸做为我剪纸的材料。被我剪过的作业本不计其数,废书报更是一堆又一堆。
    慢慢的我不再满足于临摹,开始选用书上的图纸进行独立创作,由于缺少指点,总是不断失败。面对失败我没有害怕,废纸一扔又重新开始。通过不断训练,慢慢的我摸索出一套自己的表现方式,能够把生活中的一些场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

后来工作了,我一边工作一边又要料理家务,辅导孩子,留给我练习剪纸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候一个月也抽不出时间来摸剪刀。可是我没有因为工作的忙碌而放弃剪纸,总是等夜深人静时,忙完一天的工作时又摸起剪刀。

由于没有师承,完全靠自己独立摸索出来的剪纸作品,走了很多弯路,在风格上可能不符合剪纸的味道,但却有属于我个人的独特风格。家乡的山水,人物,是我创作的源头,我用剪纸的方式来表达我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我的剪纸作品《大坝情》,以及相匹配的文学作品在《新邵信息副刊》《新邵政府网》《新邵教育网》上登出,获得了一致好评。我为《品味春秋》文学公众号平台上的知名作家创作了剪纸头像,引来一大批剪纸爱好者纷纷要求我为他们剪制头像;我创作的《十二生肖》也引来了收藏者要求购买收藏。还有装修行的老板请我为他们正在装修的餐馆、宾馆设计相配的剪纸。其实我的剪纸用专家的话来说可能还没有入门,也存在很多缺陷,我仗着的只是我对剪纸的满腔热情,用自己的方式来描述我对生活的热爱,以及表达我对母亲的思念,拿起剪刀便会想起母亲儿时手把手教我握剪刀的样子。


我的心中一直有个不敢与人说的剪纸梦:我想在老家大坝口做剪纸作坊。现在大坝口在村里能人钟音的带领下做旅游开发,虽然这里有地地道道的生态资源,可是缺少文化素养,我想,是不是我学会了剪纸,再教会村子里的人们学习剪纸,然后再把这种文化融入旅游产业里,让游客们来了后有可以看的,可以玩的,还有可以亲自体念的传统文化呢?虽然我知道自己的技艺还不够成熟,想法也过于天真,但现在我遇到了剪纸大师唐东风老师和向丽晶老师,有了他们的指导,我不用再走弯路,我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学习,成长,到我离开人世的时候也能有一份技艺传承给我的后代子孙,让剪纸这一门艺术继续发扬光大。

作品欣赏:

别人眼里的马丽娅和她的剪纸



马丽娅老师的剪纸艺术,传统剪刻风格保持较完美,剪刻手法明了顺畅,作品设计时代性强,希望今后在表现本土民俗风情方面的加强。

——中国民间文艺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换函省剪纸研究会会员理事、湖南省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剪纸传承人、湖南省绥宁民间剪纸艺术协会会长唐东风


认识马丽娅,源于她向我们的公众号品读春秋投稿。她的作品都是真情流露,很感人,但令我眼前一亮的,是她的个人简介中,对于剪纸艺术的热爱及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所以在此后的每一篇作品发布时,我们都相应地给她配发了不同主题的剪纸艺术。在这方面,马丽娅完全属于自学成才,所以不受任何条条框框所限制,取材宽泛,表达大胆,将自己内心的美好,通过剪纸艺术,浓烈地呈现出来。这些作品,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而是有针对性为凸显某一个主题而创作,比如已经在报刊及各知名自媒体发表了的《青年作家肖像系列》《玫瑰花语系列》及《十二生肖系列》等,都有着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感染力,一经发表,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马丽娅继续努力下去,一定会把中华民族的这一优良传统继承和发展下去。

——青年评论家、作家宫敏捷


马丽娅老师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同时是一位剪纸艺术家。她的剪纸作品我在品读春秋平台常常看到,剪出的人物栩栩如生,尤其大垭坝那幅图,作者费了不少心血,可见她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马丽娅老师爱艺术爱生活,相信她的剪纸艺术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自媒体任望云


马丽娅是一位长期深耕于基层的普通小学老师,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当地剪纸民俗、传统习俗耳儒目染、如数家珍,并综合运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她从小爱好文学和绘画,近年来,文学和剪纸艺术作品陆续发表在各种媒体上,获得社会的广泛好评及读者的高度赞誉。

剪纸是她一生中最大的爱好。这当然是她小时从母亲那儿继承的传统,更是缘于自己多年来对这种特殊艺术孜孜追求的信心。大学阶段就以剪纸做为必修课,教学中也有用剪纸去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休息时更是潜心于剪纸的学习与研究,埋头进去就是几个小时,常常工作到深夜。在春节等节日时常送同事、学生祈福、门神、怯灾、窗花等作品,听取大家的意见,支持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钻研。曾在青少年活动中心义务为全县爱好者讲课、传授艺法,组织学生到外交流学习。得到了教育、宣传系统的好评。她的剪纸作品《十二生肖》、《梅兰竹菊》等张力十足,生动至极。细致的刀法、透空的感觉总能在作品中给人以美的享受。经常可以看到她一定时期内不同风格的剪纸窗花出现在各种媒体上,这种充满技术性剪纸制作方式只有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熟练技巧才能精妙地做到应运自如,足可看出她剪纸技术的炉火纯青。我们有理由期待马丽娅老师在今后的文学创作及剪纸艺术道路上越走越宽,取得更大的成绩!

——新邵书画协会罗太平


欣赏马丽娅的画是一种享受。我也是《品读春秋》微信平台的一名作者,喜欢在微信平台拜读其他文学爱好者的作品,一天被平台公布的《卖血》的赞赏记录所吸引,赶紧细细品读作者的文章,文章很感人,画更漂亮,桃花树下的情定三生很有诗意,树下相拥,情意绵绵,这幅画定名《不离不弃》。正如马自己所说:“她的每一幅画里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幅画”。《守望》里我看到了一位慈祥的父亲在窗口盼望子女的回归,《花语声声》里马丽娅在用心去倾听这些大自然的生灵,它们在马老师的手下怒放着生命,《野山茶》里老师耐心的教导学生,其苦心育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大坝情》里有一种大气魄,军民鱼水情浓缩画中,一整套的《梅、兰、竹、菊》传神的美女配上这花中四君子让人百看不厌。喜欢马丽娅的画胜过喜欢马丽娅的文章,看到马丽娅的配画文章赶紧收藏下来,先细细观赏画,从画中读懂画里的故事再去拜读马丽娅的文章成了我阅读马丽娅作品的习惯。

——王玉霞


马丽娅是酿溪镇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她没有学过美术专业,但从小就喜欢画画。读师范的时候,几乎所有课余时间都付给了画室与画夹,她轻灵、简洁、充满奇思异想的简笔画、线条画曾经让科班出身的美术老师大为叹服。当上小学教师后,无论什么课,她在黑板上那廖廖几笔线条画让所有孩子都为之痴迷,她的课堂就是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都爱死她了。

她剪纸的题材最初来源于课本,比如明天要教《美丽的孔雀》,那么她必定会在先天晚上花一两个小时,根据课文内容与情节,剪出一组美丽的孔雀,这些作品在课堂上就会成为孩子们的奖品,所以她的课堂可以让孩子们快乐到疯狂。

渐渐的,她对于剪纸的喜爱也由“讨孩子们喜欢”上升到艺术上的创作与追求,题材也由课本转向大自然、转向生活与社会,《十二生肖》、《梅兰竹菊》,山水人物,风俗人情,什么都剪。她的剪纸制作最大的特点就是精致、简约,风格上飘逸轻盈,写实之中不乏夸张与幻想。所剪之物除了具象,总有一种画面之外的张力,仿佛被注入了一股灵气,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她的剪纸刀工细腻、准确,细处若游丝,粗处如磐石,而整个画面却非常柔美而协调、匀称而大方。即使是其所刻画的事物本身较为复杂,也可以轻松的在刀尖下展现,实在是令人佩服!欣赏她的剪纸作品,犹如欣赏充满细节的白描画卷,总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觉。不同的生肖、人物、动物,形态各异、活泼有趣。

——新邵县教育局副局长杨朗秋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